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教育學院煙台電視大學
煙台教育學院煙台電視大學
煙台教育學院煙台廣播電視大學,於1995年4月由原"煙台教育學院"、"煙台廣播電視大學"兩所成人高校合併而成,現發展成為以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用型高、中級人才為主要目標,兼有中小學師資繼續教育任務的高等院校。
學校設有校本部、萊山校區兩個辦學點,佔地面積140餘畝,校舍建築總面積4.9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376人,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115人,其中教授9人。各類在校生總計4173人,其中,直屬班全日制在校生2769人。校內設置計算機信息與科學系、自動化科學系、應用工程系、環境科學系、外語系、經貿系、政法系、中文系、教育系、藝術系、體育教研室11個教學系(室),開設計算機軟體、計算機應用、電子信息工程、電子商務、通訊工程、建築電氣設計、工程造價管理、建築工程、機械製造、環境工程、外貿英語、旅遊英語、國際貿易、市場營銷、財務會計、工商企業管理、法律、漢語言文學、高級秘書、涉外秘書、旅遊與飯店管理、群眾文化、廣告與裝潢五十多個專業。校內附設有:"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煙台基地"、"山東省小學教師煙台培訓中心"、"煙台市師資培訓中心"、"煙台市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辦公室"、"煙台市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承擔與之相關的培訓和測試工作。
煙台教育學院煙台電視大學師生活動圖片
學校始終以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為辦學宗旨,堅持多層次、多規格、多功能辦學。校內共設有普通大專教育(包括普通高職班、對口高職班、電大專科班)、成人本專科教育、網路教育(包括遠程教育和開放教育)、師資繼續教育、面向社會的各類技能培訓考核五大類十餘種教育形式。學校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緊缺型"人才為目標,實施"專業+現代技術+職業技能"的"1+2"人才培養方案,即要求學生在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熟練操作以計算機為主體的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兼具外語和普通話兩項基本職業技能以及其他專業對口職業相關的業務技能。畢業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能夠持有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證以及駕駛證、律師證、會計證等至少2個以上技能或職業資格證書。實踐證明,這種實用技能型專業人才很受用人單位青睞,市區眾多企事業單位,甚至北京、廣州、青島等大中城市的用人單位紛紛來校招募人才。
學校高度重視"專升本"工作,全力為學生創造到省內本科院校深造的機會。在2002年的全省專科學生升本科考試中,參加複試的272名考生錄取171名,錄取率達到63%。政法系今年的85名畢業生中參加複試40名,實際錄取32名,錄取率80%;政法系的高職法律專業和經貿系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率達到了100%。
為拓寬畢業生出口,學校還千方百計加大畢業生就業安置力度。先後與中國移動煙台分公司、煙台正海電子網模板廠、煙台冰輪、正大電子等十幾家當地較有影響的企事業單位達成了良好的用人意向,使人才真正出的去、用的上。同時,為畢業生搜集、提供大量的就業信息,開展各種形式的就業指導和用人推薦。
近年來,學校在各項建設上均取得了很大成績。先後被省教育廳、省電大、煙台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授予全省電大系統先進集體、教學、德育、考務先進單位、煙台市精神文明建設、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等20餘個榮譽稱號。2002年,經省招辦批准,在全省22所地市級電大中,有兩所可以面向全省招生,煙台電大以絕對優勢成為其中之一。
新世紀,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學校以蓬勃的生機和活力跨入了發展壯大的快車道。
刁玉慶 黨委書記
林均民 院長、黨委副書記
耿建偉 黨委副書記
張英耀 副院長
蘇文科 副院長
卜根生 紀委書記
欒 波 副院長
徐志利 工會主席
學校設置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自動化科學系、環境科學系、應用工程系、外語系、經貿系、政法系、中文系、教育系、藝術系、體育教研室11個教學系(室),22個專業。
學校固定資產4200萬元,有8個多媒體教室、9個微機室、18間鋼琴房,各類實驗室、實訓室等55個,圖書館藏書16.44萬冊。百兆校園網為全校師生提供優質高效的網路教學、辦公、交流平台;與省教育學院、省電大系統ATM寬頻網相連接,具有雙向視頻、網上課堂、遠程會議等功能,為學院信息化教學、現代化辦學提供了堅實保障;教育技術中心“校園閉路電視教學系統”連接兩校區全部113個教室,有8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及學校教育專題節目全面向學生開放,加之以“演錄播編輯系統”、“課件製作系統”、“微格教學系統”等幾大系統的互聯互通,將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引入課堂,為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礎。
為了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煙台一中接收原教育學院校區,目前學校分初中部、高中部兩個大的校區,佔地面積達180多畝。學校擁有各學科專用實驗室、室內運動場、圖書館、信息化教學系統等現代化辦學設施設備,建成了覆蓋三校區的大型校園計算機網路,師生通過校園網便可快捷地獲取教學課件、校內新聞,進行網路教學,收看網路電視。憑藉著良好的現代化辦學條件,一中人銳意進取,在全面推進現代化教育的時代浪潮中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
在多年的辦學探索與實踐中,該校自始至終貫徹一個理念,即,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當地經濟,培養“用的上、留的住”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礎上,該校逐步形成了自己明確的高職辦學定位:即,以培養“厚基礎、強技能、高素質”的實用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面向市場,緊貼崗位,服務社會,辦出特色”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突出“以德為本、理論適度、強化技能、重視實踐”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優化師資隊伍,嚴格教學管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聲譽,努力建設立足煙台面向全省的具有特色的高職高專院校。
為實現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教學中,該校具體實施了“1+2”人才培養方案,即“專業+職業技能+現代技術”,要求學生在牢固掌握專業理論的基礎上,熟練運用計算機操作技術、多媒體網路技術,並取得與職業相關的技能證書。“1+2”人才培養方案緊緊圍繞“厚基礎、強技能、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在理論知識夠用的基礎上,倡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重點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配合“1+2”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該校同時推行學生畢業的“雙證制”,即,“畢業證+技能證”。要求學生畢業時,在拿到畢業證書的同時,至少應拿到兩個以上的技能證書。如,普通話等級證書、英語四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文秘與辦公自動化專業要求學生必須拿到駕駛證書。
近兩年,為適應各行業對崗位技能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學校適時將“雙證制”調整為“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同時,修訂了相關專業的教學計劃,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考取與專業相關職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並與勞動部門加強聯繫和合作,擴大了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的範圍。為更好地為學生的擇業準確定位,該校在省內率先引進了科技含量很高的“CETTIC職業素質測評系統”,對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方向起到科學性指導作用。確定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造價管理、文秘與辦公自動化三個專業作為校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試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將職業資格考試相關內容作為教學內容,學生畢業前將分別參加山東省組織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或相當的資質證書。如,工程造價管理專業的“山東省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業務水平等級證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微機系統維修員”、“程序員”、“網路管理員”;文秘與辦公自動化專業的“操作員”等。
學校始終將適應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作為辦學的宗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該校就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什麼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廣闊該校就開設什麼專業。在對煙台當地社會經濟和人才市場需求做了充分考查論證的基礎上,我校開設了一批熱門專業,如工程造價管理、電子商務、廣告裝潢設計等,這些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往往都有多個職位可供擇業,就業率相對較高。其中,工程造價、廣告裝潢設計等專業的專門人才在煙台就業市場上相對處於斷層期,專科層次人才短缺,畢業生往往尚未畢業就被用人單位搶訂一空。
學校創辦了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煙台教育學院學報》,為教職工提供了教學和學術研究陣地。鑒於我校教師在同類院校中優勢明顯的科研水平,目前校內十幾位教師承接著《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培養研究》、《網際網路對學校教育影響的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評估體系研究》等11項省、市級重點科研課題。
煙台教育學院正在按照新制定的“十五”發展規劃,擴大辦學規模,追求高質量、高層次發展,繼續以高職辦學為導向,以優質服務為宗旨,努力開創一流的專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