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氣

火氣

火氣大”的觀念源自中醫,延用日久,民間飛以稱之,甚至擴大運用在形容脾氣容易爆發的情況。

引證解釋


物體燃燒時所發的熱氣。
漢 王充 《論衡·言毒》:“火煙入鼻鼻疾,入目目痛,火氣有烈也。”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鄉間失火……稻場上都是煙煤,兀自有焰騰騰的火氣。”
“五行”說以火之氣為物質運動的因素之一。古人以其同金、木、水、土等相生相剋,並與五音、五色、季節等等相聯繫,故用以解釋種種現象。
《呂氏春秋·應同》:“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電者,火氣也,其音徵也,故應之以電。”
《晉書·郭璞傳》:“又歲涉午位,金家所忌。宜於此時崇恩布澤,則火氣潛消,災譴不生矣。”
法苑珠林》卷七:“云何春熱?時……地已燥坼,水氣向下,火氣向上。”
火力的強弱程度。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三折:“鍋里水滿了也,再放這枚金錢在內,用火燒著,只要火氣十分旺相,一時間將此水煎滾起來。”
喻怒氣。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轉來轉去無定相,惱得心頭火氣沖。”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二:“此老生平著述,全是一時火氣,不許今人低首古人,何嘗為解經講學起見。”
巴金 《月夜》:“唐錫藩 沒有做到鄉長,火氣大得很。”
指慾火。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一心想著 吳氏 日里光景,且把道童 太清 出出火氣。”
中醫指引起發炎、紅腫、煩躁等癥狀的原因。
《素問·五常政大論》:“火氣高明,心熱煩,嗌乾善渴。”
《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

醫學用語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生命的脈動靠一股真火(或叫真陽)來推動,它是生命的能源,藉以維持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以便消納、運化。只要這股真火存在,生命體不只是能量源源不斷,五臟六腑也能正常。
假使這個火的火力不足,表示生命體的能源不夠,身體就虛弱、臉色蒼白、生命力不足、四肢溫度較低,尤其冬天時變冰冷,平常也容易疲倦、怕冷食欲不振、消化也差。
反之,若這股火太過旺盛,致使過盛的能量不僅無謂地浪費,累積在體內也會破壞身體,依中醫的虛實理論而分實火虛火,實火一般傷及肝或胃,因而簡稱肝火胃火,而虛火則侵犯脾腎,所以又有脾火腎火之分。
當人們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涕牙痛等癥狀時,即使中醫所說的上火

西醫觀點

西醫方面向來沒有所謂“火氣大”的名詞,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火氣大”是一種體熱滯積現象,而以“習慣性高熱症”比較靠近。
人體會生熱也會散熱,以熱處理的模式來了解,人體是一種半封閉性熱自動處理系統,在生熱方面,透過食物同化、肌肉活動及基礎代謝達成,而在散熱方面則透過輻射、傳導、對流及蒸發方式。
熱由內生,散熱則向外,身體中心盡量維持恆溫,它由腦部下視丘的溫度調節中心掌控。人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尤其是脂肪為熱的絕緣體,以保護熱源之無端散失。
有些人在熱處理過程有如機器的冷卻作用失靈,散熱功能發不良,只維持在最低的散熱標準如不知覺蒸發(包括不知覺出汗、呼吸道)、大小便及小額度的輻射、傳導、對流等。
能耗散大量體熱的出汗——蒸發作用失反而沒有,這種人若再加上熬夜、少喝水、多吃辛辣熱量食物時,體熱就因散發不全而在體內隨著血液流竄,暫不一定傷害到器官組織,但器官功能多少被影響而呈現一系列不舒坦的癥狀,這便是西醫所了解的“火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