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勝跡圖

明朝唐寅創作的繪畫作品

《金山勝跡圖》是明唐寅的傑出作品。唐寅(1470-1523),字子畏,號伯虎,又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還有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自幼刻苦學習,很有才華。弘治十一年(1498)為應天府第一名解元,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30歲時因科場案而連累入獄,不久被發往浙江為吏,曾遊歷匡廬,天台、武夷等名山,後來鬻畫賣文,名重當時,與沈周文徵明仇英齊名,稱“明四家”。《金山勝跡圖》是他流傳下來的山水畫中的精品,生動地描繪了鎮江金山上的寺塔亭橋,著色淡雅清俊,筆法工整細膩,展現了鎮江金山的美麗風光。《金山勝跡圖》曾落到汪精衛手裡,后被日本人搶去。日本人經過詳細的鑒定后,卻發現是偽作,真跡不知流落到何處。

創作背景


《勝跡圖》曾乾隆皇帝獲得,後傳到慈禧手裡,為他們所深深鍾愛。到清末,《金山勝跡圖》一直都深藏在清朝宮廷里。1910年4月,身為反清同盟會會員的汪精衛,企圖謀殺當時的攝政王載灃。東窗事發后,汪精衛被捕入獄。按照大清律例,汪精衛必死無疑。但碰巧這時爆發了武昌起義,清政府處於一片恐慌之中。載灃為了拉攏汪精衛,讓他倒戈,便密奏當時當家的隆裕太后,希望通過送一幅名畫給汪精衛,以達到收買的目的。隆裕太后在接見汪精衛時,便把唐寅的這幅《金山勝跡圖》給了他。由於清廷大勢已去,汪精衛並沒有為它效力,而是揣著《金山勝跡圖》和一南洋女子陳璧君結了婚。陳璧君對古玩比較感興趣,婚後此圖便一直由她保管。1912年兩人客居在天津張一帆的公館內,張一帆是陳璧君父親的故交。後來張一帆從大連返回天津時,在塘沽碼頭遇刺,並死在手術台。當汪精衛夫婦從醫院返回張公館時,發現張公館已經遭到武裝匪徒的打劫。幸好陳璧君有先見之明,把《金山勝跡圖》放在天津郊區獨樂寺一個叫愚山法師的經室內。這個法師與陳璧君有故交之情,《金山勝跡圖》才得以倖免於難。
透牆,《勝跡圖》藏獨寺消息怎探。郎負責“史館”,史館務搜集,唐寅《勝跡圖》夢寐求,圖待搜尋錄列“跡”。
汪精衛婦畫虎視眈眈,保幅古畫終坐卧。,陳璧君化裝貴婦,悄悄獨寺香,算乘取《勝跡圖》。郎秘密探消息,獲悉陳璧君獨寺抬箱《勝跡圖》,陳璧君算乘津“鷗號”,企圖寶圖。郎駐幫助弄艇。夜顛簸,終追“鷗號”。兵強登船搜查,箱,陳璧君蹤影。箱《勝跡圖》,郎騙。陳璧君線郎蹤,采擊辦,坐“鷗號”,早“富號”,順南京。
回到南京后,陳璧君整天心神不定,決心改變藏畫的地方,於是便想到周佛海家裡的地下室。原來周佛海在修建自己的洋房時正是淞滬會戰期間,他預感到中日之間將會有一場大戰,於是特意在花壇下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地下室,抗戰期間許多文人和政客都曾經在這裡避難。陳璧君秘密來到周佛海家,提出了她的想法。這時她的身份是汪主席的太太,對正想往上爬的周佛海來說,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便一口應承了下來。
山本四太郎從內線手裡知道了陳璧君藏畫於周佛海家的消息。由於周是當時南京政府的要員,明搶不太合適,並且地下室周圍防備嚴密,只有用暗盜的方法。1941年1月,日本文部省和大藏省的官員訪問南京偽政府,山本巧妙安排汪精衛夫婦和周佛海等人陪同考察,然後暗中調動特務,利用特製的切割器打開地下室,撬開保險櫃,拿走了《金山勝跡圖》。為了掩蓋罪行,便四處澆上汽油,點火焚燒現場。
得到真跡的山本四太郎欣喜若狂,親自押著寶圖回到了日本。國內對山本的盜竊成功也是讚不絕口。但此時有一個叫加藤佐木的日本情報處官員對這幅畫的墨色和紙質提出了疑問。
后經國內最好的古玩文物專家的鑒定,證明是出於高手的偽作。
日本的文物專家們都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而山本四太郎則被指責為“日本鑒古史上最愚蠢的妄動者”。山本四太郎不堪忍受重壓,在一個夜晚跳海自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既然日本人拿到的是贗品,那麼真跡又到了哪裡?據說陳璧君在送畫到周佛海府上前,為怕畫有假,曾經叫原湖南長沙“寶齋堂”一個俞姓老先生進行過鑒定。這個俞姓老先生是汪精衛的老師,身懷絕技,有一手臨摹古人山水畫的技藝。為了不讓祖國珍寶落入漢奸的手裡,他連夜趕製了一幅摹品,並請一個顧姓裱畫師幫忙裝裱,然後把仿製品還給汪精衛。在周宅失火后,他帶著真跡逃到鎮江,後來就不知下落。有人說他是餓死在金山寺里。這段話就是那顧姓裱畫師說的,他的話是真還是假,已經難以考證。如真是俞姓老先生帶走真跡,後來又落到誰的手裡?這是一個謎。
也許汪精衛從清宮裡拿到手的本就不是什麼真跡,當時的裕隆太后為了敷衍汪精衛,叫高手臨摹了一幅《金山勝跡圖》送給他,這也是可能存在的事實。或者是周佛海對畫起了吞古之心,拿一幅假畫換走了真畫?他至死也沒有說出這幅畫的確切下落。還有就是陳璧君狡兔三窟,把畫藏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這些謎只有找到真跡后才能弄明白,否則就是死無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