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紅箋小字

北宋晏殊創作的詞

《清徠平樂·紅箋小字》由北宋詞人晏殊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寫主人公以書信細訴衷腸,而無處可寄;下片敘倚樓遠望,只見青山綠波,不見所思之人。此詞用語雅緻,語意懇摯,抒情婉曲細膩。詞中運用了一些傳統文化意象和相關典故,深情含蓄,音韻悠長。

作品原文


清平樂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清平樂:宋詞常用詞牌。此調正體雙調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三平韻。
徠2.紅箋(jiān):印有紅線格的絹紙。多指情書。
3.平生意:平生相慕相愛之意。
4.鴻雁在雲魚在水:在古代傳說中,鴻雁和鯉魚都能傳遞書信。
5.惆悵:失意,傷感。
6.人面不知何處:化用唐崔護《題都城南庄》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白話譯文

精美的紅格信箋寫滿密密小字,說的都是我平生對你的愛慕之情。鴻雁飛翔雲端且魚兒遊戲水裡,這番滿腹惆悵的情意難以傳寄。
在斜陽里我獨自一人倚著西樓,遙遠的群山恰好正對窗上簾鉤。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處去了,唯有碧波綠水依舊向東方流去。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作者由於知音離別後音信難得,由此產生離別之思,因此創作了此詞。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此為懷人之作。詞中寓情於景,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綠水長流,而自己愛戀著的人卻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游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詞里的主人公用紅箋,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三、四兩句抒發信寫成后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作者以“鴻雁在雲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運典出新,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增加了許多風致。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斜陽”句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紅日偏西,斜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遙山恰對簾鉤”句,從象徵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結句化用自唐代崔護《題都城南庄》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同時又賦予它新意。佳人已經不知身在何處,而那曾經照映過佳人倩影的綠水,卻依舊緩緩地向東流去。那無限的相思,也隨著綠水一起悠悠東流。由紅箋、斜陽、遠山、簾鉤,再到綠水,這一系列看似相對靜止的景物中,構成了一幅表面上平靜、舒緩,深層里蘊含著感情浪濤的圖卷。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閑雅從容,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名家點評

清·陳廷焯:低回婉曲。(《詞則·閑情集》)
清·俞陛雲:言情深密處,全在“紅箋小字”。既魚沉雁杏,欲寄無由,剩有流水斜陽,供人愁望耳。以景中之情作結束,詞格甚高。(《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仁宗時,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當時名臣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和詞人張先等,均出其門。卒謚元獻,世稱晏元獻。詩屬“西昆體”,詞風承襲五代馮延巳,閑雅而有情思,語言婉麗,音韻諧和。其《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以屬對工巧流利著稱。有《珠玉詞》,詞存一百三十六首。
晏殊塑像
晏殊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