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塔獅舞
山西省襄汾縣的傳統舞蹈
天塔獅舞又稱獅子上板凳,是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的傳統舞蹈。相傳始於隋唐,歷經宋元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以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點而被譽為華夏一絕。
天塔獅舞
1、表演人員列隊步入場地,助手在幾分鐘內快速、準確、穩固地搭起29條板凳,豎起9米高的塔台;
2、在“緊急風”鼓樂聲中,身著黃色英雄服,腰扎彩帶,頭裹黃巾的領獅人(亦稱馴獅師),引領兩頭大獅子和四隻小獅子上場亮相,直立、翻滾,表演搶奪繡球技巧;
3、領獅人揮動單人繩鞭,鞭馴獅子,群獅圍塔躍躍欲上。領獅人在塔中用七秒鐘的時間快速旋轉上至塔頂;
4、領獅人在塔頂表演“金雞獨立”、“三角倒立”、“辮腿”等高難動作,並頭頂在8寸寬的板凳中心,雙足朝天,一手執毛筆,一手捧紙板書寫,表演“空中倒福”絕活;
5、領獅人逗引眾獅上塔表演,兩頭大獅,一前一後,順著天塔的底部左竄右跳,鑽空而上,一層層向極頂登去,當兩頭大雄獅登上天塔,整個表演進入高潮。兩頭雄獅在9米高的一條長1·3米、寬25公分的板凳上,左右騰空,進行著各種高難動作表演。在“打一錘”、“打二錘”、“勾鎚子”、“三通鼓”等樂曲聲的變換中,兩頭雄獅頭對頭,相互“接吻”、“搔癢”,接著直立,兩頭向外,上下左右跳躍,昂首望去,似“九天攬月”、“瑤池摘星”。這裡高潮剛剛落下,那裡另一高潮又起,四隻小獅子,從天塔底部的四角飛速攀登,當登到接近頂端時,兩頭大獅俯身搖頭晃腦,急切地向兩隻小獅探去,“親吻”、“舐舔”、“抓搔”,四隻小獅登上頂端時,表演“蓮子開花”、“倒掛金鐘”、“鳳凰單展翅”、“珍珠倒捲簾”等絕活。兩頭大獅在塔頂翻騰跳躍,直立座頂,表演驚險的“水中撈月”、“蜻蜓點水”等絕技。
表演結束時,兩頭雄獅在塔頂左右各轉90度,面向正前方,神速地把口中含的兩條寫著“陶寺人民祝賀……圓滿成功!…‘陶寺人民向……致敬!向……父老鄉親問好!”的條幅吐出,從頂端垂落下來,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此刻,大小獅子在“緊急風”的樂聲中迅速下到地上,亮相收場,向觀眾鞠躬謝幕。
1、具有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徵。
驚:塔台高高聳立,動作大起大落,令人驚嘆。
險:表演過程內含科學的力學原理,雖沒有安全保護措施,但有驚無險,使觀眾感到懸心、驚險。
奇:獅子眼、舌、尾活動自如,口吐條幅等動作的運用,使人感到新鮮、稀奇。
絕:力量中溶入技巧,特技中滲透文化,特色突出,堪稱一絕。
美:高台表演,鬆緊有度,空中造型,舒展大方,給人以美的享受。
3、群獅表演設計為一個家庭,表演時的親吻、搔癢以及和領獅人的嬉舞,體現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採取擬聲、傳情等手法,具有豐富的摹擬性。
5、獅舞是伴隨民俗活動而產生髮展的,主要表現人民喜慶、祝福的美好心愿,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天塔獅舞》,是山西乃至全國優秀傳統民俗藝術之一,它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文化欣賞水平,對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產生重要的作用,所以,發掘、搶救和保護《天塔獅舞》這一古老社火形式,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陶寺文化的發現把中國舊石器時代歷史往前推進了一千多年,《天塔獅舞》獨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絕技,是陶寺文化的延續和組成部分。
在陶寺文化的遺存中,有龍、鼓、樂器和延續流傳至今的龍舞、鑼鼓、社火等,深入發掘,搶救,保護、研究獅舞,對美學、力學、民俗學及音樂舞蹈史研究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天塔獅舞》具有很強的娛樂價值和實用價值,對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產生重要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陶寺人民曾以這一傳統優秀文藝節目,慶賀新中國的誕生。文化大革命時期,獅舞曾一度中斷,直到1986年才重獲新生,並且對“舞獅”的演技進行了改進和提高,增高板凳為15層並發展為二隻大獅、四隻小獅,更名為“雄獅登天塔”,2004年參加中國第七屆藝術節時又改名為《天塔獅舞》,且板凳又減少兩層。
近幾年來,《天塔獅舞》頻頻參加全國性的大型活動,曾獲中國第七屆藝術節優秀獎,山西省一屆、三屆廣場文化節金獎,中央一台、五台、七台、十台、山西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台相繼拍了專題片,還受到日本、義大利等國邀請表演,《天塔獅舞》已是我省民間藝術閃亮的奇葩。
第一代:張小隨,男,1880年生,陶寺村人。
第二代:張小月,男,1890年生,陶寺村人。
第三代:張二丑,男,1902年生,陶寺村人。
第四代:秦寶華,男,1934年生,小學文化,陶寺村人。
第五代:李五六,男,1936年生,小學文化,1946年學藝,陶寺村人。
第六代:李登山,男,1945年生,小學文化,1955年學藝,陶寺村人。
第七代:秦二旦,男,1945年生,小學文化,1960年學藝,陶寺村人。
李軍,男,1982年生,高中文化,1997年學藝,陶寺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