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平半島

惠州灣的核心組成區域

稔平半島位於惠州市惠東縣南部大亞灣與紅海灣之間,陸域面積755.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海岸線218公里。這裡有著中國最美麗的海岸線。稔平半島屬沿海丘陵區,是惠東的旅遊與產漁、產鹽基地,佔全縣總面積21%。行政有平海鎮、稔山鎮鐵涌鎮、黃埠鎮、吉隆鎮、港口管委會、巽寮管委會。

稔平半島是惠州市旅遊發展一大亮點,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雙月灣旅遊度假區,東山風車發電美景點醉山丘。惠州喜來登度假酒店在巽寮濱海市旅遊度假區也已建成,還有雙月灣各大知名酒店。

半島組成


稔平半島由稔山、平海、吉隆、黃埠、鐵涌五鎮和港口、鹽洲、巽寮三個管委會組成。

地理優勢


深汕高速公路由區域北部穿過,廣惠高速將延伸至平海鎮,橫跨稔平半島,正在興建的惠深沿海高速公路也穿越該區域。半島生態環境良好,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良好的天然深水良港,文化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惠州於2004年6月成立了稔平半島規劃建設領導小組,並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3家專業權威機構,對稔平半島制定產業與城市發展概念規劃。專家認為,比新加坡面積還大數十平方公里的稔平半島,有望在今後5至10年間成為惠州乃至廣東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2020年6月9日,惠州市發改局發布《惠州市稔平半島發展規劃(2020—2035年)》,惠州稔平半島投資近1500億,根據規劃,惠州稔平半島的定位為能源科技島、生命健康島、高端旅遊島、生態宜居島,計劃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和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學實驗基地、國內一流的濱海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成為港澳地區宜創宜業宜游宜居後花園。
交通方面,我市將推進廣汕高鐵稔平半島段建設,支持深汕高鐵建設,爭取深惠城際鐵路和深大城際軌道規劃延伸至稔平半島,並推進深汕西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環稔平半島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建設深汕第二高速公路、河惠汕高速公路和梅河惠高速公路。此外,還將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布局,規劃建設通用航空機場。
4個戰略定位能源科技島
統籌推進核電、海上風電、LNG接收站、天然氣電廠、原油儲備、潮汐能、氫能等能源項目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強大的能源支撐。依託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和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積極參與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吸引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金融機構等落戶,搭建科技研發平台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推動創新鏈、資金鏈、產業鏈的融合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和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學實驗基地。
生命健康島
發揮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廣東太平嶺核電廠等科技產業優勢和稔平半島旅遊資源及生態優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著力引進國際生物醫藥、高端醫療等研發中心和服務機構落戶,積極開展生命科學、生物醫藥、中子物理、輻照誘變育種等領域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大力發展高端醫療、生物醫藥、休閑療養、戶外運動、海上運動、觀光旅遊等康養業態,打造集醫、療、休、養、游全產業鏈的國際生命健康島。
高端旅遊島
以全域旅遊為統領,按照國際標準和規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堅持大產業布局、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整合旅遊資源,完善旅遊業態,豐富旅遊產品,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做響惠州灣旅遊品牌,打造國內一流的濱海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生態宜居島
高水平設計稔平半島整體風貌,建設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協調好開發與保護的關係,確保稔平半島城鎮建築特色與自然生態相協調,全面提升綜合承載力和服務功能全面,持續優化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優質生態宜居半島,建設成為港澳地區宜創宜業宜游宜居後花園。
四大濱海旅遊度假區
范和灣濱海旅遊度假區
提升亞婆角、東部灣等濱海旅遊開發水平,推進惠州海洋生態園建設,保護和利用范和古村、芙蓉村等古村落,發展古村落游、鄉村旅等產品。
巽寮灣濱海旅遊度假區
統籌山海資源,拓展山地和海上旅遊發展空間,大力開發遊艇、帆船、深潛、海釣、海島探險等旅遊產品,發展媽祖文化旅遊,規劃建設旅客集聚中心,完善濱海休閑、商務會議、生態休閑等多元旅遊功能。
雙月灣濱海旅遊度假區
加大對平海灣、紅海灣、南門海、海龜自然保護區(包括大星山)等重點旅遊資源的保護性開發,提升濱海旅遊開發水平。依託LNG接收站發展冰雪旅遊項目。推動大澳塘作業區向旅遊港轉型。發展古城古村、濱海溫泉、海洋生態體驗等旅遊產品。
環考洲洋濱海旅遊度假區
推動環考洲洋旅遊整體開發,規劃建設鐵涌好招樓濕地公園、鹽洲紅樹林濕地公園、黑排角地質公園等景區景點,依託核電、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等項目發展工業旅遊、科普教育、健康療養等旅遊產品,探索建設環考洲洋馬拉松賽道、自行車賽道、跑車賽道。
構建綜合交通網路體系推進軌道交通建設
推進廣汕鐵路稔平半島段建設,支持深汕高鐵建設,爭取深惠城際鐵路和深大城際軌道規劃延伸至稔平半島。
推進高快速公路建設
推進深汕西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環稔平半島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建設深汕第二高速公路、河惠汕高速公路和梅河惠高速公路。
完善“三縱三橫三環”交通路網體系
加快推進新吉鹽公路、縣道213黃大線升級改造、國道G324線陳塘至稔山段以及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進場道路等在建公路項目建設,謀划推進廣東省濱海公路(含巽寮至鐵涌公路、縣道X211吉隆至黃埠段、平海至鹽洲公路以及環稔平半島公路、環考洲洋公路、環亞婆角公路等)建設。遠期規劃建設惠州1號公里稔平半島延長線、南北交通車線惠東支線。
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布局
規劃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完善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測繪、私人飛行、商務包機等航空功能及配套服務設施。
稔平半島在發展重化工業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它緊鄰大亞灣正在崛起的世界級石化城,稔平半島完全有條件接受大亞灣石化區的輻射和帶動,形成產業族群,延長產業鏈,打造若干具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產業群。
平海電廠項目是稔平半島開發建設的第一個大型項目,首期投資108億元。電廠設計裝機容量8×1000兆瓦,這一項目建成后,將使惠州成為珠三角乃至廣東省的能源基地。

濱海旅遊


位於稔平半島的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擁有20.2平方公里的控制版圖,27公里長的海岸線,1米多深的平坦淺水達200多米。1998年,幾個深圳人曾在這裡合夥買下了三角洲海島進行旅遊開發,它是我國目前第一家具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私人海島俱樂部。
為避免無序開發,惠州市委市政府對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確立了“統一規劃、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的開發原則,加強對整個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2005年,金融街惠州置業有限公司成功取得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一期用地。
巽寮自然景觀非常優美,區位優勢明顯,具備了打造國際知名濱海旅遊度假區的先天優勢。惠州喜來登度假酒店是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首個大型項目,將於2007年底建成開業。
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的整體定位是“打造以珠三角為依託的、具有國際水準的目的地型旅遊、度假、休閑區”。其中,南區為低密度度假休閑社區,中區的定位是濱海休閑新城鎮,北區為綜合發展區。該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建設期超過10年。建成后,每年可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可以將巽寮旅遊業年產值從2005年的1.6億元提高到16億元。
根據英國ATKINS為巽寮濱海旅遊度假區做的規劃,該項目將建設不少於9個高標準的酒店,其中有5個五星級酒店,以及遊艇會、SPA、體育公園、國際會議中心等具有國際度假水準的一系列配套設施。該區域在2007年將在中區啟動投資3個億的大市政建設,還將啟動一兩個五星級酒店的建設。預計到2015年,這個國際濱海度假區的開發建設將全部完成。

主要景點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離惠東縣城平山東南53公里,建於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l385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古城牆周圍1700多米,高6米,川燒制的磚壘築、有720個城鬥眼。城上有四樓:東樓“晏公爺”,南樓“協天大帝”,西樓“華光大帝”,北樓“玄天大帝”。四廟:東北角“玄檀爺”,東南角“阿廟媽”,兩南角“張飛公”,西北角“包公爺”。四局:火藥局、衝口局、軍賬局和沙尾局,城內四條街正向4個樓和門,並交叉呈十字型。有二座衙門:守府衙門和大衙門。9個水井以及義學、鹽廠、城隍爺、文章公,東嶽廟、龍泉寺、榜山寺、普照庵、城外有八景,西門外設置軍士練武場。日換星移。古城建築大部分已毀,經過多次修繕,而今,4個樓門仍保存完整。城門建築堅固。各個城門厚10.5—14米,高3—4.2米,外寬2.5米—3.6米,內寬3.2米—3.5米。墊腳用整齊的石塊,青磚砌牆,磚線整齊劃一。城樓建築精巧,在各殿頂、脊壁、檐口、殿堂,或雕刻,或鑲嵌陶瓷,山水畫玲瓏剔透,人物神態逼真,呼之欲出。可見,當時人建築嘔心瀝血,既在建築防盜上做文章,以顯得氣勢磅礴,雄偉堂皇。

自然保護區

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惠東縣境內,面積800公頃,1986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陞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海龜及其產卵繁殖地。是中國唯一海龜繁殖基地

雙月灣

雙月灣因形狀鳥瞰像兩輪新月,故名雙月灣。位於惠東港口管委會。雙月灣共分兩灣,左灣水平如鏡,右灣波濤洶湧。沙灘連綿20公里,雄奇壯觀,幾乎見不到人為開發的痕迹。沙灘寬約200米。海水清澈見底,海底平坦舒緩,離岸200米,人們還可在海中站立,堪稱一絕。潔白的弧形沙灘,沙質幼細,晶瑩潔凈。摩托車、小汽車在沙灘上行駛猶如海上行車,樂趣無窮。雙月灣是距離廣州三個小時離深圳只須兩小時車程內最美麗的海灘,這裡基本沒有開發,在沙灘上可以撿到許多漂亮的貝殼,寬闊的沙灘不亞於海南的風光,是個露營休閑的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