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樹是多年生落葉藤本,屬木蘭科植物,它通身是寶,樹是上等的綠化樹種,而果實可作藥用,也可當水果食用和飲料、釀酒製造果汁保健方面等。五味子,俗稱山花椒、秤砣子、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功效在於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保肝護肝功能。
![五味子苗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1/md18fc8f0104f408bfb040551f1fdfd0b.jpg)
五味子苗木
五味子植株可供觀賞。幼 枝紅褐色,老枝灰褐色,稍有稜角。葉柄長2-4.5cm;葉互生,膜質;葉片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3-5cm,先端急尖或漸失,基部楔形,邊緣有腺狀細齒,上面光滑無毛,下面葉脈上幼時有短柔毛。花多為單性,
雌雄異株,稀同株,花單生或叢生葉腋,乳白色或粉紅色,花被6-7片;雄蕊通常5枚,花藥聚生於圓柱狀花托的頂端,葯室外側向開裂;雌蕊群橢圓形,離生心皮17-40,花后花托漸伸長為穗狀,長3-10cm。小
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種子1-2,
腎形,淡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五味子分佈東北、
華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
【臨床應用】
1.用於久嗽虛喘。
五味子能上斂肺氣,下滋腎陰,對肺腎兩虧所致的久咳虛喘,可收止咳平喘的效果,常配
黨參、
麥冬、
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2.用於津少口渴、體虛多汗等症。
五味子,顧名思義是一種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種藥性的果實,在一般只帶有一、兩種藥味的中藥材當中,實屬獨特。這種五味俱全、
五行相生的果實,能對人體五臟(心、肝、心、脾、肺、腎)發揮平衡作用。
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
維生素、類黃酮、
植物固醇及有強效復原作用的
木酚素(例如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它也是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的少數藥材之一,能益氣強肝、增進細胞排除廢物的效率、供應更多氧氣、營造和運用能量、提高記憶力及性持久力。古時候,俄羅斯獵人每次遠行狩獵之前必定服用五味子以強身補氣。明代醫學家
李時珍日:五味子
酸咸入肝補腎,辛苦入心
補肺,甘入中宮益脾胃。它具有益氣滋腎,斂肺止咳,止精止瀉,
益智安神滋補強身之功。不但降低
肝炎患者
血清谷丙專氨酶,提高人們的視力和聽覺而且在食品、飲料、釀酒製造果汁保健方面得到廣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