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圓

1765年歐拉提出的幾何學

在任意的三角形中,三邊的中點、三條高的垂足、三條高的交點(垂心)與三角形頂點連線的中點,這九個點共圓,通常稱這個圓為九點圓(nine-point circle),或歐拉圓、費爾巴哈圓

簡介


三角形三邊的中點,三高的垂足和三個歐拉點[連結三角形各頂點與垂心所得三線段的中點]九點共圓[通常稱這個圓為九點圓[nine-point circle],或歐拉圓,費爾巴哈圓.
九點圓是幾何學史上的一個著名問題,最早提出九點圓的是英國的培亞敏。俾幾[Benjamin Beven],問題發表在1804年的一本英國雜誌上。第一個完全證明此定理的是法國數學家彭賽列[1788-1867].也有說是1820-1821年間由法國數學家熱而工[1771-1859]與彭賽列首先發表的。一位高中教師費爾巴哈[1800-1834]也曾研究了九點圓,他的證明發表在1822年的《直邊三角形的一些特殊點的性質》一文里,文中費爾巴哈還獲得了九點圓的一些重要性質[如下列的性質3],故有人稱九點圓為費爾巴哈圓.

定義


任意三角形三條高線的垂足、三邊中點以及頂點與垂心的三條連線的中點,共九點都在半徑為(三角形外接圓半徑)的圓上,且圓心是外心與垂心所連線段的中點。這個圓稱為九點圓,這是龐斯萊命名的。

歷史


數學家歐拉在1765年就發現了九點圓,因此人們稱之為“歐拉圓”。這是幾何學中很著名的問題,在18世紀與19世紀之交已廣為流傳。1804年英國的培亞敏俾凡在雷榜《算理之庫》卷一第十八章中,正式提出“九點”問題,布德衛斯與韋唐給出了證明。1821年格蓋尼和1822年彭色列先後正式發表這一問題。1822年德國人費爾巴哈在《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特殊點的性質》里,發表了自己的證法,並且說九點圓與內切圓及三個旁切圓相切。這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費爾巴哈定理”。1827年維茲在《哲學雜誌》發表一篇論文,對九點圓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論述。

證明


如圖1所示,△ABC的BC邊垂足為D,BC邊中點為L。證法為以垂心H為位似中心,為位似比作位似變換。
連結HL並延長至L',使;做H關於BC的對稱點D'。
顯然,,所以,從而A,B,D',C四點共圓
又因為BC和HL'互相平分於L,所以四邊形BL'CH為平行四邊形。故,從而A,B,L',C四點共圓。
綜上,A,B,C,D',L'五點共圓。顯然,對於另外兩邊AB,AC邊上的F,N,E,M也有同樣的結論成立,故A,B,C,D',L',F',N',E',M'九點共圓。此圓即△ABC的外接圓⊙O。
接下來做位似變換,做法是所有的點(⊙O上的九個點和點O本身)都以H為位似中心進行位似比為1/2的位似變換。那麼,L'變到了L(因為),D'變到了D(因為D'是H關於BC的對稱點),B變到了Q,C變到了R(即垂心與頂點連線的中點)。其它各點也類似變換。O點變成了OH中點V。
位似變換將圓仍映射為圓(容易用向量證明),因此原來在⊙O上的九個點變成了在⊙V上的九個點,且⊙V的半徑是⊙O的一半。
這就證明了三角形三邊的中點,三高的垂足和三個歐拉點都在一個圓上。

性質


例如:
1.三角形的九點圓的半徑是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之半;
2.九點圓的圓心在歐拉線上,且恰為垂心與外心連線的中點;
3.三角形的九點圓與三角形的內切圓,三個旁切圓均相切[費爾巴哈定理].
4.九點圓是一個垂心組共有的九點圓,所以九點圓共與四個內切圓,十二個旁切圓相切.
5.九點圓心(V),重心(G),垂心(H),外心(O)四點共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