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莖突的結果 展開

莖突

顳骨莖突

莖突(styloid process),解剖學用語,常用來指細長、尖銳的突起。例如顳骨莖突,橈骨莖突,尺骨莖突,第三掌指莖突。

一般所說的莖突指顳骨莖突。顳骨莖突是指顳骨下面向前下方突出的細而長的骨性突起,莖突起源於顳骨下面莖乳孔的前方,呈細圓柱狀,遠端伸向內前下方,位於頸內動脈與頸外動脈之間;或其遠端伸向外下,靠近下頜骨的內側;偶爾可向後而達頸椎前方。

定義


顳骨莖突(styloidprocessof temporal bone),顳骨下面向前下方突出的細而長的骨性突起,幾毫米至2.5cm不等。
莖突起於顳骨鼓部的下面,伸向前下方,呈細長形,長短不一,平均約25mm,其遠端附著有莖突咽肌、莖突舌肌、莖突舌骨肌、莖突舌骨韌帶和莖突下頜韌帶。
莖突
莖突
橈骨莖突
橈骨莖突位於“解剖學鼻煙壺”的三角形凹陷近側界,在橈骨下端前面平坦處有旋前方肌附著於其上,背面則為隆凸,尤以橈骨背側結節最為突出,形成三條縱溝通向肌腱,溝間縱嵴有腕背側韌帶附著。其外側末端較為突出,為橈骨莖突,該莖突比尺骨莖突長1. 5cm。
尺骨莖突
尺骨的下端稱為尺骨頭,尺骨頭后內側向下的突起稱為尺骨莖突。其尖端有腕關節尺側副韌帶附著,內側有關節盤附著,發生於此部位的骨折為尺骨莖突骨折。

疾病


莖突綜合征,又稱莖突過長、Eagle綜合征、莖突神經痛。以往認為是一罕見病。莖突綜合征是因莖突過長或其方位、形態異常刺激鄰近血 管神經而引起的咽部異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頭頸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癥狀的總稱。常見於成年人。起病緩慢,病史長短不一,常有扁桃體區、舌根區疼痛,常為單側,多不劇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頸部,吞咽時加 重。咽異物感或梗阻感較為常見,多為一側,吞咽時更為明顯,有時在講話、轉頭或夜間加重。也可引起咳嗽、當頸動脈受到壓迫或磨擦時,疼痛可從一側下頜角向上放射到頭頸部或面部。有時可有耳鳴、流涎、失眠等神經衰弱的表現。
橈骨莖突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損傷,臨床較為多見。多數為腕部骨折脫位的併發症,單發者也較多。橈骨莖突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損傷,跌倒時腕過度橈偏位掌心著地,由於舟骨的衝擊,致使橈骨莖突骨折。骨折片較大者,骨折線累及關節面,骨折塊移向橈側。若為腕部扭傷,可致撕脫性骨折,骨折片較小且易移位。直接暴力損傷較少見。
尺骨莖突骨折
較少見,腕關節強力尺偏和橈側副韌帶強力牽拉,造成橈骨莖突撕脫骨折。往往合併有橈骨遠端骨折,常伴有三角軟骨損傷,後期易殘留腕痛及腕部無力等後遺症,應注意。臨床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明顯並可觸到骨摩擦音。皮下瘀血,重者腕關節內積血,腕關節活動受限。

局部結構關係


莖突根部被鼓板部分包裹,自上而下有三塊肌肉和兩條韌帶附著。·
(1)莖突舌骨肌(受面神經支配)起於上端後方,止於舌骨大角基部,收縮時牽拉舌骨向後上方;莖突咽肌(受舌咽神經支配),起於莖突根部內側,止於咽壁,功能為提咽。
(2)莖突咽肌(受舌咽神經支配)起於莖突根部內側,止於咽壁,功能為提咽。
(3)莖突舌肌(受舌下神經支配)起於莖突下端前方,止於舌,牽拉舌向後上方。
莖突根部後方有面神經及莖乳動脈,莖突內側自後向前是頸內靜脈、副神經、舌下神經、迷走神經、舌咽神經、頸內動脈以及交感神經。在莖突咽肌下方,舌咽神經與莖突直接相鄰,莖突尖內側是咽上縮肌,莖突尖外側正好是頸外動脈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的分支處。
莖突舌骨韌帶從莖突尖延至舌骨小角,寬3~ 4mm,厚1mm,舌咽神經正好在其內側。若莖突舌骨韌帶骨化時,該韌帶可增厚達lcm或以上。
莖突下頜韌帶是腮腺筋膜的增厚,從鼓板的鞘突至下頜角,該韌帶很少發生異常。從莖突的上述局部解剖學關係可以看出,莖突周圍有很多十分重要的腦神經與之相毗鄰,這些神經很多直接分佈到咽喉部,故當莖突及其韌帶發生故障時,會產生咽喉部的各種病變或不適感。

檢查


使用MPR進行冠狀位、矢狀位重建,顯示雙側莖突的形態、走行、鈣化/骨化程度,了解莖突骨質情況,分別測量雙側莖突的長度、內斜角及前斜角,觀察及測量莖突與周圍重要結構如頸內動脈、頸內靜脈、莖乳孔、頸靜脈孔、乳突間的最短距離。
對於莖突彎曲明顯者,可採用CPR顯示雙側莖突,測量雙側莖突的長度。
採用薄層MIP及VR直觀、整體顯示莖突的立體結構,分別顯示雙側莖突的形態、走行,直觀顯示雙側莖突與周圍重要結構之間的解剖關係。
莖突的檢查方法主要有常規DR和CT三維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