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溪鯢

西藏山溪鯢

西藏山溪鯢生活時體色有一定變異,一般背面為橄欖綠色、灰橄欖色或棕黃色,腹面淺紫灰色。白天隱匿在溪中石塊或朽木、樹根下;夜間外出活動,在水下或岸邊覓食昆蟲,亦食水生植物。可以其肉、腦、膽汁入葯。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西藏山溪鯢(學名:Batrachuperus tibetanus)是小鯢科、山溪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雄鯢全長194毫米左右,最長者達211毫米;雌鯢全長181毫米左右,最長者達197毫米。犁骨齒兩短列,位於犁齶骨中部,呈“/\”形;前2前有間有囟門;唇褶發達;掌、蹠部無角質鞘;體背面有細麻斑或無斑。

西藏山溪鯢生活於海拔1500~4300米的高原或高山高寒地區的流溪內,或者棲息於泉水石灘及其下游溪溝內,溪內一般石塊較多。成鯢以水棲生活為主,白天多隱於溪內石塊或倒木下,夜晚出來覓食。分佈於四川、西藏、陝西、青海、甘肅等地,多棲息于山地溪流。

由於其有藥用功效,中國民間稱其為“接骨丹”,具有較高的科研、經濟和藥用價值,已被列入《中國藏葯藥典》。

簡介


雄鯢全長175毫米~211毫米,雌鯢170毫米~197毫米。頭部較扁平,唇褶甚發達,成體頸側無鰓孔,犁骨齒列短,左右間距寬,呈“/ \”形,前頜囟較大。軀幹渾圓或略扁平,皮膚光滑,肋溝一般有12條;掌、跖部腹面無角鞘,指、趾各4。體背面深灰色或橄欖灰色,無斑或有細麻斑;腹面色略淺。
西藏山溪鯢
西藏山溪鯢

特性


生活於海拔1500米~4250米的高原或高山高寒地區的流溪內,或者棲息於泉水石灘及其下游溪溝內。溪內一般石塊較多。成鯢以水棲生活為主,白天多隱於溪內石塊下或倒木下。繁殖期為5~7月,雌鯢產卵鞘袋1對,固著在石塊或倒木底面,袋內有卵16~25粒。成鯢主要以蝦類為食。分佈於青海(東部)、甘肅和陝西(南部)、四川(西北部)、西藏(江達)。

動物學史


費梁等(1983)依據采自四川、甘肅、西藏等地區不同季節的西藏山溪鯢均無角質鞘,這一特徵與山溪鯢(Batrachuperus pinchonii)有明顯區別。背面有斑或無斑,此情況在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均有變異。查看無斑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地模標本和西藏山溪鯢(Batrachuperus tibetanus)近模式產地的標本以及其他地區的成體、次成體,爐霍多數成體無斑,部分成體和次成體有明顯斑紋,在其他地區也有類似情況。因此,以色斑的有無區別以上兩種是困難的。查看爐霍、道孚、德欽、江達、紅原、九龍、康定折多山東坡具外鰓的幼體,同一發育時期在同一地區或不同地區外鰓絲的多少均有差異;在同一地區的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左右兩側鰓絲多少也有明顯差異,這些情況與Liu(1950)觀察的相同。可見,西藏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與該種實難區別,故將無斑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確定為該種的異名。
趙爾宓(1990)依據楊玉華(1990)關於中國9種有尾類核型研究的報道,提出無斑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的染色體組型為2n=68可區別於西藏山溪鯢、山溪鯢和鹽源山溪鯢,而應是一有效種。但是,楊玉華(1990、1992)用於核型分析的標本中,沒有無斑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模式標本產地(即四川省爐霍)的標本,而用的是采自四川無確切產地的標本。因此,有關“無斑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染色體2n=68”的結果,不宜作為確切依據,相應地以此證明無斑山溪鯢(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是有效種的意見需要再做研究。
西藏山溪鯢(Batrachuperus tibetanus)模式標本產地的考證;據該種原始文獻作者先後發表的兩篇文章:其一,施密特(Schmidt,1925)一文記載,其模式標本產地在“near the Tibetanborder of Kansu,southwest of Tita”;其二,施密特(Schmidt,1927)的記載在“Tibetan border ofKansu at about latitude 33°N”。對照施密特(Schmidt,1925、1927)兩篇新種文獻,顯然“1927”一文的模式產地沒有“Tita”這一地名,而補充記載有“at about latitude 33°N”;同時記述了“two additional female specimens with the same data as the type agree with it in allessential characters;Range:Western Szechwan and Kansu,and borders of Tibet”。上述兩篇文獻的內容,施密特(Schmidt,1925)一文較簡單,施密特(Schmidt,1927)一文記述詳細。值得考慮的是同一作者為什麼在1925年一文記載“Titao”,而1927年一文則將“Titao”去掉,並增補“at about latitude33°N”和標本產地等內容,這是否可以理解為1927年一文是對1925年一文的修正和補充。兩篇文獻均為同一作者先後發表西藏山溪鯢(Batrachuperus tibetanus)新種的原始文獻。
鑒於1925年一文其模式產地並非限定在“Tita”,更未限定在吳貫夫等(2000)所指的“Titao=臨洮縣(在甘肅省)”,而是在“southwest of Titao”。1927年一文記載的模式產地則限定在“Tibetan border of Kansa at about latitude 33°N”,此“33°N”距現甘肅臨洮縣的35°23′N左右相距甚遠,由此說明吳貫夫等(2000)在《圖書評介》中將西藏山溪鯢(Batrachuperus tibetanus)的模式產地記載為“Titao=臨洮縣(在甘肅)”之緯度相差甚遠,其產地與施密特(Schmidt,1927)記載的模式產地明顯不符合。葉昌媛等在《中國珍稀及經濟兩棲動物》(1993)一書中記載的模式產地是根據施密特(Schmidt,1925、1927),並參考Liu(1950)和Frost(1985)等文獻確定的。施密特(Schmidt,1927)記載的模式產地在“Tibetan borderof Kansa at about latitude33°N”和該文的標本產地是“Western Szechwan and Kansu,andborders of Tibet”,經查中國地圖,上述記載的地理位置,可能在的四川西北部北緯33°N左右的境內。費梁等認為這一考證較有依據,其可信度大,而吳貫夫等(2000)一文認為模式產地在甘肅省的“Titao=臨洮縣”,似欠依據。

形態特徵


成體:雄鯢全長194毫米左右,最長者達211毫米;雌鯢全長181毫米左右,最長者達197毫米。軀幹渾圓或略扁平;尾肌發達,尾粗壯,呈圓柱狀,向後逐漸側扁。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短,吻端寬圓,吻棱不明顯;鼻孔略近吻端;眼徑大於眼前角至鼻孔之間的距離;口角位眼后角下方,上唇褶很發達,下唇褶弱,為上唇褶所遮蓋;上、下頜骨有細齒;犁骨齒呈“/\”形,位於內鼻孔之間或稍後,每側有小齒4~6枚;舌大,長橢圓形,兩側略遊離。體側一般有12條肋溝。四肢適中;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距1~2條肋溝;指、趾端扁平,指側緣膜明顯或弱,末端鈍圓,基部無蹼;指4個,指長順序為3、2(或2、3)、4、1;內、外掌突明顯或略顯;趾4個,趾長順序為3、2、4、1;蹠突明顯或不顯。雄鯢尾長略大於頭體長,雌鯢尾長則短於頭體長,尾鰭褶低厚,平直,末端鈍圓;雄、雌鯢肛部均微隆起。皮膚光滑;頭側有一淺凹陷,起自眼后,一端在顳部向後縱行,一端在口角上方向下彎曲與口角處的短膚溝相交;咽喉部皮膚薄,有縱膚褶,頸褶呈弧形;脊溝不顯;指、趾末端角質化極強,色黑;掌、蹠部無角質鞘。生活時,皮膚極光滑,白色分泌物甚多。生活時,背面一般為深灰色或橄欖灰色,無斑或有細麻斑;腹面淺灰色。
第二性徵:雄鯢肛裂前端為一條短橫縫,其前緣中央有一個淺色乳突,向後成一條縱溝;雌鯢尾短於雄鯢,肛裂為縱縫。
骨骼:上頜骨向後與翼骨前突不連接,頭骨前窄后寬,即左右頜骨間距遠小於方骨外側間距;犁骨齒2短列,相距遠呈“/\”形,位於犁齶骨中部;前頜骨與鼻骨前間有前頜囟;淚骨入外鼻孔,不入眼眶;鼻骨與上頜骨不連接;上舌軟骨遠端部分骨化;基舌軟骨略呈長方形,第一角鰓和第一對上鰓合併,均為軟骨質,前者基端不膨大、不呈角狀;第二對角鰓和第二對上鰓骨均骨化。
卵:卵粒乳黃色,直徑3.7毫米左右。卵粒成單行排列在卵膠袋內。根據4對卵膠袋的外側長為120~218毫米,中線長102~140毫米,直徑10~12毫米;每對卵膠袋內有胚胎16~25枚。胚胎已發育至外鰓早期,胚胎單行沿卵膠袋的縱軸排列;卵膠袋為圓管狀,中段較粗,向遊離端逐漸變細。卵袋分內外兩層,外層薄而緻密,無色透明,性較堅韌,表面有細縱紋,內層厚,為乳白色的膠狀物。
幼體:全長33~35毫米時,指、趾端角質化;有外鰓3對,鰓絲長而扁,唇褶明顯,背鰭褶始自體背後部;全長41毫米時,背鰭褶始自尾基部;全長49毫米左右時,背、腹鰭褶變得窄厚,外鰓絲變短,眼位頭側,眼瞼明顯;全長64毫米時,外鰓完全消失,鰓裂封閉,頭后的凹陷明顯,頸褶形成,尾鰭褶明顯窄厚。

棲息環境


西藏山溪鯢是一種適應於高原或高山寒冷山溪的有尾兩棲動物,分佈於海拔1500~4300米,但多在3000米以上的山溪內,在緯度偏北的地區一般海拔較低,如四川省南江地區在海拔為1600~1850米處,陝西省留壩在1500~1700米處也有分佈。該鯢一般生活在小型山溪內或泉水石灘及其下游的流溪內,水面寬度1~2米左右,有的可達4米以上,水深15~40厘米,溪內大小石塊甚多,水質清澈,pH5~8。

生活習性


白天西藏山溪鯢常隱蔽在溪邊石塊下面,有時也棲於朽木下或岸邊植物根部之下;夜間常在溪內活動,有時也上岸爬行,行動緩慢,易於捕捉,但由於身體光滑且黏液甚多,在捕捉時常常不易捉住而滑脫逃逸。幼體和變態后的幼鯢多在小溪上游,特別是盡源處較多。主要以鉤蝦為食(占胃重70%~90%),也捕食流溪中的石蛃科、沼甲科和石蠅科等昆蟲及其幼蟲等。

分佈範圍


西藏山溪鯢分佈於中國青海(循化、班瑪、化隆)、甘肅(文縣武都、天水、徽縣禮縣西和成縣、兩當、康縣武山和政、卓尼、渭源、臨夏)、陝西(留壩、寧陝、周至、隴縣)、四川(南平、平武、青川、茂縣、南江、瀘定、康定、雅江、九龍、木里、德格、甘孜、爐霍、道孚、紅原、阿壩、馬爾康、小金、理縣、汶川、茂縣、黑水)、西藏(江達)。

繁殖方式


5月至8月初為該鯢的繁殖季節,多在5~6月產卵,此期該鯢所在環境的氣溫16.3℃(9.8~24℃),水溫10.5℃(6.0~13.0℃),溪水溶氧量是8.4(7.0~10.2)毫克/毫升(宋鳴濤等,1983)。卵膠袋也多在盡源處或小溪岸邊石下較為常見;卵膠袋成對,基部相連並粘附在石塊的底面。1980年6月黃永昭等在四川九龍縣海拔3600米的流溪內發現有卵膠袋,袋內胚胎已發育到前肢芽剛出至指尚未分化,此期胚胎的眼後下方有短的平衡枝。據徐劍等(1992)報道,在甘肅太子山(臨夏與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處)觀察該鯢集中在4月產卵(氣溫5.8~9.7℃,水溫4~7℃,水的pH6.25~6.35),6月中旬以前全部孵出為幼體。此期氣溫、水溫漸升,正值溪水流量最小的時期,有利於卵袋“柄”的固定和卵的孵化;同時證明該鯢一年只產卵一次。
西藏山溪鯢的繁殖行為包括:求偶炫耀行為、抱對產卵行為和護卵行為。
● ● 求偶炫耀行為:雄體通過擺動尾巴等作20~30分鐘的炫耀行為,然後雌性個體主動靠近作炫耀行為的雄體或用吻輕輕接觸雄性個體的尾部,最後完成抱對過程。而在六月初觀察時發現另一種求偶過程:雄體主動上前接近雌體,有時雄體用吻輕輕接觸雌體的頭部,表現親昵行為,最後雌體接受雄體的“求愛”行為並與之抱對。
● ● 抱對產卵行為:西藏山溪鯢在產卵的同時進行抱對,抱對前雌體首先將產出部分卵袋黏附於溪流中的石塊等附著物上,與此同時,在旁邊作炫耀行為的雄體趁機與雌體進行抱對,並和雌體用各自的後肢一起往外拉卵袋。在拉一對卵袋的同時,雄體從瀉殖腔孔射出白色絮狀的精液於卵袋上,重複此動作直到卵袋完全產出。在雄性拉出卵袋並射精的過程中雌體不時張大嘴巴,偶爾發出“咕咕”的聲音,與此同時雄體身體極度彎曲,此過程持續2~3分鐘,然後逐漸恢復正常,抱對結束。此後雄體徘徊在雌體旁5~10分鐘左右,常常再次產生抱對行為。排出卵袋后的雌體身體彎曲成月牙形,2~3分鐘左右後逐漸恢復正常體形,並在產卵場緩慢開始遊動,而雄體30~45分鐘后逐漸離開產卵場。
● ● 護卵行為:當抱對和產卵行為結束后,雄體遊動在產卵場,一般並不馬上離開,常常有30~45分鐘的護卵行為。當其他雄體靠近時就搖晃頭部或抬起頭部與之進行對視,同時張嘴作撕咬狀,對其它靠近卵袋的雄體進行示威,並且圍著卵袋進行轉動,同時用頭部向對方發動衝撞攻擊,一直到對方遠離產卵場,該雄體才逐漸離開卵袋。

人工養殖


建造養殖池
養殖池為長方形,池長10米,池寬2米,池高0.60米;進水管距離池底60厘米,在進水管道口安裝過濾網,出水管平於池底或略低於池底,池底用沙土鋪墊,池底鋪放石塊若干。池壁用水泥抹面,盡量保持平整光滑,在池壁建造人工洞穴若干個。在池子中央設置餌料台,餌料台要求平整,餌料台可放石板若干塊,其面積約佔養殖池的1/3,側坡比為1:4。池頂用黑色遮陽網搭蓋蔭棚,以防小鯢吃食時受驚嚇。養殖池修好后,注滿水約50米深,待3~4天後排干水,在重新注滿新水,這樣經過反覆3~4次后,養殖池牆壁、洞壁上出現一層附著物時,就可放養鯢種。
投放鯢種
1平方米水面投放種鯢15尾,每口20平方米養殖池投放300尾,盡量做到每口養殖池內放養同一規格的鯢種。可避免以大欺小,相互殘殺,提高成活率。為防止鯢種體表的病源微生物帶入養鯢池內,將所放養的山溪鯢種苗用1%龍膽紫溶液浸泡消毒。方法是按藥水之比1:100配製好后,將鯢种放入藥液中浸洗15~20米in,再將鯢種撈出放入養殖池飼養。
投喂餌料
山溪鯢以動物性餌料為食,餌料中除含豐富蛋白質外,還應富含鋅、鐵、鈣、磷。餌料種類力求做到廣泛,並搭配好。為確保鯢種鮮活餌料的供給,可在旁邊建池,存養一定數量繁殖力強,易於飼養的魚類、軟體動物的餌料。
調節水質水溫
保證山溪鯢養殖池內有長流水,保持水質潔凈,pH值6.50~7.50;適宜水溫7℃~18℃,夏季搭蓋遮陽網避暑,冬天加蓋塑料膜提高溫度,促進山溪鯢生長發育。
病害防治
人工高密度養殖山溪鯢的發病率比野生種群發病率高出幾十倍,養殖山溪鯢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疫病防治,常見病有爛尾病和腐皮病,要注意防治。關鍵是保持水質潔凈。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ver3.1——易危(VU)。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同時也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於易危(VU)水生野生物種。列入甘肅省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種群狀態

由於人們的濫捕亂捉,其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有的地區已難見其蹤跡。因此,對該鯢應當加以保護。

瀕危原因

因乾旱而造成西藏山溪鯢的棲息地急劇縮減,這是西藏山溪鯢數量急劇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加之,人們興修水庫等活動,對這裡水資源的大量使用,造成溪流徑流量不穩定,使得其生存的棲息地破碎化和片段化,嚴重影響了其繁殖生存另外,旅遊、放牧以及農業生產上廣泛使用農藥、化肥等,使大片水域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導致西藏山溪鯢機體的損傷和分佈範圍的日漸狹窄,加上人類活動的加劇,造成西藏山溪鯢生活環境的破壞,對生物多樣性的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而西藏山溪鯢作為一種古老的有尾兩棲動物,難以適應急劇變化的生活環境,造成該地區西藏山溪鯢種群資源量的嚴重縮減。

保護措施

應儘早建立有關西藏山溪鯢的保護區或保護小區,以保護該地區西藏山溪鯢的物種資源。同時,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山溪鯢棲息地保護和繁殖季節對其種群的保護力度,普及保護珍稀動物的知識,提高全體公民保護西藏山溪鯢的意識。另外,建議國家將其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打擊非法亂捕的行為,從而對西藏山溪鯢的保護有法可依。針對西藏山溪鯢種群資源面臨枯竭的現狀。應當積極鼓勵當地有關部門和居民進行人工繁育的探索,一是滿足日益增長的藥材市場的需求,二是保護野生種群數量,以實現對積石山縣西藏山溪鯢種群資源的永續利用。

主要價值


在中國民間,將該種與山溪鯢同樣作為藥用,俗稱“羌活魚”或“杉木魚”。據《四川中藥志》(1962)記載,羌活魚性平、味辛、威、無毒;入肝、胃二經,有行氣止痛、滋補強身的功效。
據《藏葯志》(1991)記載,藏葯“龍藏(藏文譯音)系該種去內臟之干制全體,搗細備用;也可鮮用或煮湯服用。有續斷接骨、行氣止痛,滋補強身的功效;可治跌打損傷、骨折、肝胃氣痛、血虛脾弱及腎寒陽痿等症,尤其對胃病有較好的療效。在青海省將該鯢干制入葯,稱“接骨丹”,可治跌打損傷和接骨,對腰痛、骨痛和關節痛等有療效。此外,有人捕捉作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