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公戲
陝西省地方小戲
端公戲,俗稱“壇戲”,是一種巫師組班裝旦抹丑、巫步神歌、踴踏歡唱的陝西省地方小戲。因其行頭簡單,一包袱可攜,所以又叫打包袱。端公戲本為古代巴蜀巫師(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後來發展為民間歌舞劇,屬地方小劇種,一般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現男女愛情內容,故又稱“對對戲”,適宜排演小型劇目,其唱腔樸實柔和、表現形式活波灑脫,唱詞幽默風趣,藝術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陝南漢中地方特色。
端公戲的產生與陝南地區的風土民情密切相關。漢水流域,南接巴蜀,東連楚土,風俗畢近,文化一體,巫覡之風頗盛。《漢書》、《宋書》、“地理志”都有“漢中之人,不甚趨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猶有張魯之風”的記載。其“踏青葯市之集”,實際就掌握在巫師道徒之手。他們白晝聚集售葯,唱情詠事,招徠過往顧客;夜晚則受請作法,踏歌踴舞,娛神禳災。他們在當地被混稱為“馬腳”,即天神馬頭駕前執事使者,負有神聖差遣、驅魔逐鬼的職責。男巫習呼為“端公”,女覡慣喚為“神婆”。“端公”,為唐官職務,將巫師稱為“端公”、“馬腳”,可見他們在陝南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群眾每遇病痛災疫,少請醫生診治,慣邀巫覡訴神。“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俗雲端工,即古稱擔弓者也。正是這種巫覡之風,為端公戲的出現奠定了深厚的藝術根基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端公戲實際是巫跳“神歌”與大筒子戲合流的產兒。它的發展大約經過了“壇戲”、“神歌”、筒子戲與職業班四個階段。巫“跳壇戲”。萌生時期。一說春秋戰國時的“桑田大巫”開其源。一說由兩漢時期的“茅山祖師”張五郎創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