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林場

黑龍江省鶴崗市的林場

三道林場於鶴崗市西南部,場址距市區30公里,隸屬於鶴崗市林業局,行政區域屬鶴崗市東山區。林場現有職工287人,其中幹部57人,工程技術人員2人。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林場位於鶴崗市西南部,場址距市區30公里,隸屬於鶴崗市林業局,地理坐標為東經129°50′25″—130°4′57″,北緯47°14′44″—47°21′30″。東靠水利局五號水庫、畜牧局五道崗農場、礦務局南山林場、興安礦二農場;西至大豐林業局;北同市直鶴林林場接壤;南與鶴立林業局、新華鎮林場毗鄰。行政區域屬鶴崗市東山區。
山脈:林場地處小興安嶺南部余脈東南山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是三江平原向小興安嶺山地過渡的明顯上升地段。地形以低山丘陵、漫崗為主。平均海拔750米,最高峰摩天嶺主峰海拔846.3米,最低海拔162.4米,相對高差683.9米。
水系:境內河流密集,水源豐富,有南一道河、南二道河和北一道河由西向東流入松花江一級支流阿凌達河,北二道河由西向東流入大鶴立河。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大風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早霜,冬季嚴寒乾燥。年平均氣溫2.8℃,最高氣溫37.7℃,最低氣溫-32.5℃,年平均日照2510小時,年平均積溫2440℃,年平均降雨量640毫米。早霜9月20日—26日,晚霜5月13日—17日,無霜期125—135天。
土壤:分佈最廣的為典型暗棕壤黑土厚一般在5—20厘米。局部險陡坡地為原始暗棕壤,在坡麓漫崗地帶主要分佈潛育暗棕壤,在溝谷和河谷兩側分佈沼澤土,此外還有少量的草甸土
植被:林場由於相對高差比較大,山坡長而陡,因此森林垂直分佈比較明顯。海拔高的山上部多為針葉混交林,山的中下部多為軟闊葉混交林和珍貴闊葉混交林,陽坡漫崗多為柞樹林分佈。樹種垂直分佈也較明顯,山上部多為紅松雲杉冷杉楓樺,山中部以山楊椴樹為主,山下部多為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白樺、色木、柳樹分佈,陽坡漫崗為柞樹黑樺。下木有榛子胡枝子山槐綉線菊白丁香刺五加灌柳灌木藤本植物山葡萄獼猴桃五味子等,地被物主要有苔草蕨類、蒿類、鈴蘭等,菌類有黑木耳榆黃蘑元蘑榛蘑猴頭蘑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馬鹿、兔、狼、獾、狐狸狍子野豬、黑熊、飛龍、野雞野鴨、蛇、林蛙等。
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現有職工287人,其中幹部57人,工程技術人員2人,內設林業子弟校1所,有中小學教師23人。固定資產180萬元,年產值280萬元,利潤50萬元。施業區內無村、屯,總人口800多人,距鶴嫩高等級公路9公里,有林區公路和林道70餘公里,交通方便。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13035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2627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0385公頃,灌木林面積539公頃,未成林造林地面積268公頃,無林地面積1435公頃;非林業用地面積408公頃。森林總蓄積113184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3.8%。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6074公頃,總蓄積71921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58.5%和63.9%。紅松林面積215公頃,蓄積56470立方米;柞樹林面積866公頃,蓄積75190立方米;椴樹林面積248公頃,蓄積46850立方米;白樺林面積297公頃,蓄積28420立方米;山楊林面積654公頃,蓄積64460立方米;針葉混交林面積1447公頃,蓄積154320立方米;軟闊葉混交林面積2037公頃,蓄積258120立方米;硬闊葉混交林面積202公頃,蓄積20130立方米;珍貴硬闊葉混交林面積108公頃,蓄積15250立方米。
人工林面積4311公頃,蓄積40620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41.5%和36.1%。紅松林面積508公頃,蓄積113910立方米;落葉松林面積1795公頃,蓄積272060立方米;樟子松林面積226公頃,蓄積19260立方米;珍貴硬闊葉林面積4公頃,蓄積970立方米;經濟林778公頃。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共區劃生態公益林8831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69.9%。其中重點生態公益林4560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6.1%;一般生態公益林4271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3.8%。區劃商品林379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0.1%。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始建於1955年,經過40多年的經營,累計生產木材32.2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7000餘立方米。更新造林4311公頃。
以果樹基地為龍頭,建成農業基地387公頃,年產水果15萬公斤,大豆50萬公斤,年利潤50萬元。養牛60頭,養馬10匹,養羊650隻,養雞1700隻,年利潤20萬元。採集山副、林副產品,年創利潤40萬元。
林場有磚瓦結構建築萬餘平方米,有東方紅1002推土機1輛,東風141車1輛,北京213吉普車1輛,摩托車2輛。安裝了閉路電視光纜電話、微機等辦公設備。
發展方向
一是把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山野菜、食用菌、藥用植物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從而調整產業結構,形成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格局。
發展項目
進行“北葯”開發,培育具有藥用價值的五味子、平貝等和具有營養價值的黃花菜,每年栽培2公頃,逐年擴大規模,使之成為五味子和平貝的生產基地。對黃花菜進行真空保鮮,擴大銷售範圍。利用豐富的草場飼料,發展肉牛奶牛及絨山羊等養殖業,並建立相應的加工產業。
林場場長:馬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