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間房鎮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下轄鎮

九間房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位於藍田縣東部偏北,灞河兩岸。地處藍田縣東部偏北,秦嶺北麓,灞河兩岸。東與灞源鎮、商洛市洛南縣洛源鎮接壤,南與藍橋鎮毗鄰,西與普化鎮相接,北同玉山鎮相連,總面積118.14平方千米。轄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九間房村,距縣城23千米;張家坪村距縣城27千米。西安-南京鐵路、101省道、312國道、藍(關鎮)灞(源)公路過境。建有“藍田猿人遺址博物館”,是舊石器時期人類遺址發掘地。1996年,面積70.5平方千米,人口18968人(2018年)。

截至2020年6月,九間房鎮下轄13個行政村。2018年,九間房鎮總人口18968人。2011年,九間房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清代此地住戶曾有九間房,得九間房地名,鎮政府因駐九間村而得鎮名。

建置沿革

1949年後,屬玉山區所轄。
1962年後,成立九間房公社。
1966年,更名為新文化公社。
1976年,恢復原名。
1980年,改名為九間房鄉。
1982年,由大寨村搬至現址九間房。
2002年,將張家坪鄉併入九間房鄉。
2011年,九間房鎮撤鄉設九間房鎮。

地理環境


概況

九間房鎮位於藍田縣東部偏北,灞河兩岸。轄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九間房村,距縣城23千米;張家坪村距縣城27千米。西安-南京鐵路、101省道、藍(關鎮)灞(源)公路過境。建有“藍田猿人遺址博物館”,是舊石器時期人類遺址發掘地。

地理介紹

九間房鎮主導產業蔬菜、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分別達到6000畝,蔬菜主要以菠菜、芹菜、蒜苗、西紅柿、黃瓜、白菜、蘿蔔、西葫蘆等為主。2005年,建設九間房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2008年,基地內投資160萬元,蔬菜批發市場已建成並投入運營,基地2.4公里中心路已硬化,兩村8條生產路已整修,打井48眼,建設蔬菜大棚10棟,苗木花卉主要以國槐、垂柳、金絲柳、側柏白皮松、女貞、紅葉小櫱速生楊等為主。
1998年以來,充分利用秦嶺腹地無公害、無污染的自然環境優勢,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為主導產業,引進種植紫豆(梅豆)5862畝,佔全鄉耕地面積的41%,現已發展到20個村,3987戶,佔全鄉總戶數的72%。人均純收入由1998年的865元增加到2005年的2168元,其中主導產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6。24%,山區12個村的無公害蔬菜種植收入佔總人均收入的86.2%。
無公害蔬菜產業的發展,為山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位置境域

九間房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東部偏北,秦嶺北麓,灞河兩岸。東與灞源鎮、商洛市洛南縣洛源鎮接壤,南與藍橋鎮毗鄰,西與普化鎮相接,北同玉山鎮相連。東西最大距離17.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5千米,總面積118.14平方千米。距縣城23千米。

地形地貌

九間房鎮地處秦嶺北麓,境內地形複雜,山、川、溝、嶺兼有。

氣候

九間房鎮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48.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20.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

水分

九間房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灞河,境內流長9千米;另有流峪河、道溝峪河等,境內總流長11千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九間房鎮境內有野豬、山羊、刺蝟、松鼠、錦雞等野生動物。

礦產資源

九間房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石,探明儲量40萬噸,可采量22萬噸。
九間房鎮
九間房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九間房鄉轄九間房、穆家堰、田家、了子河、馮家灣、街子、山胡、柿園子、桐花溝、公王、朝峰、小寨、漫道、峪口、上寨、葫蘆岔、大寨17個行政村。
1996年,張家坪鄉轄張家坪、韓家坪、魏家溝、何家川、油房坪、李家坪、銅鵝、流峪寺8個行政村。
2002年,九間房鄉轄九間房、小寨、街子、漫道、馮家灣、了子河、葫蘆岔、柿園子、峪口、山胡、田家、朝峰、桐花溝、公王、下大寨、上寨、穆家堰、張家坪、韓家坪、魏家溝、何家川、油房坪、李家坪、銅鵝、流峪寺25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轄幾間房、葫蘆岔、了子河、馮家灣、上察、大寨、街子、小寨、穆家堰、山胡、柿園子、峪口、田家、公王、桐花溝、朝峰、銅鵝、李家坪、魏家溝、油坊坪、流峪寺、何家川、張家坪、韓家坪、漫道25個行政村;下設101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九間房鎮下轄1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九間房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22111200121九間房村
610122111202122街子村
610122111203220漫道村
610122111204220馮家灣村
610122111207220柿園子村
610122111208220峪口村
610122111212220桐花溝村
610122111213122公王村
610122111214220大寨村
610122111216220穆家堰村
610122111217220張家坪村
610122111218220韓家坪村
610122111220220何家川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總人口1.8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41人,城鎮化率10%。另有流動人口980人。總人口中,男性10088人,佔54.5%;女性8412人,佔45.5%;14歲以下3219人,佔17.4%;15—64歲12469人,佔67.4%;65歲以上2812人,佔15.2%。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九間房鎮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5.0%,人口自然增長率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6.7人。截至2018年,九間房鎮戶籍人口18968人。

政治


主要職責

(一)轉變政府職能,鎮政府要加強統籌規劃、政策指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監督檢查職能,減少對社會經濟事務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預,把基層政權工作逐步轉到行政管理和發展公益事業上來,強化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功能。要進一步規範鎮政府和村級組織的工作職能和事權範圍,注重發揮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作用。
(二)加強對垂直管理經濟監督和執法機構的協調和監督,黨組織關係實行屬地管理
(三)合理界定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的職責任務,實行政事分開。事業單位原則上不得承擔鄉鎮的行政管理職能,將現在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收歸政府機關,克服事業單位社會功能上的行政化現象。同時把黨政機關承擔的技術性、服務性工作交給事業單位,使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按照各自的社會功能、管理規範、行為準則科學有效地運行。

內設機構

九間房鎮為二類鎮,設鎮黨委、政府、人大、人武部、團委、婦聯等機構,不設政協機構。
黨政機構綜合設置設:黨政辦公室和經濟發展辦公室,另設民政助理員、司法助理員和教育助理員、科技文衛助理員、土地管理與村鎮建設助理員、計劃生育助理員。另設共青團幹事、婦聯幹事等崗位。
黨政辦公室設主任、黨政文書、機關事務助理員、組織人事幹事、紀檢幹事、宣傳幹事、機關事務助理員等崗位;經濟發展辦公室設主任、計劃統計助理員、財政助理員、經貿助理員、農業助理員等崗位。各綜合辦事機構主任實行兼職,各助理員崗位根據編製可以歸併。

經濟


綜述

財稅收支
2011年,九間房鎮財政總收入110萬元,比上年增長8.1%。
人民生活
2011年,九間房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1996年,九間房被縣政府列為藍田縣貧困重點鄉之一,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鎮黨委、鎮政府從實際出發,為改變山區單一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1998年10月,縣農牧局多種經營辦組織技術人員在九間房鎮油坊坪和韓家坪20戶(高山村)試種秋紫豆50畝,當年獲得可喜的收成,並在西安市場取得立足之地。
為了將秋紫豆為主導產業的“一村一品”項目做大做強,鎮政府、縣農業局先後投資60多萬元扶持群眾從事秋紫豆生產,先後邀請馮勝坤、史革朝在鎮農技站舉辦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培訓班3期,參訓人員420人(次),由縣園藝站2名技術人員駐村抓指導。第一年發展的50畝秋紫豆平均畝產達到2100公斤,年均收入達到3200多元,農民得到了實惠,從而為大面積推廣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引進項目取得成功以後,鎮政府把發展與管理作為“一村一品”項目建設的重要一環,及時組織召開技術指導現場會,成立了無公害蔬菜協會。2000年被市農業局確定為西安市第一家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逐步形成了在協會的管理組織協調下,有專業銷售網路,價格穩定,供不應求的農業支柱產業。
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在縣農業局的指導下,2001年以來實施了秋紫豆物脫毒洋芋間作套種的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由傳統的單一種植變為雙料套種,改變了山區氣溫低只收一料秋的傳統,提高了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一村一品”建設中,將繼續堅持科學可持續發展觀,把“一村一品”建設作為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結合實際完善措施,開拓創新,搞好服務,全面完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農業經濟發展任務,促進鄉域經濟。

第一產業

2011年,九間房鎮農業耕地面積1.7萬畝,人均0.92畝,林地面積12.7萬畝。2011年,九間房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億元,比上年增長2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5.0%。
種植業
九間房鎮糧食作物以小麥、五米為主。2011年,九間房鎮糧食生產15800噸,人均854千克。其中小麥11800噸,玉米4000噸。
林業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累計造林3萬畝,其中經濟林5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萬株,林木覆蓋率42%。
2011年,九間房鎮水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3200噸,主要品種有核桃、柿子等。
畜牧業
九間房鎮畜牧業以飼養牛、奶山羊為主:2011年,九間房鎮牛飼養量200頭,年末存欄200頭;奶山羊飼養量0.6萬隻,年末存欄0.3萬隻。
2011年,九間房鎮生產肉類20噸,其中羊肉10噸;羊奶320噸;畜牧業總產值0.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7%。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有大型農業機械54台。

第二產業

2018年,九間房鎮有工業企業2個。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商業網點5個,職工85人。2011年,九間房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比上年增長9.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8.5%。
2018年,九間房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有郵政儲蓄銀行1家金融機構。
九間房鎮
九間房鎮

文化


地名由來

因清代此地住戶曾有九間房,得九間房地名,鎮政府因駐九間村而得鎮名。

交通


九間房鎮境內101省道、藍(關鎮)灞(源)公路通過。2011年,九間房鎮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25千米。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道路總長度1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54米。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52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9所,在校生1080人,專任教師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3人,專任教師2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文化藝術團體2個,成員15人;文化專業戶7個,文化中心1個,文化從業人員21人。1958年開通有線廣播,以後逐步發展為無線廣播、電視。2011年,九間房鎮廣播電視用戶521戶,電視覆蓋率7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個,其中村級醫療衛生室22個,村級醫療站1個;其中公辦衛生機構床位10張,固定資產總值1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人。2011年,九間房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385人,參合率94%。

社會保障

2011年,九間房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戶,人數62人,支出60萬元,月人均80元;城市醫療救助50人次,支出2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241戶,人數632人,支出54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9人,支出5萬元。2011年,九間房鎮自然災害受災人33人,倒塌房屋12間,直接經濟損失32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千米,生產能力2200噸/口,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擁有10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1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2%,供電可靠率99.7%。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九間房鎮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1千米,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92.0%。固定電話用戶875戶,行動電話用戶153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5萬元。

旅遊


藍田猿人遺址
九間房鎮
九間房鎮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千米處的九間房鎮公王嶺和縣西北10千米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1963年9月,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1964年5月又在公王嶺紅土底部的鈣質結核土中,發現了一個不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兩地相距約30千米,經測定公王嶺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距今約110萬年至115萬年,屬第四紀更新世早期。
1982年2月23日,藍田猿人遺址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獲得榮譽


2021年2月25日,西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派駐藍田縣九間房鎮扶貧工作隊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