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無題·大野多鉤棘

《無題·大野多鉤棘》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1年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中華民國時中國狼煙四起,人民塗炭的現實狀況;后四句加以解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表現了作者對革命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當時發起戰爭的痛恨。詩句對仗工整,意境幽深。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首聯從空間寫起,極言天上地下殺氣騰騰,“圍剿”氣焰囂張,是當時國內陰森黑暗局面的真實寫照。頷聯從時間落墨,通過鮮明的對比,狀寫國民政府統治下戰雲瀰漫、殺機遍布的‘‘無聲的中國”。頸聯借古諷今,把國民政府首腦比做暴虐的秦穆公,說天帝喝醉酒錯給了他統治的權力;國人也因重壓,滿懷憂鬱,神州大地早已萬馬齊喑了。尾聯總寫並預見國民政府軍事“圍剿”與文化”圍剿’’將造成更慘重的戰禍災難。
誠然,這是一篇控訴書。全首以潑辣有力的筆觸怒斥以蔣介石為首腦的國民政府絞殺革命的行為。寫得激憤、深沉。首三聯記實,后一聯虛實結合,預告政治局勢要進一步惡化,提醒人民警惕,準備與敵人作殊死鬥爭。
此詩意境幽深,層層遞進,而且通篇比興,對仗工整,嫻熟運用五言律詩的舊形式,並通過出色的比喻,恰當地表現了豐富複雜的思想內容。如,“大野”與“長天”對,猶言天地之間,喻指整箇舊中國、舊社會;“鉤棘”與“戰雲”對,再冠以“多”與“列”,渲染、烘托國民政府反革命軍事“圍剿”的險惡,這也不是一般的即景喻事,完全是從上到下勾勒了一幅立體的國難圖。“幾家”與“萬籟”對,“春裊裊”與“靜惜情”對,“下土”與“中流”對,“秦醉”與“越吟”對,這兩聯的對比,使“大野”、“長天”之情狀更加具體化、形象化,表現一片沉寂肅殺的氣氛和詩人的無限悲憤。“風波”與“花樹”對,“浩蕩”與“蕭森”對,用的是象徵手法,前後互為因果,語脈聯屬,比興中夾帶鋪陳,深刻地揭露了國民政府文化“圍剿”的罪行。
同時,末尾兩句以興語作結,情景交融,甚有“篇終接混茫”之妙。
魯迅賦詩寫對,均因事而發,為時而作,亦莊亦諧,不拘一格,但句句有聲,字字有用,既寫得實實在在,又很有雅趣。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此詩以五律寫成,每一聯都對仗,中間兩聯尤為工整。首聯賦起,次聯沉穩描摹,第三聯用典精巧,末聯又是由情入景,化入自然之中,得唐人高致。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1931年3月5日,是作者魯迅贈給日本友人內山完造弟弟內山嘉吉的未婚妻片山松藻的。
時值國民政府對共產黨根據地連續發動第一、二次反革命軍事“圍剿”,除揚言要在偽“國民會議”召開前,將革命軍隊“一律肅清”外,還特別頒布所謂《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對國內進步文化人士施用慘不忍睹的恐怖手段。作者魯迅感於時世借題發揮創作了此詩。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魯迅早年先後求學於三味書屋,以及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903年,魯迅成為前往日本的公費留學生。在日本,他最初學習醫學,在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及目睹國民麻木的現狀后,決定棄醫從文。回國后,他曾在北京政府擔任教育部僉事,1925年因支持進步學生而離職。任教中山大學時,又因反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而辭職。1930年,發起組建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迫害,曾避居於上海內山書店。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是《新青年》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18年他發表《狂人日記》時,首次採用了筆名“魯迅”,之後廣泛使用這一筆名。他的一生,創造了大量進步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1936年,魯迅因病逝世,享年55歲。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毛澤東曾讚譽:“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