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成
林世成
林世成,薯類育種家,水稻遺傳育種學家。參與育成華北117、華北166等甘薯良種,主持育成中丹2號、中百4號等抗稻瘟病或抗白葉枯病、高產、優質粳稻品種,在北方稻區推廣,為促進中國水稻生產和國際交流作出了貢獻
林世成
1932-1937年 在福州市英華中學上初二至高中畢業。
1937-1941年 在前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
1941-1942年 任前中央農業實驗所麥作雜糧系駐湄潭工作站技佐。
1942-1944年 任前甘肅省農業改進所農藝系代理主任,技士。
1945-1950年 任前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助教,講師。
1950-1957年 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作物系技士,副研究員等。
1957-1969年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所雜糧研究室、水稻研究室任副研究員。
1969-1972年 在貴州省婁山關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服務隊。
1973-1978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所水稻組副研究員。
1978-1989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水稻育種室主任,副研究員,研究員。 1978-1983年 任國際水稻研究所理事會理事。
1989年5月 退休(回聘至1992年)。
1997年5月6日 病逝於北京。
林世成,1918年7月16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父親經商,早逝,林世成由寡母和長兄扶養長大,6歲起念了幾年私塾,1932年插班考入福州市頗負盛名的教會學校——英華中學讀初中二年級。他天資聰穎,學習刻苦,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從小就喜好書法、金石篆刻、詩詞以及圍棋、攝影、游泳等,可謂是一個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青年學子。“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林世成於1969年底參加中國農科院組建的紅旗科技服務隊到貴州婁山關農村蹲點,在向貧下中農傳授科學種田和接受再教育中受到了表揚,並被評為先進分子。1972年底,林世成從貴州回到北京,他被安排在新成立的農業所水稻組從事水稻抗病育種及抗病性遺傳研究。這期間他與遼寧省丹東市農科所合作育成了以中丹2號為代表的早熟、抗病、豐產、優質粳稻新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
978年,農業所併入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林世成任該所水稻育種室主任,隨後育成高抗白葉枯病、高產、優質的中百4號,並通過了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兼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的中丹102、中系5號及中系8121等品種則分別通過遼寧省、北京市、天津市品種審定。“六五”、“七五”期間,林世成是國家科技攻關課題“高產、多抗、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的主持人,曾兩次(1984、1989)受國家計委、經委、科委和財政部的表彰。他參與研究的“水稻白葉枯病的抗性和遺傳研究及應用效果”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林世成曾多次出國考察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他到過伊拉克、古巴、朝鮮、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爾加什、坦尚尼亞、尚比亞和埃及,對促進國際稻作學術交流、發展友好交往發揮了積極作用。1978年,林世成被聘為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理事會第一任中國(大陸)理事,1983年第二屆任期期滿時獲該理事會的嘉獎和榮譽獎牌。林世成曾是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稻研究所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作物學報》、《中國水稻科學》編委,《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編委會委員、水稻分支副主編。他參加編寫並統稿《中國稻作學》,主編《中國水稻品種及其系譜》(該書獲1995年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發表論文50餘篇。
1 盛家廉,林世成,袁寶忠等.《甘薯新品種“華北117”和“華北166”》.農業學報,1956,7(2):159~168
2 林世成,以凡,程天慶.《甘薯生長特性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係》.農業學報,1956,7(3):313~338
3 林世成,陳耕陶,過益先.《農作物群體結構及其控制》.人民日報,1961-05-18
4 林世成.《關於水稻群體結構和合理密植問題的探討》.中國農業科學,1961(5):10~15
5 林世成,過益先,楊泉勇等.《水稻不同群體結構的豐產特性的研究》.作物學報,1963,2(4):363~380,等等。
抗病性一直是作物育種的主旋律,林世成不是植物病理專業出身,卻與抗病育種結下不解之緣。80年代初他回顧自己所走過的科研歷程時曾頗為動情地說:“從事科研近40年,專業變動較多,總的看來貫穿縱橫兩條線:一是作物專業——水稻、一是學科專業——抗病育種”。他先是著力於抗病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繼則探索田間抗性育種以補救垂直抗性之不足,三是挖掘、利用普通野生稻種質資源的抗病性,四是從實際出發提倡雙抗育種而不過分強調多抗。他早在從事甘薯育種時就認識到選用具有抗病蟲特性的地方品種作雜交親本的必要性,著名的華北166甘薯品種就是用當時北京西郊農家品種西郊紅(山東二紅類型)作親本育成的。在開展馬鈴薯育種時,他又特別注意搜集和利用抗晚疫病的種質以解決當時嚴重危害我國馬鈴薯生產的病害問題。他用小葉、波友1號等作親本選育的一些抗病品系或材料,後來由河北省壩上農科所育成了“虎頭”等高抗晚疫病的馬鈴薯良種。
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種中,林世成開始時致力於垂直抗性基因的利用。1973年,他用Pi5(含Pi-ta2基因)、取手1號、2號(含Pi-zt基因)為抗源與農藝性狀好的親本配製了許多雜交組合,通過海南島、遼寧省丹東等稻瘟病重病區異地交替篩選,1976年從Pi5×喜峰的後代中選育出中丹1號、2號、3號等抗稻瘟病品種,在遼寧丹東、河北撫寧、陝西漢中等地區大面積推廣,1982年種植面積曾達120萬畝。但就在這一年中丹2號開始在丹東大面積感病,這對林世成的震動很大,促使他考慮轉向田間抗性育種。從1982年到1988年,他和研究生一起開展了葉稻瘟田間抗性及其鑒定方法的研究。初步認為,用發病葉面積百分率(DLA)對田間抗性進行評價更為簡便可靠,用相對抗病性指數(RRI,試材DLA與感病對照DLA的比值)作為指標,比r(流行速度)、AUDPC(病害流行曲線下面積)和RDI(相對病情指數)有較多優點;同時指出,田間抗性至少由抗侵入和抗擴展兩個因素組成,二者在遺傳上有較大的獨立性。在選擇時,低世代可用DLA作指標,同時參考葉片上最大病斑大小;高世代則用病斑數和擴展速度作指標。為了解決抗源貧乏問題,林世成和廣西農業科學院合作,組織課題組成員在該院原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對普通野生稻資源的抗病性進行鑒定和篩選,發現編號為RBB16的普通野生稻,其抗性超過IR26,是迄今最佳的白葉枯病抗源之一。為此,通過雜交、復交、回交及花培等途徑,將RBB16的抗性基因導入栽培稻,獲得一批農藝性狀優良、抗性接近或相同於RBB16的新品系,如T209-1、T14-5、T167、T157、T200、T169等。遺傳分析表明,RBB16的抗性由一對顯性基因控制,其基因與Xa-4非等位,抗性傳遞力很強、持久而穩定。這對進一步開發利用中國極其豐富的野生稻資源的抗病性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國際水稻研究所是國際農業研究組織的排頭兵,1960年創建之初,曾有中國台灣省馬保之、沈宗瀚相繼出任其理事會理事,1966年後便告中斷。1976年,農業部楊立功副部長和該所所長布雷迪(N.C Brady)先後率團互訪並簽訂了科學家互訪協議。1977年9月,中國由包括林世成在內的6名科學家組成的水稻考察組首次訪問了國際水稻所。1978年,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種植國的代表,林世成受聘為該所理事會理事,這對他無疑是一種殊榮,其意義遠遠超出了專業和學術交往的範疇。他在擔任理事期間,除努力促進中國與國際水稻所的學術交流、人員培訓和種質交換之外,著重做了以下三件事:將中國雜交稻的成就推上世界科技舞台;促成對方協助籌建中國水稻研究所;在國內倡導多學科協作育種。
林世成1977年秋首次訪問國際水稻所時,曾向該所簡要介紹中國水稻育種新動向——雜交稻的成就。當上理事以後,1979 年4月,他應邀在國際水稻所召開的國際水稻研究會上作題為“中國的雜交水稻”的學術報告(中方科學家還有袁隆平、邵啟荃),系統而詳細地闡述了中國雜交稻研究進展及推廣情況,圖文並茂,轟動了整個會場,使在座的34個國家200多位科學家大為震驚,他們沒想到國際上剛剛起步的研究課題——雜交稻在中國竟然已推廣到500萬公頃了。林世成的報告和隨後中方稻作科學家的一些活動不但把中國雜交稻研究推上了世界科技舞台,提高其學術聲望,也推動了中國科學家與各國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往,密切了中國與國際水稻所在水稻研究領域的合作。
國際水稻所育種規模宏大,儀器設備先進,研究力量雄厚,專業配套齊全,已在國際水稻科壇上起著馬首是瞻的作用。而中國是泱泱水稻大國,卻沒有相應全國性的水稻研究中心,對此,林世成深有感觸。1979年1月,當國際水稻所的代表到北京和中方商談合作事宜時,中方提出由對方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全國性水稻研究所的可能性,對方慨然允諾。隨後,雙方組成聯合考察組,對中國水稻生產和科研現狀以及所址的選擇進行實地考察,最後確定在浙江杭州建所,並起草建所計劃。林世成自始至終是聯合考察組的成員,經常奔走於北京、杭州之間,他作為國際水稻所的理事,兼有雙重身份,更是責無旁貸。國際水稻所也主動協助籌集建所資金,向世界銀行籌措到軟貸款,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訂援助協議,還派遣副所長和有經驗的高級科學家、建築師、圖書管理專家協助籌劃,並承諾為中國培訓高級科學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水稻研究所於1983年正式成立,這是中國農業科學史的一件大事,對推動中國及世界水稻科技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997年5月,中國水稻研究所領導人獲悉林世成去世後來電錶示哀悼,懷念和讚揚他為創建中國水稻研究所做出的貢獻。
國際水稻所成立后6年就育成一鳴驚人的“奇迹稻”——IR8,其成功的奧秘就在於創造性地開展了GEU(種質遺傳評價與利用)研究。林世成第一次聽到這個縮寫名詞是在1975年秋天,那時國際水稻所所長布雷迪博士作為美國植物學代表團的成員第一次訪華,在座談會上提到了多學科協同進行種質資源及育種材料的遺傳評價與利用的綜合研究。後來林世成在該所對此進行了專門考察,體會到GEU實際上是採取類似“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組織形式,圍繞共同的育種目標,藉助多學科合理分工、通力合作的優勢,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抗多種病蟲害的性能和一系列農藝性狀逐漸組裝結合起來,育成一批又一批高產、優質、多抗的水稻新品種的科技活動。這種做法的優越性和先進性是顯而易見的,林世成決心向國內推薦,並從自己主持的課題組做起,由京外調入學有所成的植物病理專業人員,組成小小的“GEU”來加強抗病育種研究。他在主持的“六五”、“七五”全國水稻育種攻關課題時,也有意識地吸收植物病理、昆蟲、穀物化學等學科的專業人員參加協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林世成為人忠厚誠懇,謙遜有禮,和藹可親,平等待人;在工作與生活中堅持原則,剛直不阿,不趨炎附勢,不隨波逐流。他熱愛祖國,獻身農業,不為名,不為利,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他是治學嚴謹的科學家、心地善良的讀書人、團結共事的好同志。在他52年的科研生涯中,研究過小麥、甘薯、馬鈴薯、水稻和高粱,涉及栽培、育種、植保、土肥等諸多專業,但他全心全意地投入,認真負責地實踐,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
他博學多才,經驗豐富,卻虛懷若谷,從不盛氣凌人,因此大家樂於和他交往。他談吐幽默,饒有風趣,但又坦誠相見,知無不言,使人們視他為良師益友。當他不幸逝世時,國內外親朋好友和學生聞訊無不悲痛萬分,紛紛電唁悼念,其為人所敬仰之深可以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