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墓
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丘濬墓坐落於海口市秀英區丘海大道南段東側的水頭村,傍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向京城皇帝,以示忠貞,墓庭約2500平方米,現建設成為具有明代海南墓園園林特色,集陳列展覽、保護研究、休閑旅遊、多功能開發為一體的文物保護單位。
“卐”字元
丘濬墓主墓石砌,圓頂,高6米,共分6層,16級台階,底座有八卦,八卦之間有一“卐”(萬)字元,此符號在古時代表吉祥之意。主墓前立墓碑一座,高4.4米,上方刻有“雙龍飛舞”,兩旁刻有青松、仙鶴、祥雲等圖案花紋。碑面上端有:“皇明敕葬”四字,正中題:“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特贈左柱國太傅謚文庄丘公。妣誥封正一品夫人吳氏之墓。”為夫妻合葬之墓。
丘濬墓
丘濬墓
墓園最前方是一面巨大的照壁,正面 雕刻麒麟圖案,背面是“太儒之首”四個蒼遒大字,石牌坊正面刻紅色“旨 ·理學名臣”,背面刻紅色“冠絕一時”四字。牌坊後有石華表一對,神道兩側立石麒麟、石獅、石羊、石馬、石翁仲各一對,現僅存石獅、石馬。墓庭前臨水塘,清泉水滿,上修石橋一座。面對平疇沃野,后枕蒼翠小丘,古樸幽雅,莊嚴肅穆。
據丘濬的第19代孫丘秋明講,丘濬在京當官時,就委派下屬和族人在海南選墓地,之所以選中水頭村,是看中這裡“前有名塘,背有靠山”,五龍泉終年噴涌灌溉良田,而人站在崗丘高處,一覽無餘。儒家一向以水作為精神的參照物,所以儒學大家丘濬把五龍潭作為最佳的安息之地。丘濬墓傍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向京城皇帝,以示忠貞。
此外,在丘濬墓的後方,建有一座“明初肇基始祖任崖州司軍特授忠翊校尉張瑀大公之墓”。
張瑀之墓
散落的舊建築構件
丘濬墓
1986年重修墓丘、墓碑、石牌坊。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丘濬墓
丘濬,字仲深,號深庵、玉峰,別號海山老人,世稱瓊台先生,瓊山府城下田村(今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金花村)人,生於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景泰五年(1454)進士,選庶吉士。修《寰宇通志》成,授編修。憲宗即位,充經筵講官,進侍講。修《英宗實錄》成,進侍講學士。修《宋元通鑒綱目》成,升學士,遷國子監祭酒,尋擢禮部右侍郎,掌國子監事。
丘濬像
孝宗即位,丘濬進《大學衍義補》一書,得褒獎。尋升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充《憲宗實錄》副總裁,筆削褒貶,多出其手筆。弘治四年(1491)加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預機務。弘治七年進少保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弘治八年二月初四日卒,年七十六,贈太傅,時進光祿大夫左柱國,謚文庄。《明史》有傳。
其在閣四年,言時政之弊,並請訪天下遺書,按照內閣藏書,編目分類,對保存典籍頗具貢獻,博學多知,被譽為一代文宗。著有《平安交南錄》、《鹽法考略》、《錢法纂要》、《大學衍義補》、《丘文庄集》《瓊台集》等。
丘濬被譽為海南“第一才子”,他與海瑞並稱為“海南雙璧”,是海南老少皆曉的著名歷史人物。
文庄路口的丘濬像
海口市秀英區的丘海大道,是為了記念海南歷史上兩位著名的先賢丘濬和海瑞而命名的,丘濬墓和海瑞墓都位於這條路上,相距不過1 .8公里。
梁章鉅:“轉移文運之功”。
《名臣錄》:“國朝大臣,律己之嚴,理學之博,著述之富,無出其右者”,
《四庫全書提要》:“濬記誦淹博,冠絕一時,文章爾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
何喬新把丘濬和張九齡、佘靖及崔如並稱為“嶺南四傑”。
國學大師錢穆:“不僅為瓊島之大人物,乃中國史上第一流人物也。”
在海口市內乘坐17路、22路、26路、36路、64路公交車在羅牛山市場或海口肉聯廠站下車,步行30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