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張志揚的結果 展開
- 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
- 黃花梨研究協會會長
- 近代陶瓷畫家
-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張志揚
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志揚,1940年生,武漢人,現任教於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倫理思想研究所。
著名哲學家張志揚
(3)發掘西方哲學史中的“偶在性”資源,提出非同一非辨證的悖論式“偶在論”,先是為了消極地作為現代性理論建構的檢測與防禦機制,后才意識到它的積極意義在於,可以審視所謂“西學東漸”中的四次主要重述(黑格爾/馬克思、尼采、海德格爾、施特勞斯),進而審理當今普世面臨的“古今之爭”及其背後的“諸神之爭”難題,為了尋求不同於“非此即彼”的另類出路;
(4)區分“現代中國哲學”(包括新儒家、現代儒家倫理、馬克思主義新儒家、毛澤東思想等意識形態)和“中國現代哲學”,從三個維度上(語言的界面性、超驗的中立性、個人的自律性)探討建立“中國現代哲學”的基礎與形式;
(5)提出漢語言哲學,除了現代漢語能說與應說的實踐,還著手檢討以《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傳習錄》為文本的語式分析,即不走“論語集釋”註疏章句字義的路子,而是專註語式的基本類型,以此分析儒家所代表的中國思維方式及其闡釋與論證方式。
以上五點大都以文字的形式不同程度地見諸於著作或論文。后三點是目前關注的方向。由此可見,其學術雖有西學背景,但目的始終在於“中國現代哲學”的建立。
《瀆神的節日》(香港三聯“學術精選”1992,上海三聯“學術文庫”1996年,上海三聯“張志揚著作”2001年)
《門 一個不得其門而入者的記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再版)
《形而上學的巴比倫塔》下篇“重審形而上學的語言之維”(華中理工大學出版1994年,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再版)
《缺席的權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997年兩次印刷)
《創傷記憶》(上海三聯“張志揚著作”1999年)
《禁止與引誘》(上海三聯“張志揚著作”1999年)
《偶在論》(上海三聯2000年)
《現代性理論的檢測與防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1年)
《一個偶在論者的覓蹤:在絕對與虛無之間》(上海三聯2003年)
《西學中的夜行——隱匿在開端中的破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
《禁止與引誘——墨哲蘭手跡》(珍藏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偶在論譜系——西方哲學的陰暗之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另著有《解釋與論證》、《中國現代性思潮中的“存在”漂移”——“西學中取”的“四次重述”》、《重問“知識論”》等數十篇論文。
主譯伽達默《美的現實性》(北京三聯“新知文庫”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