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飽和度

血液中血氧的濃度

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02)又稱血紅蛋白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SaO2)是血液中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HbO2)的容量佔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Hb,hemoglobin)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它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而功能性氧飽和度為HbO2濃度與HbO2+Hb濃度之比,有別於氧合血紅蛋白所佔百分數。因此,監測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可以對肺的氧合和血紅蛋白攜氧能力進行估計。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98% ,靜脈血為75%。

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是生物氧化過程,而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氧,是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血液,與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Hb),結合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再輸送到人體各部分組織細胞中去。血液攜帶輸送氧氣的能力即用血氧飽和度來衡量。

測量方法


● 許多臨床疾病會造成氧供給的缺乏,這將直接影響細胞的正常新陳代謝,嚴重的還會威脅人的生命,所以動脈血氧濃度的實時監測在臨床救護中非常重要。
血氧飽和度
血氧飽和度
● 傳統的血氧飽和度測量方法是先進行人體采血,再利用血氣分析儀進行電化學分析,測出血氧分壓PO2計算出血氧飽和度。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且不能進行連續的監測。
● 採用指套式光電感測器,測量時,只需將感測器套在人手指上,利用手指作為盛裝血紅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長660 nm的紅光和940 nm的近紅外光作為射入光源,測定通過組織床的光傳導強度,來計算血紅蛋白濃度及血氧飽和度,儀器即可顯示人體血氧飽和度,為臨床提供了一種連續無損傷血氧測量儀器 。

臨床意義


● 脈搏血氧飽和度儀在麻醉、手術,以及麻醉后監測治療室和ICU大量臨床應用資料表明,它可及時評價血氧飽和度和(或)亞飽和度狀態,了解機體氧合功能,儘早發現低氧血症,足以提高麻醉和重危患者的安全性;儘早探知SpO2下降,可有效預防或減少圍手術期和急症期的意外死亡。
● 脈搏血氧飽和度作為一種無創、反應快速、可靠的連續監測指標。在其他領域中,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也能發揮重要作用,評估橈動脈尺動脈,或足背動脈與頸后動脈的側支循環血流,可減少手或足血循環障礙併發症,也可評價斷肢再植的血供狀況。在康復病房中應用脈搏血氧飽和度儀可觀察患者運動后的氧合狀態。脈搏血氧飽和度也可用於急診室監測患者呼吸暫停發紺和缺氧的嚴重程度,可決定進一步的搶救措施。

參考數值


● 一般人SaO2正常應不低於94%,在94%以下為供氧不足。有學者將SaO2<90%定為低氧血症的標準,並認為當SaO2高於70%時準確性可達±2%,SaO2低於70%時則可有誤差。臨床 上我們曾對數例病人的SaO2數值,與動脈血氧飽和度數值進行對照,認為SaO2讀數可反 映病人的呼吸功能,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動脈血氧的變化。胸外科術后病人除個別病例臨床 癥狀與數值不符需作血氣分析外,常規應用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可為臨床觀察病情變化提 供有意義的指標,避免了病人反覆采血,也減少護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廣。 臨床一般大於90%就可以了,當然要對不同的科室。

缺氧危害


缺氧是機體氧供與氧耗之間出現的不平衡,即組織細胞代謝處於乏氧狀態。機體是否缺氧取決於各組織接受的氧運輸量和氧儲備能否滿足有氧代謝的需要。缺氧的危害與缺氧程度、發生速度及持續時間有關。嚴重低氧血症是麻醉死亡的常見原因,約佔心臟驟停或嚴重腦細胞損害死亡的1/3到2/3。
臨床上凡是PaO2<80mmHg即為低氧,基本上等同於重度低氧血症。
缺氧對機體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對CNS,肝、腎功能的影響。低氧時首先出現的是代償性心率加速,心搏及心排血量增加,循環系統以高動力狀態代償氧含量的不足。同時產生血流再分配,腦及冠狀血管選擇性擴張以保障足夠的血供。但在嚴重的低氧狀況時,由於心內膜下乳酸堆積,ATP合成降低,產生心肌抑制,導致心動過緩,期前收縮,血壓下降與心排血量降低,以及出現室顫等心率失常乃至停搏。
另外,缺氧和患者本身的疾病可能對患者的內環境穩態產生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