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聲音
電影聲音
電影聲音,是使電影從純視覺的媒介變為視聽結合的媒介,電影聲音是電影媒介基本元素之一。它使電影從純視覺的媒介變為視聽結合的媒介,使得過去在無聲電影中是通過視覺因素表現出來的相對時空結構,變為通過視覺和聽覺因素表現出來的相對時空結構。
第一部有聲電影出現在1927年的 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 在這之前的1921年,聲音的兩種形式:唱片的聲音和電影中的聲音。但問題是起先收錄聲音大部分是被來自攝像機的移動帶來的巨大噪音所掩蓋,直到後來1930年改良的吊杆式麥克風才將這一問題解決。很多電影理論學家(比如:Eisenstien, Griffith, Rotha)發現聲音給電影帶來的變化:Rotha 認為電影將不會移動,Eisenstien則說聲音並不會限制電影創作,而且對蘇維埃蒙太奇系統能推進聲音而寄予厚望。一位日本導演(Akira Kurosawa)曾說“聲音是感官的同步”,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聲音也越來越美妙,更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這麼說一部好的電影,其音樂在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著電影《笑傲江湖》的問世,黃沾的一曲《笑傲江湖》紅遍大江南北,傳唱至今。而電影中那些經典的台詞亦為我們大家所熟知,甚至當成聖經一樣去奉承。
兩種聲音的來源(THE SOURCE OF SOUND)
劇情聲(場景內的聲音)Diegetic sound
發生在故事場景中的聲音,包括演員的話語,客觀物體發出的聲音,樂器的聲音等等。達到最自然,真實的效果,同時又能夠從講故事的角度聚焦於聽眾和演員的主觀意識。
畫外音(題外話)Non-diegetic sound
發生在故事場景之外的聲音,比如添加音樂使故事向前推進,是畫外音最常見的敘事手法。有些電影的聲音完全是由畫外音所體現的,比如:Conner 的 A Movie, Kenneth Anger 的 Scorpio Rising, Derek Jarman 的 War Requiem,這些電影只用畫外音。
電影聲源有三種形式:人聲、自然音響、音樂。從功能來說,它們具有互換性。例如,一聲喊叫或群眾的鼎沸聲既是人聲,也是環境音響;用小提琴極高音區發出的聲音來表示鳥的尖叫,既是音樂,也是模擬自然音響。從一部完整的作品來看,各種聲源都可用來構成一個最後的總和效果,就像一首交響曲那樣。
人所發出的由音調、音色、力度、節奏等因素所組成的聲音以及人的話語。是人類在交流思想感情中所使用的聲音手段。
除了人聲以外,在電影時空關係中所出現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環境中的一切音響或雜訊。有時群雜聲亦起自然音響的作用。
從純音樂形式轉化而來的電影視聽手段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它被納入了電影的時空關係之中,從而獲得一個為純音樂所不具備的電影空間,因此其性質完全不同於純音樂。電影音樂基本上分為聲源處於事件或敘事空間的音樂和非事件或非敘事空間的音樂,前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英子在音樂課上唱的《小麻雀》或《離別歌》,後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片頭出現的管弦樂隊演奏的“離別歌”。
人聲、自然音響、音樂都具有下列功能:①傳達信息(理性的或感性的)。②刻畫人物性格(敘事性的或非敘事性的)。③推進事件或故事的發展。④表現環境氣氛的一部分(包括時代與地方色彩)。這些功能往往在協同中發生效用。
音量 聲音振動的幅度(振幅)使人的聽覺產生音量感。電影聲音不斷控制音量的變化,可產生不同效果。例如,在影片《都市裡的村莊》中,丁小亞未被邀請參加婚禮的整個段落是用喧鬧的婚宴場面和丁小亞孑身一人的寂靜場面之間的交叉出現來突出丁小亞的孤獨的。人聲之間也有音量的差異,例如,體弱多病的人音量小,性格豪放的人音量較大。此外音量的變化還可表現聲源的距離的變化。
音調 聲音的振動頻率決定音調。在電影聲音中音調主要表現在音樂中。人聲不同的音域也產生音調的差異,例如,影片《如意》中石大爺、陳老師、郭大爺、校長、格格、秋雲、街道主任的音調都有明顯的差異。在自然音響中,一些有固定頻率的東西也有音調的差異,如鍾、鐵軌、碗、汽車喇叭、汽笛等等。
音色(音品)每個聲音的泛音部分賦予的音質,或稱“色彩”。每一種樂器都有不同的音色,每個人的聲音由於發聲機制的差別也產生不同的音色。
有聲電影的空間是由光和聲音塑造的。攝影機的工作原理是藉助於光、透鏡及感光膠片,把現實中的三維信息以紀實的方式輸入到二維平面上,再投影在二維銀幕上,造成三維的視覺運動幻覺,錄音機則可忠實地紀錄和還放空間里的聲波(直達聲、反射波、衍射波等)。單聲道的錄音系統可以忠實地體現聲音的距離、縱深運動等空間特徵。立體聲系統還可以體現橫向運動。因此它大大增強了銀幕上二維影像的立體幻覺。例如,杯盤的碰撞聲不僅是簡單的音響效果,它還描繪了聲源所處的空間,並且傳達了使用者的情緒狀態。聲音的全方向性傳播的特點及人耳全方向性的接收形成一個無限連續的聲音空間,因此在事件或敘事空間以及超事件或超敘事空間中,聲音沒有畫內畫外空間之分,只是聲源有畫內畫外之分。
聲音體現的空間有:事件或敘事空間、超事件或超敘事空間、非事件或非敘事空間(如解說詞或評價性音樂)。在事件或敘事空間中,看不見的聲源的聲音可形成極其豐富多變的空間變化,並創造出各種情緒氣氛。
聲音的時間關係有 3種:放映或觀看時間、事件或敘事時間、觀眾欣賞的心理時間。放映時間與事件或敘事時間完全同步的時間叫做實時的時間,如多機位拍攝的一場實況演出。在故事片中很少有真正的“實時”影片。美國影片《正午》是罕見的一例。它的故事是假設發生在1小時45分鐘之內的,放映時間亦為1小時45分。放映時間與事件或敘事時間的不同步(如在90分鐘的放映時間內表現了20分鐘的事或2000年的事),構成觀眾的獨特的心理時間。由於電影作品的時間是以1/24秒為最少時間單位的連續流程,因此它的心理時間更像音樂作品的欣賞時間,而不像戲劇的欣賞心理時間,更不像小說的閱讀心理時間。
構成欣賞心理時間的可變因素是事件或敘事的時間。在這一時間範疇內,聲音可以表現為現在、過去、將來3個時態以及這3個時態的各種同時性結合,如在蘇聯影片《湖畔奏鳴曲》中,醫生在樹下休息時,過去(閃回)的聲音與現在時態的遠處的雷鳴聲同時出現。
聲帶上一段時間連貫的聲音(如對話)和時空不連貫的一系列畫面結合起來,可以造成時空不連貫的幻覺,也可以造成時空連貫的幻覺,這是好萊塢電影中對話場面的正拍/反拍模式的依據。
一個聲音可以通過重複來獲得戲劇性的效果。例如在美國影片《邦妮和克萊德》中,破產的農民用手槍打已經抵押出去的農舍的玻璃窗,這聲槍響出現在兩個連續的鏡頭中(射擊的鏡頭和玻璃窗的鏡頭)。
一個聲音可以把兩個不同的時空聯繫起來。例如,在蘇聯影片《這裡黎明靜悄悄……》中,戰爭時期的女戰士聽見的一聲布穀鳥叫與十幾年後和平時期另一個姑娘抬頭聽見這一聲布穀鳥叫的鏡頭接在了一起,從而把兩個時代緊密聯繫起來做了鮮明的對比。
認識的發展 有聲電影出現之初,無論是創作實踐還是理論對聲音的認識是局限的,因此出現“視覺為主論”。這種觀點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歷史的,即認為有聲電影是無聲電影的繼續,視覺畫面加上了聲音,而電影應是視覺媒介。因此,德國電影理論家R.愛因漢姆提出了有聲電影的“存在本身是否合理這樣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對電影本身認識的角度問題。一般都認為攝影機高於錄音機。德國電影理論家S.克拉考爾是這一觀點的代表,他在《電影的本性》一書中提出:“視覺形象在其中(指電影)占首要地位時,它才是符合電影的精神的。這個要求是合乎情理的,因為電影的最獨特的貢獻事實上無可置疑地是來自攝影機,而不是錄音機。”
有聲電影經過60年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感光傳播媒介系統的形成與發展,使人們不再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繼承性來認識有聲電影,不再認為電影是視覺畫面加上聲音,而認為電影藝術的視覺與聽覺效果同時共存、相互作用、互為依存。本體論的觀點也改變了,認識到無聲電影的最獨特貢獻來自攝影機,無線電廣播(電聲學)的最獨特貢獻來自電聲收錄還放設備,而有聲電影使用的工具則是攝影機和錄音機。由此出現了視聽相對平衡的觀點並進一步產生了視聽結合(或稱聲畫結合)的觀點。由此許多以視覺為主的聲音術語也隨之起了變化。例如,過去把不出現在畫面上的聲源發出的聲音稱為“畫外音”。之後認為,一個空間的聲音是不受畫框限制的,聲音不能以人眼看見與否,而應以人耳聽見與否作為分類標準。一個人聽見一種音樂往往引起要看到聲源的願望,但是,一個人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卻看不見自己。
有聲電影是對外部世界的視聽感知。人的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以不同的方式互相配合起來感知外界(當然還有嗅覺、觸覺和味覺等感官)。人眼的視網膜感受的是光波,它有一定的視野(角度),瞳孔可以調節光通量,兩眼的視差可以判斷物體的距離和大小,並可以辨別色彩。人耳不同於人眼的功能,人耳的耳鼓可以接受全方向性的聲波(聲音信息),沒有固定局限的角度。只是兩耳在接受聲波時有一相位差,所以人的聽覺世界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無限連續的聲音環境,而同時又可以辨別出聲源的方位、距離和運動方向,但不如視覺那樣精確。電影的攝影系統和錄音系統可以模仿人眼和人耳的功能及其相互的配合作用。這是聲畫同步概念產生的根據。
光波(即電磁波的可見光譜)的速度為每秒30萬公里,聲波的速度為每秒 340米,人的視覺神經的傳遞速度為每秒1200~1400米,人的聽覺神經的傳遞速度為每秒 800~1200米。光波與聲波之間的速度有差別,視聽神經之間也有一差別,這構成極其複雜而豐富的視聽關係。
例如,電影作曲家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他們脫離了畫面,按要求譜寫一段15秒長的音樂,但是在混錄時,對著銀幕上的動作演奏時卻感到音樂的節奏快了。反之,一段動作性極強的段落取消了同步的聲音就顯得慢了。這種對所有的觀眾都產生同樣的效果的現象稱做視聽生理-心理效應。視聽效應是視聽結合的最低層次。美國導演A.希區柯克的影片所依靠的主要是視聽效應。
人憑生活經驗的積累獲得一種肌肉運動的記憶,搖鏡頭、仰俯拍都能引起一定的似動感,這和空間感、方位感、運動感結合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銀幕上處於陰影里的一張臉突然大喊一聲時,觀眾會感到那張臉亮了一些。這是因為聲音引起觀眾把視點聚焦在陰影下的那張臉上,瞳孔重新做了調整。
又如,銀幕上傳來看不見聲源的聲音,引起銀幕上的人把頭轉向左方,於是觀眾就產生那聲音確實來自左畫外的幻覺。如果那個人物進一步把頭移向畫框左側,畫框右側是空的,這時觀眾就會把視線中心移到畫框左側的那張臉上,結果形成觀眾視野右半區落在銀幕的左半區,而視野的左半區卻落在左畫框外,於是形成強烈的畫外空間感。。這不僅涉及觀賞者的文化水平,而且還涉及觀賞者或創作者的民族或地域的文化特徵。
光影、色彩的飽和度和聲音、尤其是音樂性的聲音有著微妙的心理關係,因此在電影中所考慮的是視聽結合的飽和度。例如感情強烈的音樂可以使一片白雪茫茫的畫面達到飽和,而色彩達到飽和的影像可以不需要音樂的加強。又如,笛子的高音區的音色可以給視覺畫面鋪設一層凄涼的色彩。色彩同樣亦可改變音樂的情調。
聲畫結合亦可借用多聲部變調音樂的對位。例如,美國影片《勝利者》在聖誕節槍斃逃兵的段落,使用了聖誕節的抒情節日歌曲與視覺上跳躍的槍斃逃兵的場景對位的手法,不僅造成了反戰思想強烈衝擊的效果,而且給那悠揚的音樂蒙上了一層悲慘的色彩。
另一種對位的方法是造成視聽反常的現象,以引起觀眾的思考。例如,聲帶上傳來原子彈爆炸及衝擊波的聲音,但是銀幕上卻是一片寧靜的景象,從而使觀眾產生疑問:是否爆發了一場原子戰爭?
電影的時空結構是通過視聽因素體現出來的,因此必須將聲音作為結構的一部分來設計,使它交織在結構之中。聲音構成的設計應考慮幾個方面:①作為主題或動機的作用;②在事件或情節發展中的作用;③在描繪環境氣氛中的作用;④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⑤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⑥在節奏上的作用。
人聲、自然音響和音樂是聲源的 3種不同形式,它們都具有傳達信息、刻畫人物、推動事件發展以及描繪環境、氣氛、時代、地方色彩的功能,在聲音構成中,這 3種形式根據創作者的不同風格,具有互換性和諧和性。例如,影片《鄰居》沒有用非敘事性空間的音樂,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部影片沒有提供使用這類音樂的可能性,故事片不一定要模仿歌劇的模式,一定以序曲為開場,或以終曲為結尾。在影片《黑炮事件》中,使用電子琴演奏的無調性的音樂與自然音響結合成有機體,貫穿全片,表達了影片的主題和感情。例如,扔黑炮子的那場戲是大卡車聲接音樂接噴氣飛機的轟鳴聲。在影片《小城之春》中貫穿全片的女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似乎是重複了畫面上的視覺動作,但是它的語調起到了視覺畫面所缺少的音樂性情緒的作用。
聲音在電影中的功用 在相對時空結構方面 ①聲音給電影帶來了更為豐富的內在運動,使它增加了內在的理性思維運動──言語及內在的感情運動──音樂。從而使電影形成更為複雜的時空結構。從敘事形式的電影來說,聲音可以使情節更為複雜曲折,人物性格更為豐富和完整,思想感情和情緒更加細膩。②光波和聲波均屬波動現象,它們具有相同的反射、折射、干涉與衍射等性質,因此聲音和光一樣,是塑造電影空間的主要手段之一。③由於光波與聲波的波長範圍不同,衍射條件不同,聲音可以使在無聲電影空間中無法直接表現的、看不見的聲源直接表現出來(聞其聲而不見其人),從而擴大了電影的空間。④聲音進入電影的時空結構后,加強了鏡頭內的時空關係,豐富了鏡頭內的空間層次和涵義,同時也豐富了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空關係。由於聲音的出現,兩種時空關係、鏡頭內的時空關係以及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空關係之間的界限進一步地削弱了。⑤體現人眼視野的畫框是框不住各方面傳播的聲音的。聲音使畫框內的空間和畫框外的空間相結合,形成了新的電影空間連續體。⑥聲音帶來一個可以與事件或敘事時空同時並列的、全新的非事件或非敘事的時空(如解說詞和評介性音樂),豐富了超敘事時空,從而形成同步的強調或非同步的對位,豐富了不同時空之間的變化關係。⑦在無聲電影中由純視覺因素體現出來的最小時間單位,在有聲電影中又增添了聲音的因素,因而使電影作品中的節奏結構成為類似復調音樂那樣豐富多采和錯綜複雜的節奏結構。
在電影語言方面 ①聲音的出現,使電影語言由純視覺語言變為另一種全新的視聽語言,這種語言以直接紀錄(有別於文字的間接描繪)外部的視聽世界為素材,從而增強了電影的逼真感,大大削弱了無聲電影時期所形成的程式。②人的視聽感官不同的神經傳遞速度所造成的視聽神經差,使過去的純視覺語言中的視覺因素在視聽語言中改變了性質。③視覺因素不再承擔表現聲音的作用。④音樂擺脫了為視覺伴奏的從屬地位,成為和其他因素具有同等價值的表現因素。⑤“無聲”由原來無聲電影存在的條件變為視聽語言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如同樂曲中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