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鋒

魏國鋒

魏國鋒,男,1975年7月生。陝西西安人。曾任職於遼寧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等科研機構,現任安徽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為中國考古學會和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魏國鋒副教授長期從事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領域的科學研究,先後承擔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浙江省文物保護科技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考古》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20餘篇學術論文,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二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各1項。

教育經歷


 1995年9月—1999年7月,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畢業,獲史學學士學位。
 2002年9月—2007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 1999年7月—2002年9月,就職於遼寧省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實驗室。主要從事館藏文物保護工作。
 2007年7月—2009年10月,就職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講師,從事科技考古、文物保護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
 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在浙江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從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和傳統建築灰漿的科學化研究。
 2011年11月至今,任安徽大學歷史系副教授,2012年被評為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科技考古、文物保護

科研項目


1. 《徽州牌坊的保護修復與數字化展示研究》,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主持人(2013年)
2. 《安徽樅廬地區古銅礦的輸出方向研究》,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AHSKQ2014D62),主持人(2014年);
3. 《古代建築基本材料(磚、瓦、灰)科學化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K14B05),子課題負責人(2012年)
4. 《潮濕環境土遺址化學加固保護研究——以浙江良渚文化土遺址為對象(20100471728)》,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主持人(2008年)
5.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託項目《安徽壽縣鬥雞台遺址數字化考古》,2014.11-2015.6。
6. 《潮濕環境土遺址加固材料的探索性研究》,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護科技項目,第一參加人(2011年)
7. 《古建築傳統灰漿科學化應用研究》,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護科技項目,第二參加人(2010年)

主要論文


1.Guofeng Wei,Hui Zhang, Hongmin Wang,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sticky rice-lime mortar in conservation of the stone tower in the Xiangji Temple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28(1): 624-632. (SCI、EI)
2. Wei Guofeng,Qin Ying, Hu Yali, et al. Determining Foundry Area of Bronze Vessel Using REE in Clay Mould Residues [J].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6, 24(4): 497-502. (SCI、EI)
3. Guofeng Wei, Ying Qin, Changsui Wang, et al.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 copper oxide ores and corrosion products from the bronze vessels. 3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metry. 202.
4.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若干古銅礦及其冶鍊產物輸出方向判別標誌的初步研究[J]. 考古,2009,(1):85-95.
5.魏國鋒,方世強,康予虎,等. 米漿種類對傳統灰漿性能的影響. 建築材料學報,2014,17(4):618-622. (EI)
6. 魏國鋒,孫升,王成興,張秉堅,等. 皖南牌坊傳統灰漿的科技研究[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3,33(7):1973-1976. (SCI)
7. 魏國鋒,方世強,張秉堅,等. 桐油灰漿材料的物理性能與顯微結構[J]. 建築材料學報,2013,16(3):469-474. (EI)
8. 魏國鋒,方世強,張秉堅,等. 傳統糯米灰漿碳化過程中Liesegang環的形成機理研究[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32(8):2181-2184. (SCI、EI)
9.魏國鋒,張秉堅,楊富巍,等. 鈣基液態水硬性加固劑用於潮濕土遺址的加固保護[J]. 岩土力學,2012,33(3):702-712. (EI)
10. 魏國鋒,張秉堅,方世強. 石灰陳化機理及其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 建築材料學報,2012,15(1):104-110. (EI)
11.魏國鋒,張秉堅,方世強. 添加劑對傳統糯米灰漿性能的影響及機理[J]. 土木建築與環境工程,2011,33(5):143-149. (EI)
12.魏國鋒,張秉堅,方世強,等. “二次生石灰”的微結構及作為文物加固劑的應用研究[J].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3(4):588-593.
13.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劉博,楊立新,徐天進,張國茂,龔長根,謝堯亭。若干地區出土部分商周青銅器的礦料來源研究[J]. 地質學報,2011,85(3):445-458.
14.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利用泥芯示蹤九連墩楚墓青銅器的產地[J]. 岩石礦物學雜誌,2011,30(4):701-715.
15. 魏國鋒,秦潁,胡雅麗,等. 九連墩楚墓出土碧玉、石磬和鑲嵌物的科學分析[J]. 江漢考古,2011,(3):101-105.
16.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大冶李德貴冶鍊遺址礦冶遺物分析. 岩礦測試,2008,27(2):99-102.
17.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古代青銅器基體與其鏽蝕產物鉛同位素對比研究[J].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6,36(7):771-774.
18. 魏國鋒,秦潁,龔明,等. 重慶萬州大坪墓群出土文物的檢測分析[J]. 東南文化,2006,(3):28-32.
19.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大井礦冶遺址冶鍊產物的輸出方向[J].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2006,25(3):254-259.
20. 魏國鋒,毛振偉,秦潁,等. 金沙遺址出土銅片的加工工藝研究[J]. 有色金屬,2007,59(1):117-120.
21. 魏國鋒,秦潁,胡雅麗,等. 利用泥芯中稀土元素示蹤青銅器的產地[J]. 岩礦測試,2007,26(2):145-149.
22.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天然氧化銅礦與銅製品腐蝕產物區別的探討[J].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5,17(1):9-14.
23. 魏國鋒,秦潁,羅豐,等. 古代銅礦冶鍊過程中稀土元素的變化研究[J]. 中國稀土學報,2005,23(3):357-362.
24. 魏國鋒,秦潁,王昌燧,等. 何郢遺址出土青銅器銅礦料來源的初步研究. 中原文物, 2005,(5):86-93.

獲獎情況


1.《科技考古研究的若干進展》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1年)
2.《河南新鄭胡庄墓地考古發掘》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二等獎(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