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大黃山的結果 展開

大黃山

2014年王振濤執導紀錄片

《大黃山》是由中央電視台安徽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央視紀錄頻道、安徽台科教頻道共同承製,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合作拍攝,王振濤執導的紀錄片。

該片分為《人間仙境》、《生靈天堂》、《石破天驚》、《築夢徽州》、《山水畫卷》、《秘境之地》六集,全景展示了黃山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觀。

該片於2014年1月20日至1月25日在CCTV-1CCTV-9安徽衛視同步播出。

劇情簡介


大黃山
大黃山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餘。”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不僅以奇偉俏麗、靈秀多姿著稱於世,還是一座資源豐富、生態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環境價值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道士黃山隱,輕人復重財。太山將比甑,東海只容杯。”李白徐霞客、張大千、李四光等名人與黃山相遇相知,“護松人”為了守護迎客松,在雪夜不間斷地巡視查看;“放繩工”冒著生命危險腰纏繩索,清除游道以外的垃圾。從秀美風景到歷史文化傳說,文人墨客到當今普通黃山人,多角度、全景式展示了黃山和徽文化之美。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黃山的氣候變幻多端,山勢險峻,傳統拍攝手法能將奇松、怪石、雲海結合的影像作品很少。隨著中國電視向高清時代轉型,高清技術的應用拓展了電視創作的空間,高清攜帶型數字設備也為特殊環境的拍攝提供了可能,該片便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拍攝過程
《大黃山》幕後製作
《大黃山》幕後製作
攝製組面對黃山特殊的拍攝環境和要求,大量使用多種小型高清拍攝設備,如移動逐幀拍攝的5D3,全能運動拍攝的Go-pro3等,實現了移動逐幀拍攝技法、夜間拍攝、水下攝影等,實現了傳統攝像機難以達到的效果。技術剛剛成熟的六旋翼飛行器也投入到了該片的拍攝中,其獨特的運行軌跡、超常規的運動幅度,“秒殺”所有傳統的特種拍攝設備。一系列設備的創新使用,為呈現一座前所未見的黃山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經過反覆遴選攝影人選,最終組成了一支國際航拍團隊:來自奧地利的攝影師IrminKerck,來自加拿大的山地飛行員JoelAdamReavie,以及擔任過北京奧運會航拍的服務團隊。在航拍準備階段,團隊帶領攝影師和飛行員在黃山風景區及周邊實地勘測,設計飛行路線及確定航拍的鏡頭腳本。在拍攝標誌性的景觀“猴子觀海”時,“石猴”的拍攝條件不夠好,它的南端連接著山峰,盤旋飛行難度極大,但航拍師和飛行員還是冒著危險,以高超的技術緊貼著懸崖峭壁盤旋,前後拍攝了五次才完成了“猴子觀海”的全景鏡頭。
第二集《生靈天堂》的主角是黃山短尾猴,攝製組在拍攝之初就遭到猴群的圍攻。為了拍攝好黃山短尾猴這一珍稀動物,導演張成軍和攝影賈利瑋深入山林,想方設法近距離接觸猴群,卻被猴王驅趕以至摔傷。但他們沒有急於拍攝,而是又去了多次,每次都友好地奉以水果和猴子交朋友,當黃山短尾猴相信面對的人和設備沒有危險時,攝製組才正式開機。
為了拍攝暴雪中迎客松的場景,導演郭巍在春節前就帶領攝製組守候在黃山迎客松旁,終於在除夕凌晨三點盼到了雪花,但沒料到“雪下得像是倒垃圾一樣”。暴雪中的迎客松承受著難以預知的壓力,攝製組也經歷著從未應對過的考驗,攝像機拍兩個鏡頭就要回屋裡吹暖氣化冰,監視器被暴雪遮擋,連攝像機的尋像器也被凍住了工作人員只能憑著感覺“盲拍”。

職員表


職位名姓名
總策劃曹征海、胡占凡
出品人胡占凡
總監製羅明、禹成明
總導演王振濤
創作總監陳曉卿
策劃許繼偉、黃林沐、方碧雲
撰稿侯衛東、楊飆、祝鳳鳴
導演郭巍、張成軍、張一哲、高嵩、程丹
攝影從曉陽、賈利瑋、倪志強、金一丁
作曲舒楠
解說長嘯
航空攝影IrmikKerck(奧地利)
航攝統籌蘇永峰
遙控航攝李真、徐欣、李雷、鄧少波
導演助理張俊楠
攝影助理高應辰、楊雙季、詹熙、孫成功、項雲龍、葉杏龍、吳光義
音樂編輯王同、高寶喜、張金鑫、趙天一
音頻製作九方名座
視效導演劉華
剪輯萬燕、王文君、劉夢瑤、李佳寧、李文華
技術統籌許修環、童松、張淮
校色陸春山、宋媛、竇立剛、黃千、曹渭
動畫製作銳智盛揚
製片郭純誠、徐艾平、胡勇、葉軍、侯晏、李黎、崔燕、潘世輝、韓丹妮、韓永林、張科、李印丹、袁力、梁衛國
節目協拍張福全、吳廣民、潘揚
製片監理王豫新、袁穎
製片主任程亞星孫輝、方岩源
總製片人林宿建
製片人韓雯、丁紅、孫志遠
責任編輯付饒、赫蕾蕾、聶茸、陳妍妍
運營管理劉茜周俊、李艷峰
技術監製栗小斌、李躍山
節目監製周艷、史岩、陳曉卿、石世侖
監製林宿建
協助拍攝安徽省委外宣辦、黃山市委外宣辦、宣城市委外宣辦、蕪湖市新聞辦、安徽省氣象局黃山氣象管理處
承製公司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安徽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
出品公司中央電視台、安徽廣播電視台
 
參考資料來源

獲得榮譽


時間頒獎方獲獎名稱獲獎者提名/獲獎
2014年第13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電視紀錄片《大黃山》獲獎
2014年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紀錄片《大黃山》獲獎
2014年第4屆中國(青海)世界山地紀錄片節評委特別獎(自然類)《大黃山》獲獎
最佳導演獎(自然類)王振濤提名
2014年“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亞洲製作獎”(自然環境類)《大黃山》獲獎
2019年“壯麗七十年 熒屏慶華誕”--“視聽中國全球播映”活動主推片目《大黃山》入選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日期播出頻道欄目時間段播出地區
2014年1月20日-27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魅力紀錄》每天23:40中國大陸
2014年1月20日-25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特別呈現》每天20:00
2014年1月20日-25日安徽衛視(AHTV)頻道特別編排每天21.30
2014年2月1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3.00-19.00
2014年4月4日-9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特別呈現》每天20:00
2014年7月23日-28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特別呈現》每天20:00
2015年6月28日中天電視台2015台灣·安徽文化交流周中國台灣
2016年1月10日泰國電視3台、春天新聞台2016泰國·中國安徽電視周泰國
2017年哈巴爾電視台哈薩克

發行宣傳

2013年12月26日,中央電視台總編輯羅明,安徽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張蘇州,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等人出席該片在北京舉行的首映式。
2014年3月19日,該片被央視紀錄頻道在第5屆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重點推薦。4月8日,該片被央視紀錄頻道在第51屆戛納電視節推介會重點推薦。

作品評價


該片採用了國際紀錄片通行的故事化敘事技巧,講述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並且以設置懸念等戲劇化的技巧強化故事魅力。片中用現代影像編輯技術再現了滄海桑田的黃山造山地質運動,將科學講解可視化,讓現代紀錄片的受眾既痴迷於“敘事化”的心理圖式,又醉心於“奇觀”的視覺圖式。(《當代傳播》評)
該片擺脫了風光片的桎梏,第一次從自然、歷史、人文等方面全景展現黃山之美,進而揭示出中國山文化之美。既滿懷探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又出自靈魂與心靈棲息的需要。該片展現了兩條并行的秘境之路,一條通向神奇、瑰偉、純凈的大自然;另一條,匯合著一代代人的驚嘆與迷戀、珍視與敬畏,直抵人的內心。從一松一石的發育、塑形,到山嶽世界的奇異空間;從古老的勞動現場,到傳承歷史的每一個場景,與其說是對美和美麗生活的追尋展示,不如說它是快節奏社會生活中,人的自省和對中國人文精神的傳承。該片把對中國人品質與精神的塑造落到平凡小人物身上,從黃山石工到茶人,以小見大地折射出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光明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