大河鄉

甘肅省徽縣下轄大河店鄉

大徠河鄉又名大河店鄉,位於徽縣南部,距縣城23公里。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甘、陝兩省交界處,地處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

概況


境內海拔在650—1740米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220天,年日照時數126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610.8mm,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海拔在700—1740米之間,東連陝西,南接四川,既是徽縣的南大門.也是西北進入西南的重要通道之一。全鄉轄20個行政村,84個合作社,1980戶,農業人口9640人,非農業人口855人。總耕地面積29568畝,是佔地面積較大的山區鄉鎮,有近萬餘畝荒山可開發利用。光、熱、水、氣和生物資源等農業諸要素,具有明顯的垂直分佈特點。通過開發治理,原來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斜崔頂、白崖、廟山頂已是一派鬱鬱蔥蔥的景象。

地理氣候


大河鄉屬於北亞熱帶氣候,由於受山脈的走向、山勢的高度、山坡的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素的影響。境內海拔在700到1600米之間.年均氣溫14度,無霜期230天,徽白公路從境內穿過,直通陝西省。全鄉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自然生態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森林面積20餘萬畝,森林覆蓋率選46%,已發現有鐵、銅、汞、硫、大理石、石灰石等多種礦藏

農工商貿


由於海拔高度的不同和氣候的變化,使土壤類型、作物種類以及品種布局、耕作制度、農事活動季節等都呈現出明顯的層次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農業。就同一作物來說,因種植高度不問.其成熟期、收穫期也有很大差異,景色蔚然可觀。糧食作物主產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經濟作物盛產核桃、板栗、柿子、生漆狼牙蜜等林副產品,產杜仲柴胡金銀花天麻等數十種中藥材。鐵、汞、錳等已得到產業化開發,成為鄉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隨著退耕還林工作的不斷深入,全鄉林果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現有核桃1600畝,板栗450畝,花椒250畝,杜仲1600畝,落葉松3500畝,刺槐600畝,木瓜500畝。累計造林5萬畝。

旅遊資源


領導調研核桃樹種植
領導調研核桃樹種植
境內群山矗寺,古樹參天,滴翠流金,秀色可餐,有文家池和花蓮桐等著名景點.為理想的生態旅遊佳地。耕作區垂直高差在50~120米左右。"山上積雪皚皚、山下春暖花開"," 一眼看四季,十里不同天"形成有趣的垂直"季節"。

礦產資源


大河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發現礦種十餘種,尤以鐵礦居多。通過招商引資,全鄉鐵礦點已由原來的60餘家發展到100多家,礦產品總收入達到800多萬元,上繳利稅120多萬元。經過縣鄉和隴徽集團的通力合作,實現了以柳樹、王河為主兩大鐵礦區的合法探采,形成了公司帶領礦點、礦點供應原礦石支持公司發展的良性生產格局。如今,萬噸T鐵磁選廠已建成投產,小河冶鍊鐵廠投產,文池冶鍊鐵廠已動工修建,預計可使鐵礦石產值翻翻,增加稅收120多萬元,引導礦產品開發向生產、精選、冶鍊一條龍的方向發展。

中藥材


大河鄉屬北亞熱帶氣候,生態環境良好,野生藥材400多種,群眾採集野生藥材的習慣由來已久。連續把發展中藥材確定為四大支柱產業之首,重點推廣了以柴胡、天麻、木瓜三個主體品種為主的適應性強、生產環節少、周期短、優質高效的中藥材種植。通過制定政策、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政府推動、典型帶動、利益驅動等產前、產後服務,群眾在中藥材上嘗到了甜頭,看到了中藥材廣闊的發展前景。全鄉藥材留存情況良好,其中柴胡450畝,天麻15000窩,木瓜28萬株,杜仲18.5萬株,均長勢良好。全鄉的奮鬥目標是在“十五”末,藥材開發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實現人均一畝藥材、人均增收1000元,財政人均增收100元,投入和產出比例達到1:3.5,力爭把中藥材發展成全鄉的強勢產業。

畜牧業


大河徠鄉黨委、政府為了把畜牧產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之一,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思路,抓了“青山養牛一條帶”工作。新建氨化飼料池134個,新修和改造圈舍180多間,引進西門達爾、秦川、利木贊等優良品種牛100多頭,對本地土種劣質公牛進行閹割,引導群眾從役畜向商品畜轉型,年平均出欄850頭以上,經濟效益可觀。年均牛存欄6503頭,豬存欄5620頭,羊存欄582隻,雞存欄3.5萬隻,全鄉黃牛養殖大戶發展到48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