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左派

國民黨左派

國民黨左派指的是在1927年以前,以廖仲愷宋慶齡、汪精衛(後背叛)為代表。主張與共產黨合作,打倒軍閥列強,爭取民族獨立的組織。

汪精衛後來背叛革命,國民黨左派基本瓦解。後來蔣介石清黨,減少將近30萬黨員。宋慶齡保護了一部分左派人士沒有被殺害。後來,他們有些人組成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有些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意見


我們黨內對於國民黨左派有三種意見:
(一)中央以為國民黨中實有左右派的區別。有許多仍然代表地主劣紳土豪等封建勢力的利益與思想的分子固然是右派,其代表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理想者,仍然徘徊於買辦、地主與工農群眾的利益之間,有時還偏向前者,他們對於民族運動固然調子唱得還高,他們始終公開的或不公開的主張軍事獨裁而不贊成民眾政權,在民主革命的意義上這般人也只能屬之右派;其站在民主主義上代表農民及城市小資產階級這些最大多數民眾的利益與思想而反對封建勢力者才是左派。中央以為國民黨中這兩派不同的分子存在,乃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二)在廣東的同志多否認國民黨有什麼左派,他們的意思是說:“只有一般被壓迫的工農商學各界民眾是真正左派,只有在為民眾本身利益日常生活奮鬥可以做成真正的左派勢力,現在這種上層某人某人為左派是滑稽不可靠的。”他們又說:“只有贊成解決土地問題的人將來或形成左派,現在沒有左派”。他們既然沒有真正左派,我們若因為幫助一些滑稽不可靠的左派去得罪右派便是一件上當的事。
(三)十月民中聯席會議黨團的意見,似乎是立在中央和粵區同志的中間,他們否認國民黨有正真〔真正〕的左派,和粵區同志的意見一樣;可是同時他們卻承認有所謂“准左派”,他們說:“過於忽視眼前上層的左派作用,於實際工作上有許多難行之處。”“這種准左派的軟弱搖動不一致,是不必十分悲觀的,在沒有群眾的時候,在上層自然只能有這種左派,而他們剛一組織的時候,更只能有這樣的東西;但這種准左派對於國民革命是有相當作用的。民校改組后左右派之分化,促進國民革命之發展不少,因為準左派與右派鬥爭,事實上不能不接近我們,而且不能在主張上與右派一致,而且有時為著要得群眾的力量以抗拒右派,不能不比較的站在民眾方面”。他們這些見解,確有點與粵區同志不同。但他所說:“真正能夠負擔國民革命者只有真正的左派,即是說一般被壓迫的學生、商人、農民、市民、手工業工人。”這一類的話,又完全和粵區同志的意見一樣而卻未曾拿贊成解決土地問題做真正左派的標準。他們這些錯誤觀念是很容易看出的。不能拿贊成解決土地問題做真正左派的標準,因為土地還未成問題,農民問題是減租減息,組織自由,武裝自衛,反抗土豪劣紳,反抗苛稅雜捐,這些迫切的要求。若引導農民從這些要求的實際爭鬥到研究室中的土地問題,便是停止爭鬥;若希望馬上就有一個贊成解決土地問題的左派出現,比要求的左派能夠實際贊助農民爭鬥更為幻想。我們對於國民黨左派的概念,只是其現有分子中那些比較左傾些,而不是一個固定標準,高懸在空中的未來派。若說只有一般被壓迫的工農商學各界民眾是真正左派,是混淆了社會的左派和國民黨的左派之區別,更為可笑。

委員會


由原 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所創建,是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事業的政黨。創始人為廖仲愷、宋慶齡、何香凝、李濟深。創立於1945年10月,在重慶成立。

意義


共產國際對中共與國民黨左派關係的影響是很大的。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1913年,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915年,袁世凱恢復帝制。
1919年,五四運動。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黃埔軍校建立。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爆發,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爆發,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立,土地革命開始。國民黨在一年內清黨將近30萬黨員。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抗日戰爭開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攜周恩來、王若飛。蔣介石企圖壟斷抗日戰爭的果實,開始簽訂“雙十協定”。,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放戰爭勝利。
其間,國民黨左派立了重大功勞。之後,宋慶齡成為了副主席。

重要代表


宋慶齡

宋慶齡(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樑。1925年,孫先生逝世,宋慶齡幾十年都沒有再來到北平。1981年,在北京逝世。
宋慶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廖仲愷

廖仲愷(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廣東歸善(今廣東省惠州市惠陽縣)人。國民黨左派領袖、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資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的好朋友。
他堅持奉行孫先生的遺願,共產黨盛讚他是革命先驅。廖仲愷不屈不撓地奉行三大政策,引起國民黨右派的強烈不滿,慘遭殺害。被害時,仍很有氣節得批判右派背叛革命。

汪精衛

汪兆銘(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陰(原紹興縣),出生於廣東三水,字季新,筆名精衛,因此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大總統,汪精衛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1924年任中央宣傳部長。後期思想明顯退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

何香凝

何香凝(1878-1972),女權運動的先驅,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抗日統一戰線的一個方面軍,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

鄧演達

鄧演達(1895——1931),廣東惠陽人,字擇生。1909年入廣東陸軍小學,加入同盟會。1919年保定軍校畢業。1920年後,歷任粵軍第一師參謀兼獨立營營長、第三團團長。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先後任黃埔軍校籌備委員、軍校訓練部副主任兼學生總隊長。同年冬赴德國研習政治經濟。1925年底回國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候補執行委員,並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北伐戰爭期間,任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北伐軍佔領武漢后,兼任湖北省政務委員會主任和北伐軍武漢行營主任,是武漢政府中著名的國民黨左派領導人。1927年3月,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主席團成員和農民部長,並任軍委總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敗前夕,流亡至蘇聯,並赴歐洲諸國考察。1930年5月秘密回到上海,發起創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任中央幹部會總幹事。主張反帝反封建,推翻南京政權。1931年8月正準備武裝起義,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同年11月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於南京。

楊虎城

楊虎城(1893~1949)國民黨愛國將領,國民黨左派,四一二政變后,表面投降蔣介石,實際上不斷投身革命事件。1910年在家鄉組織以打富濟貧為宗旨的中秋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后,率會眾參加陝西民軍與清軍作戰。1912年投身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運動。1915年率眾參加陝西護國軍,在華縣、華陰等地截擊袁世凱軍。次年所部被編為陝西陸軍第3混成團第1營,任營長。因與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后被蔣介石迫害致死。

主派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民黨內的民主派(或稱左派)曾為反對國民黨蔣介石的專制獨裁統治和“反共內戰政策”進行了長期的英勇頑強的鬥爭,並為此先後組建了許多政治組織。這些組織曾隨民族民主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幾經演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考察國民黨民主派的這一組織演變過程,對於揭示其在政治上順應歷史潮流。不斷走向進步和革命的光輝歷程,將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他們的存在變得非常有意義。國民黨民主派有時也特指四一二政變后的國民黨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