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廷賓起義

景廷賓起義

景廷賓起義是清末的一次農民起義,1902年4月23日,景廷賓義和團首領趙三多聯合起義,勢力遍及冀、魯、豫三省24個縣。到7月25日,起義軍被鎮壓,景廷賓被害。

基本介紹


景廷賓,河北廣宗縣東召村人。他自幼酷愛武術,24歲考中武舉。為了向帝國主義各國繳納庚子賠款,清政府命令各省從1902年起每年攤派銀子一千八百八十萬兩,其中直隸分攤八十萬兩。此外,各州縣還要向本地方的外國傳教士賠款。這種“地方賠款”全國總計約有二千萬兩,其中以直隸為最多。這筆龐大的賠款大都以捐稅的名目直接加在人民身上。
直隸廣大人民慘遭八國聯軍的蹂躪,本已瀕臨凍餒的邊緣,又被攤派大宗賠款,加上袁世凱為逢迎帝國主義,不斷命令各州縣加緊催逼,使得民不聊生。廣大人民不斷掀起反抗鬥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1902年4月以景廷賓為首的農民起義。
景慷慨俠義,被當地百姓擁為地方自衛組織“聯庄會”的總團頭義和團運動失敗后,按照直隸總督署的規定,每畝地需拿賠款京銀40文,引起老百姓的強烈不滿。景廷賓率眾反抗,遭到直隸總督派兵彈壓。1902年4月23日,景廷賓與義和團首領趙三多聯合起義,眾推景為“龍團大元帥”,並樹起了“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兩面大旗。起義隊伍很快發展到三、四萬人,勢力遍及冀、魯、豫三省24個縣。袁世凱緊急調集段祺瑞馮國璋倪嗣沖等統率配備大炮長槍的新軍(前身為袁世凱小站練兵,後來發展成北洋新軍),並親臨前線督戰。7月25日,起義軍被鎮壓,景廷賓被捕后遭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