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鐶之
清朝的官吏
劉鐶之(1762—1821),清朝官吏。字佩循,號信芳,山東諸城(今山東高密)人。劉統勛之孫,劉墉之侄。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自檢討累遷至戶部尚書,兼領順天府府尹。嘉慶二十二年(1817),上自熱河還京師,鐶之入見。上以順天府奏事稀、捕教匪不時得詰,鐶之不能對,但言方旱災不敢急捕賊。上又問賑災當設粥廠幾所、需米若干,鐶之又不能對。上降旨責其玩愒,命以侍郎候補。復累遷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道光元年(1821)卒,謚“文恭”。
劉鐶之父劉堪早卒,自幼由伯父劉墉撫育成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追念劉統勛功績,欽賜劉鐶之為舉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劉鐶之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累升內閣學士。嘉慶九年(1804)提督江蘇學政,迎養祖母顏氏於江陰學署頤養天年。乾隆間,顏氏曾隨劉墉兩次就養於江蘇學政衙署,至嘉慶九年(1804),年已九十。這年七月,八十五歲的劉墉奉旨為庶母九十生辰祝壽,嘉慶帝御書“萱輝頤祉”賜之,被江南文士稱之為“稱觴盛事,從古未有”。劉統勛的得意門生趙翼贈詩云:“接武兩朝賢宰相,疏封一品太夫人”。當時公卿贈賀壽聯云:“帝祝期頤,舉朝祝期頤,合三代之門生,亦共祝期頤,八座恩榮昭海內。夫為宰相,哲嗣為宰相,備六官之文孫,又將為宰相,九旬福曜蔭江南”,一時傳誦大江南北。
劉鐶之嘉慶十年(1805)授戶部右侍郎,此後歷任順天學政、浙江鄉試正考官、江蘇學政,升兵部尚書,賜紫禁城騎馬。因緝捕林清黨羽,賞加太子少保銜。嘉慶十九年(1814)署理刑部尚書,因母七十生辰,賜御書“貞壽延祺”。補戶部尚書,署理吏部尚書,因連續數月奏摺不多遭到革職。后署兵部左侍郎,升左都御史,兼管順天府尹,復賜紫禁城騎馬。嘉慶二十五年(1820)任兵部尚書,復加太子少保銜,調吏部尚書,充經筵講官。
劉鐶之道光元年(1821)卒,帝加恩賞給陀羅經被,賞銀五百兩經理喪事,並恩蔭長子兵部員外郎劉喜海服闋后以郎中補用,次子劉華海賞給舉人,謚“文恭”。
清朝兵部尚書 | ||||||||||
愛仁 | 阿桂 | 柏葰 | 寶鋆 | 蔡新 | 蔡珽 | 曹毓瑛 | 岑毓英 | 陳大受 | 陳宏謀 | 陳大文 |
陳孚恩 | 陳德華 | 初彭齡 | 蔡士英 | 戴聯奎 | 戴衢亨 | 董恂 | 費淳 | 傅以漸 | 范承勛 | 剛毅 |
甘汝來 | 龔鼎孳 | 和珅 | 何汝霖 | 洪承疇 | 景廉 | 金之俊 | 金士松 | 嵇曾筠 | 嵇璜 | 紀曉嵐 |
劉武元 | 李元亮 | 梁清標 | 梁詩正 | 麟魁 | 劉權之 | 劉鐶之 | 劉余祐 | 李之芳 | 李天馥 | 李際期 |
李鴻藻 | 隆文 | 盧蔭溥 | 呂海寰 | 劉綸 | 毛昶熙 | 孟明輔 | 明瑞 | 彭元瑞 | 彭啟豐 | 彭維新 |
彭蘊章 | 慶桂 | 清銳 | 祁雋藻 | 任蘭枝 | 榮祿 | 茹棻 | 沈兆霖 | 沈初 | 沈桂芬 | 史貽直 |
宋德宜 | 孫毓汶 | 孫士毅 | 孫廷銓 | 屠粹忠 | 涂天相 | 汪承霈 | 王宗誠 | 王弘祚 | 王永吉 | 王熙 |
王掞 | 萬青藜 | 魏元烺 | 魏廷珍 | 翁心存 | 文慶 | 吳璥 | 蕭永藻 | 徐用儀 | 徐會灃 | 徐郙 |
許乃普 | 許庚身 | 英桂 | 姚啟聖 | 裕德 | 楊超曾 | 楊名時 | 張之萬 | 張玉書 | 張若渟 | 章煦 |
鄭敦謹 | 周祖培 | 卓秉恬 | 朱之弼 | 朱士彥 | 朱圭 | 朱鳳標 | 鄒炳泰 | 傅恆 | 福隆安 | 馬齊 |
高起 |
道光皇帝稱讚他:“人頗明白,遇事亦尚敢言。”
光緒《山東通志》亦讚譽他:“廉靜自飭,門可羅雀,無赫赫之名”,“蓋古之所謂良顯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