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是指將無線通信技術、移動終端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等綜合應用於城市停車位的採集、管理、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一體化,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化

定義


智慧停車可以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一體化,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化。簡單來說,智慧停車的“智慧”就體現在:“智能找車位+自動繳停車費”。服務於車主的日常停車、錯時停車、車位租賃、汽車後市場服務、反向尋車、停車位導航。
智慧停車的目的是讓車主更方便地找到車位,包含線下、線上兩方面的智慧。線上智慧化體現為車主用手機APP、微信支付寶,獲取指定地點的停車場、車位空餘信息、收費標準、是否可預訂、是否有充電、共享等服務,並實現預先支付、線上結賬功能。線下智慧化體現為讓停車人更好地停入車位。
一是快速通行,避免過去停車場靠人管,收費不透明,進出停車場耗時較大的問題。
二是提供特殊停車位,比如寬大車型停車位、新手司機停車位、充電樁停車位等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升級服務。
三是同樣空間內停入更多的車。例如立體停車庫,可以擴充單位空間的停車數量;共享停車,能分時段解決車輛停放問題。

發展歷史


隨著“網際網路+停車”的發展,智慧停車通過對停車大數據的掌握,依託其高頻、剛需的優勢,實現停車智慧化、管理可視化和運營高效化,能夠為車主提供電子支付、車位查詢、車位預訂、車位導航、周邊信息推送等價值體驗。並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雲計算打造的智慧停車憑藉諸多優勢,成為快速解決這項難題的一項可行性方案,會對整個城市停車以及出行帶來改變。
目前,智慧停車主要包括車位引導、停車場管理、反向尋車等主要功能,一些智慧停車場還新增了特殊車輛管理功能,利用車位感知、視頻識別、智能讀卡等技術手段,為特殊車輛提供專屬許可權,自動引導進入專屬車位。
2018年4月21日,上交會(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期間,由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工業4.0俱樂部和上海發明家聯盟共同主辦,上海城市智慧停車產業聯盟承辦的“2018停車產業論壇”在世博展館技術轉移專區同步舉行,揭牌成立了“上海城市智慧停車產業聯盟”。

實現途徑


智慧停車分為城市級、場庫級和車位級。
城市級
停車設備數據通過物聯網方式上傳到城市平台,政府的城市級雲平台與停車企業的雲平台進行線上對接,獲得停車場地數據,形成全城停車場“一張網”格局,提供線上公益性服務,便於大眾查到停車位,還可以解決部分停車用戶的“逃單”問題。
今年興起的NB-IoT技術和LoRa技術就是城市級的智慧停車所應用的技術。NB-IoT技術利用窄帶通信的功耗低、覆蓋廣、密度高優勢,使停車設備直接聯網,地磁、地鎖、充電樁、道閘可以把信息源源不斷傳輸到網路平台,這項技術目前由華為聯合多家通信運營商在研發及推廣。LoRa技術則在近年形成了行業規範和共同平台,可以使小區聯網組成大網路。
場庫級
場庫級應用場景包括停車場、停車庫、路側停車等。最主要技術是車牌識別技術和不停車電子收費(ETC)技術。利用攝像頭拍攝車牌或ETC以準確識別車輛身份,記錄車輛進出場時間以準確收費,使車輛快速通過,無需停車進行人工記錄。值得一提的是,ETC技術是智慧停車道閘領域近年獲得迅速發展的重要技術。不過,近年明星級的“垂直循環型”立體停車庫,核心技術仍是一種機械技術,智慧化控制仍採用傳統PLC控制。
車位級
停車位級別有三種技術,視頻樁技術、地磁技術和智能車位鎖技術。視頻樁技術,即視頻識別技術。地磁技術利用無線感測器技術,通過識別大地磁場,一旦感應有車輛駛入,便開始計費。第三種是智能車位鎖技術,申奧創辦的“丁丁停車”就採用這種技術,通過藍牙技術控制車鎖的升降,車鎖升起,車輛無法進入停車位,車鎖降下,對應車輛駛入。

實際運用


電子收費
電子收費能保證停車收費透明、流向明確,不僅防止停車亂收費,還能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規範停車秩序。根據《北京市路側停車管理改革方案》,2019年北京路側停車位將實現全部電子收費。
如何實現停車電子收費?北京主要採用地磁和視頻樁兩種技術。地磁感應設置在車位中間,有車駛入車位即可進行監測,穩定性高、安裝便捷,缺點是離不開停車管理員的拍照取證。視頻樁則是在車位的某個角安裝視頻裝置,視頻監測車輛駛入駛出,拍照記錄下車輛軌跡和車牌號,全程無需停車管理員介入,能夠自動施行車輛停放、自助繳費,但單個造價高,施工較為複雜。北京下一步還將研究電子車牌RFID無線射頻識別標籤感應式的應用,通過試點找到適合北京路側電子收費方式。
“地磁、視頻樁技術可以識別車輛身份,所謂的停車費電子支付,就是通過車輛身份識別轉換到支付賬戶進行直接扣款。”目前主流的停車電子支付方式,一是掃碼支付,二是ETC支付。掃碼支付關鍵在於,車主綁定微信、支付寶或智慧停車平台等支付賬號,如果開通了免密支付,當地磁或視頻樁識別車輛身份后開始計費,停車結束后,車主無需掏出手機進行支付即可自動扣款結賬,無感離開停車場;如果沒有開通免密支付,手動付款即可。第二種是ETC支付,ETC是一種用於公路、大橋和隧道的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車輛與ETC卡綁定,當ETC探頭識別車輛后,ETC卡可直接支付停車費。
此外,前述RFID技術與ETC技術都屬於不接觸感測技術。區別在於,ETC應用於移動端對車輛的識別,造價較高,但傳輸距離較遠。但RFID技術要求距離比較近時才能識別,多用於路邊停車,車停進去后才能識別車輛。地鐵進出站刷卡就是運用這種RFID技術。
智能找車位
北京汽車保有量500多萬輛,停車位只有300多萬個,這意味著北京每時每刻約200萬輛車無處可停或違章停車。北京“停車難”的核心是車輛與車位供需不平衡,車量遠大於車位。第二是停車資源分配不均,三環內車輛約為300萬車輛,三環內車位可能僅60—70萬個,絕大多數車位在五環之外。“就是沒地方停車”是車主普遍心聲。第三是人工停車收費帶來的停車場“擁堵”問題。
近年來,國家政策明確提出大力推動智慧停車系統、自動識別車牌等高新技術的應用。
北京的智慧停車改造覆蓋率挺高,但是用戶使用智慧停車支付的量很少。智慧停車能給停車行業帶來改善和緩解,但更多需要政府來推動。

開展城市


2021年,明確北京等27個城市作為試點城市、江蘇省作為省級示範區,先期開展ETC智慧停車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