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報德記》全稱《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唐大曆7年刻在八面石幢上。唐武宗時滅佛,毀其五面。唐大中三年由郡守催倬根據拓本將其補全,明嘉靖時加蓋碑亭,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試圖盜取此碑,在當地軍民的努力下將其保住。

簡介


唐會昌年間,武宗李炎下詔清除佛寺,石碑隨開元寺而毀。當時,地方官吏因石幢巨大,不便搬動,便將碑文鏨鑿數處,就地埋於土中。唐大中五年(851年),宋州刺史崔倬找到殘碑,在前刺史唐氏之家得其模石本,將缺字補齊,重新立起。模石本是摹刻上石的底本還是原石拓本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原石被鏨鑿數處(而不是鏨成數段),就地埋於土中,存三面而崔倬補刻五面卻是事實。通過石幢八面尺寸可以得到驗證,八面中最寬面51厘米,最窄面46厘米,石幢建立之初八面尺寸應該一致的,崔倬補刻時把有鏨鑿的幾面磨平一些以便補刻字是合乎情理的。另徐珂清稗類鈔》葉鞠裳論碑之補刻:魯公《八關齋記》,《中州金石記》以為重刻,世無異議。然考記后大中五年宋州刺史崔倬《書顏魯公石幢事》,有雲『三面僅存,委埋於土』。又雲『惜其煙沒,遂命攻治。雖真瞻懸越,貂狗相續,且復瞻仰魯公遺文,昭示於后。』觀其詞意,是原刻尚存三面,倬所補刻者五面耳。《寶刻類編》先題顏真卿撰並書,后題大中五年崔倬補書,良得其實。蓋舊碑再立,重刻者多,補刻者少。余所見唐碑,經後人補刻者,惟此四石而已。
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報德記
1966年內衣廠職工和五七中學(縣二高)學生組成的“造反派”將其砸斷推到,石幢被毀前距“鎖龍井”西北角2米左右,石幢上有八角亭,亭南有一門,其餘七面鑲嵌著歷代文人雅士題跋及書法碑刻作品,后被燒石灰了。據參與者的回憶,一部分人用工具砍砸石幢上文字,一部分人用大麻繩拴住石幢上半部欲將其拉倒,因石幢歷經千年本身就有裂紋,在其外力的作用下出現斷裂倒塌,致使第一、二、三、四、八5面斷成兩截;第五面后兩行、第六面整面、第七面前三行整體脫落,至今下落不明。1972年再次發現時在古宋河南岸河坡中,由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張華亭帶人拉回藝術館,1984年商丘博物館成立后歸博物館,2003年博物館搬遷時歸還睢陽區文物局,現存八關齋景區內。
商丘博物館在成立之後即商討“八關齋石幢”修復和重刻事宜。因原石幢被毀嚴重,1988年文物工作隊隊長閆根齊從新鄉博物館借來明拓剪裱本《八關齋會報德記》,由張華亭老師雙鉤一套備用。后因技術、資金和選址等問題一直未能如願。1992年商丘縣人民政府政府決定在原址重刻,由程德卿在張華亭處借得此雙鉤手稿為底本,1993年刻成並立於八關齋景區內。1994年歸還雙鉤手稿,幾年後發現遺失過半。後來張華亭老師將其殘稿送與痴迷“八關齋”研究的毛曉寶先生收藏和研究,現藏商丘聽雨軒。1997年建成碑亭,1997、1999年兩次對院內進行綠化。
1993年商丘政府在原址重刻石幢 碑文內容史書有載,唐朝節度使史思明有位部將叫田神功,“安史之亂”發生時,隨叛將南德信、劉從諫圍攻商丘。田神功卻殺了南德信,趕走劉從諫,率將士歸順朝廷,解除睢陽(商丘)之圍。田神功歸順后被封為鴻臚卿,后遷任徐州刺史,淄青節度使。寶應元年,叛軍又攻,田神功再解睢陽之圍。後來,田神功屢受朝中嘉獎,“安史之亂”平息第二年,田神功官拜汴宋節度使,后升為太子太師 信都郡王。

人文歷史


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報德記
唐大曆七年四月,田神功得熱疾,一個多月才好。睢陽人便向官府建議,舉行八關齋會為田神功祈福,以報其解救睢陽危難的恩德。宋州刺史徐向同意,出俸錢30萬,於農歷五月初八,在開元寺內設八關齋會,邀請1000名僧人前往誦經念佛。隨後,州縣官吏長史等文官設1500人為一會;鎮遏、團練、官健、副使等武官設500人為一會;地方士紳設5000人為一會。一時間,佛飯香供擺滿郊野,經聲佛事晝夜不息,善男信女八方雲集。為記載這次活動,州郡長官又從千里之外請來了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由他撰文並親筆書寫,顏真卿千里之外應邀而來,滿懷激情,臨文感憤,縱筆浩蕩,其文不僅書法價值極高有是極為珍貴的史料。后刻成八棱石幢,高2.7米,共8面,每面寬約51厘米,全文983字。此碑字大如拳,是顏真卿六十四歲時書,筆法老辣卻不失生澀之氣。較麻姑親禮更多自在,比多寶塔更多凝練。在顏碑當中比較特別,沒有多少顏書後期的規律化特點。筆法似散實凝,消散蒼茫中多精到森嚴。風骨與瘞鶴銘相似。

其他信息


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報德記
因為碑刻屢遭劫難所以其拓片流傳較少,清代拓帖已很珍貴,早期的 更是少見。其中以上海博物院、新鄉博物館和商丘聽雨軒收藏的舊拓本最為著名。現在能見到的拓本多是重刻后的拓本,與原跡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