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青島百合的結果 展開
- 青島百合
- 嶗山百合
青島百合
青島百合
青島百合(學名:Lilium tsingtauense)又名嶗山百合,為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國山東省,是中國百合科植物的特有種。青島百合花色為橙紅色或橙黃色,帶淡紫色斑點,由5~7朵單花形成總狀花序,花朵星狀,花被不反卷,具有輪生葉。該物種集中分佈於嶗山北九水以南海拔400~1000m的區域內,一般生長於陰坡或半陰坡的森林中。被列入國家第二批稀有瀕危植物名錄。
青島百合
百合,因其地下鱗莖由數十瓣鱗片相互抱合而成,有“百片合成”之意,因此得名。百合花有“雲裳仙子”之稱,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傳統名花。而青島百合的觀賞價值更是百合中的佼佼者。青島百合植株,形態秀美,花姿雅緻,葉片娟麗,極具觀賞價值,但青島百合的繁殖能力很弱,生長緩慢,並且其對外部生存環境的要求也極其嚴格,加之人為的濫挖,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島百合的數量劇減,如最早發現青島百合的小青島上,該植物已經絕跡。現僅存於嶗山海拔500m以上人跡罕至的原始林蔭地帶,其資源實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
美國博比列塔植物園(Borbelata Garden)推廣的新品種奈培蕾百合L.Nepera,就是用青島百合作親本,與台城百合(Terrace City)雜交培育的(台城百合為白花歐洲百合與漢森百合雜交得到的)。
青島百合各部分形態
花單生或2~7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苞片葉狀,披針形,長4.5~5.5cm,寬0.8~1.5cm;花梗長2~8.5cm;花橙黃色或橙紅色,有紫紅色斑點;花被片長橢圓形,長4.8~5.2cm,寬1.2~1.4cm,蜜腺兩邊無乳頭狀突起;花絲長3cm,無毛,花藥橙黃色;子房圓柱形,長8~12mm,寬3~4mm;花柱長為子房的2倍,柱頭膨大,常3裂。
雜交品種中文名 | 雜交品種學名 | 株高 | 莖特徵 | 葉特徵 | 花特徵 | 花朵數量 | 花粉顏色 | |
城市之光百合 | L.Gity light | 80cm | 綠色,堅韌 | 上部葉散生,下部葉輪生 | 花朵向外,花冠直徑約9cm,花色橙黃,花被尖端色較淺,外部乳黃色具淺綠色脊 | 每花莖有花8~10餘朵, | 緋紅色 | |
奈培蕾百合 | L.Nepera | 100cm | 綠色 | 略被帶狀斑駁 | 花朵向外,花冠直徑約7.5cm,深橙褐色,外部黃棕色,內部多數淺褐色點,花被片質地厚,邊緣平滑 | 每單株花莖可有花10朵以上 | 淺褐色 |
青島百合產於中國的山東和安徽,也分佈於朝鮮。青島百合自然生長在嶗山北九水以南海拔400~1000m的區域內、雜木林中或低矮灌木、草叢中的略有蔭蔽處。苗期與成齡植株輪生葉片能適當地遮陰,而花朵卻需有充足的陽光。青島百合十分耐寒,喜含豐富腐殖質土壤。
由於青島百合對於水、土、環境要求極其苛刻,分佈範圍狹窄,繁殖能力很弱,加上人為對環境的破壞,該品種的數量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銳減,故被列為被列入國家第二批稀有瀕危植物名錄,成為受國家二級保護的珍貴植物。
普通市民紀群尚經過30多年的努力對青島百合進行盆栽馴化,目前他已經栽植青島百合盆栽成株600餘棵、幼株1500多棵。引來國內外學者取經,為保護瀕危物種作出了巨大貢獻。
現今青島百合在山東省海陽市雲頂自然風景旅遊區,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得到良好保護。目前招虎山景區千餘株青島百合繁衍良好,正常擴大繁衍範圍也正在實施中。
青島百合圖
自然生境中,青島百合成群聚集分佈,種群中個體數量由幾株至數十株不等,而且每種群中個體鱗莖體量相差較大,其中大鱗莖周徑可達18~20cm,小鱗莖為周徑僅有8~10mm的實生後代,種子是其重要的繁殖體。
青島百合的子球生長多為更新生長,即子球發生代替母球生長。自然種群中也有子球增殖方式,子球由根盤、內部基根、地下莖、散開或是斷裂的鱗片基部等部位發生。
1.基根生子球。多見於周徑在8cm以上的鱗莖,從鱗片葉腋處發生內部基根,基根延長匍匐生長,在匍匐根上形成1個子球。每個母球所生成的子球數量不同,鱗片抱合鬆散更容易產生基生子球。
2.根盤生子球。對引種栽培1~2年的鱗莖進行觀察,發現母球內發育著1~2個子球。子球從母株莖軸一側或兩側的鱗片腋部發生,並不斷分化鱗片,形成新的個體,通常是1個子球取代了母球更新生長,少數情況在生長多年的大鱗莖的莖軸兩側形成2個新的子球。
3.莖生子球。地上莖不產生珠芽,在埋入土壤中的莖軸上能夠形成莖生子球,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4.鱗片生子球。在乾旱、蟲害、外力損傷的作用下會造成鱗片鬆散或是斷裂,鱗片基部會形成子球。遭遇創傷造成鱗片全部散開時,其外層、中層和內層鱗片的基部均會形成子球,且發現鱗片越肥厚則子球周徑越大。多年生長的大鱗莖在鱗片中部有節,節間處可生子球。
青島百合
生產中選擇透氣性好的基質,如珍珠岩、細河沙、草炭、蛭石都比較適合鱗片生根及增殖要求。試驗證明,細草炭土與蛭石等量混合的基質保濕透氣性較好,對鱗片具有較長時間的保鮮作用且利於根的生長,是低溫環境下埋片扦插的首選基質。沙的保水能力差,在間歇噴霧狀態下小鱗莖萌發率較高。大顆粒的蛭石保水保溫性較好,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也有利於小鱗莖的形成。趙宇等認為珍珠岩排水、透氣性都好,比較適合青島百合鱗莖片增殖的要求。基質進行暴晒或者熏蒸消毒,埋片前2d用水淋濕置於室內陰乾備用。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挖取鱗莖,視鱗莖大小剝取外圍2~3層鱗片(周徑10cm左右的鱗莖大約可以剝取40~60枚),留下種芯繼續栽種。將鱗片置於多菌靈1000倍液中浸泡30min,取出后陰乾24h備用。
選擇深度20~25cm的瓦盆、木箱或泡沫箱等容器做培養箱,底部鋪5cm厚草炭。將備用鱗片與基質均勻混合后平鋪於草炭土上(每立升基質大約可以保存100枚鱗片),上面再覆蓋3~5cm草炭土保濕。將貯藏好的鱗片置於日間溫度25~28℃室溫環境中,經過15~20d,小鱗莖萌發率可達70%左右,30d后80%鱗片可長出小鱗莖。此時可將育苗箱置於15~20℃的室溫環境,促使小鱗莖髮根。期間檢查上層草炭土地乾濕情況,適時噴霧保濕。60d後轉入0~10℃室溫環境貯藏。秋季埋片催芽的鱗片在翌年3月下旬即可移入田間栽植。埋片催芽試驗發現溫度對小鱗莖的形成時間影響較大,但對鱗片的萌發率影響較小。保持晝溫25~28℃、夜溫5~10℃的變溫條件下,鱗片會先形成小鱗莖,後生根;保持晝溫15~20℃、夜溫5~10℃的變溫條件下,鱗片會先生根,經過60~70d后才會形成小鱗莖。因此,保持適合溫度能夠延長小鱗莖的年生長期,有利於鱗莖增重。
幼苗第1年生長僅會從基部萌發1~3張基生葉,佔地面積極小,適於密植,為方便管理栽培中宜用畦作。選擇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在冬季土壤上凍前,深翻20~25cm,翌春土壤化凍后搗碎土塊整平。草炭土和蛭石等量混合,拌入有機肥,配成基質製作種植畦,基質厚度10~15cm,畦面長寬以利於排水和便於作業為度。把帶鱗片的小鱗莖每隔2~3cm整齊擺放在基質上,上面覆蓋2~3cm草炭土,蓋無紡布。定期淋水保持表土濕潤。
幼葉出土后,要及時撤去無紡布,在其上方1m高處用遮光率80%的遮陰網遮蓋,避免陽光直射並定時噴霧保持空氣濕度。葉片完全展開后,結合澆水追施稀薄磷鉀肥。土壤要乾濕適度,長期乾旱易造成鱗莖萎縮,水澇易造成鱗莖霉爛,雨季應注意排水防澇。百合苗期容易發生立枯病、葉斑病。在栽培過程中,發現嚴重病株,應及時拔出、燒毀。葉斑病用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噴1次,連噴3~4次,效果良好。百合的蟲害主要發現有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可用25%辛硫磷1000倍液澆灌土壤。
一、二年生小鱗莖栽植較淺,青島地區露地越冬易發生凍害,因此要在葉片枯萎后,採收種球放入室內貯藏越冬。貯藏採取堆藏法,在紙箱或木箱中鋪上10cm厚的草炭土,種球、蛭石、草炭按體積比1:2:2混合,鋪在草炭土上,上面再覆蓋10cm草炭,此法可使種球安全越冬。
適合於林下、空隙地、岩石旁和草地邊緣片植或叢植,開花時,婀娜多姿,顯得嬌艷動人。盆栽或插花擺放在公共場所大堂、廳室,優雅柔美。
鱗莖可食。百合花的球根含豐富澱粉質,部分更可作為蔬菜食用。
鱗莖人葯中藥稱“百合”,性味甘、平,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主治結核久咳,痰中帶血,或熱性病餘熱未退,慮煩驚悸,心神恍惚,神經衰弱,失眠等。
百合,因為其地下鱗莖由數十瓣鱗片相互抱合而成,狀如蓮花,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百合花素有“雲裳仙子”之稱,其色香兼備、高雅純潔,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傳統名花。在植物分類上,通常所說的百合,是指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屬植物觀賞多年生草本的通稱,它們在全世界約有近百種之多,園藝品種更是難於統計,分佈於北溫帶地區和亞熱帶山地,而中國就有39種及26個變種,其中25種及19個變種皆為中國所特產。青島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是百合屬中觀賞和食用價值均比較出色的代表之一,分佈於山東和安徽,也分佈於朝鮮。
花語:有“財富”之意,是屬鼠者的幸運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