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也稱老絲弦、絲弦戲,是湖南絲弦的主要分支,是一種以唱為主、說唱穿插交替的民間表演藝術樣式。它是中國十大地方曲藝之一,也是湖南曲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種。 

常德絲弦音樂是一種集“說”(白)、“唱”(腔)、“表”(作)為一體的說唱藝術,以“唱”為主,“說”、“表”為輔。代表曲目有《寶玉哭靈》《魯智深醉打山門》《雙下山》《王婆罵雞》《昭君出塞》等。 

常德絲弦主要流行於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帶。2006年5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申報的“常德絲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27。

歷史沿革


淵源背景

據《常德府志》記載,自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傳世以來,歷代文人雅士如唐劉禹錫、宋蘇軾等也多次薈萃桃花源,他們的詩文很近似於常德絲弦的唱詞。此後,《桃花源記》被常德絲弦的藝術家們認為是常德絲弦早期的唱詞的雛形。常德絲弦是湖南省優秀曲藝種類湖南絲弦的一個重要分支,歷史來源悠久。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歌舞之風頗盛,亦是名人雅士薈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淵藪"的美譽。 

發展情況

宋元時期,常德城市的經濟進一步繁榮,各地商賈雲集,隨同而來的江浙樂師、歌女等往返於沅澧之間,他們帶來的時令小曲也在濱湖地區逐漸傳播。元末戰亂,大量外地人湧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間藝術廣為交流。王府的娛樂活動,對民間歌舞曲藝的發展無疑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常德絲弦這一獨特的地方曲種。
清中葉以後,由於商業的繁榮,常德的文化藝術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常德絲弦的演唱活動逐漸由文人雅士的自娛自樂走向市場。隨著絲弦藝術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間,已有以演唱小曲為業的歌妓。清末,絲弦的木刻唱本已在常德肖福祥商號問世,常德、澧縣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一條街,所刻唱本有《孟江女尋夫》等曲目及一些小調曲牌,這些刻本被稱之為"調子書"或"堂班調"。從此,常德絲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
清末民初,西方音樂和京劇的傳入對常德絲弦音樂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這時絲弦演唱活動由城市向農村輻射。為適應長時間演出的需要,絲弦藝人把眼光投向戲曲,他們移植劇目,並借鑒戲曲板腔體的創腔手法,形成了常德絲弦"老路",輕鬆地演唱起長篇故事。絲弦名家徐梅清等人又把從四川傳來的曲調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創"川路"新腔,使絲弦音樂的板腔體更為完善,並風行於沅澧。 
建國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許多文藝工作者和絲弦藝人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編了與時代相符合的新曲目。在音樂改革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大膽地衝破了曲牌體和板腔體不能在同一劇目中出現的規定,確立了兩者相綜合的體制,增強了常德絲弦的音樂功能。
20世紀60年代到“文革”前。在這一時期,常德絲弦的演唱與創編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並擬定了“以繼承傳統為基礎,以改革創新為手段,以發展為目的”的原則,推動了絲弦藝術的發展。
1976年到20世紀80年代。這一時期絲弦藝術表演活動很頻繁,創編的曲目增多而且質量較高,它汲取了時代的音調,照顧觀眾的審美需求,具有時代氣息而且風格多變。同時,對於常德絲弦的音樂研究開始起步,並有論文發表在全國刊物上,使得常德絲弦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不少人進入絲弦團體學習演唱常德絲弦,常德絲弦已經不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民間藝術,而是一個會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甚至喜愛的曲藝藝術。 
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

藝術特色


伴奏樂器

常德絲弦用的主要伴奏是胡琴,這種胡琴的琴筒大於一般的京胡,小於二胡,澧縣地區則用四胡作為主奏樂器。有時以節目的需要,也有用京胡或高胡的。常德絲弦用的傳統板鼓是一種特殊的小板鼓,其形似倒扣的飯缽,用大竹兜做成。後來,絲弦加進漢劇和花鼓戲的鑼鼓打擊樂,用在過場音樂中,以渲染氣氛。 

演唱內容

常德絲弦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穿插,既演唱抒情小段,又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大段子。它的唱詞典雅、曲調優美、曲目豐富、結構完整、腔系多樣,旋律朗朗上口,是群眾性創編、演唱活動中常用的一種曲藝音樂形式。 

演唱形式

常德絲弦的演唱形式有單人演唱、雙人演唱、坐唱、走唱、群舞群唱、表演唱以及絲弦戲等多種形式。坐唱是常德絲弦最傳統的表演方式,大多演唱有簡單故事、有人物情節的絲弦段子,表演者通常自彈自唱。走唱,即表演者手持簡板或其他樂器邊打節拍邊演唱,在舞台上邊走邊唱。 
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

音樂結構

常德絲弦曲調的音樂結構可分為曲牌體、板腔體和混合體三種。曲牌體,又慣稱牌子絲弦,是一種把眾多具有完整、獨立內容的曲牌連接起來而反映一個共同主題的套曲體音樂,是常德絲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板腔體,又慣稱扳子絲弦,是一種不受曲調限制而具備戲曲音樂特點的板腔體音樂,是常德絲弦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擁有系統完整的唱腔並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即絲弦戲)必不可少的基本音樂,它包括"老路"和"川路"兩種聲腔。混合體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出現的新的音樂結構形式,是指在一個曲目中既有曲牌體音樂,又有板腔體音樂,或曲牌與一種板式混用,或"老"、"川"等各路的多種板式和一個或多個曲牌混用。 

代表曲目


常德絲弦的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既有金戈鐵馬,英雄好漢;也有花前月下,書生女郎。其題材來源有五類。 
題材來源代表曲目
歷史故事類《昭君出塞》、《秦檜修本》、《朱買臣》、《木蘭從軍》等
明清小說類《寶玉哭靈》、《黛玉葬花》、《黛玉悲秋》、《宋江殺惜》、《關公挑袍》、《岳母刺字》等
明清戲劇類《拷紅》、《掃松》、《描容》、《品布戲貂嬋》、《打金枝》、《金鎖記》等
傳說故事類《孟姜女哭夫》、《湘子化齋》、《小喬哭夫》、《自蛇傳》、《春生投江》等
社會生活類《王婆罵雞》、《劉鐵嘴算命》,《送情郎》、《煙花女告狀》、《四季相思》等

流行地區


常德絲弦主要流行於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帶,分佈於鼎城區、石門縣、桃源縣、漢壽縣等地。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常德絲弦獨具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其自成一格的音樂風格和唱腔及表演形式,極具保護價值。但因缺少專業表演團體,加上老一輩絲弦藝人相繼辭世,有100多首曲調已失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故已處於凋蔽、瀕危狀況。 

保護措施

新中國成立以來,常德絲弦的價值、傳承現狀等受到各屆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注,各級領導為保護、傳承與發展常德絲弦紛紛獻計獻策,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主要保護措施有:
(1)建立常德絲弦保護與振興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專門人員深入民間,普查、收集、整理常德絲弦資料。
(2)出台地方法律文書《關於保護與振興常德絲弦的決定》,組織成立常德絲弦基金會。
(3)政府部門對於常德絲弦音樂創作、劇本創作、編導、演出、理論研究以及在挖掘、整理方面有突出貢獻和業績的工作人員設立專項獎勵基金用於表彰。
(4)常德市各大學校都開設有相應層次的常德絲弦傳承班,配備相應的教材。
(5)組建常德絲弦藝術團、武陵區少兒藝術團、常德市漢劇院歌舞團絲弦表演隊等團體;政府部門每兩年舉辦一次常德絲弦藝術節,積極藉助多媒體平台傳播、宣傳常德絲弦理論知識、演出場景,設立專門的展示中心和網站,積極扶持各個團體參加各級各類演出活動。 
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

傳承人物

朱曉玲表演常德絲弦戲《蘇大姐做壽》
朱曉玲,女,漢族,1969年生,湖南常德人。常德市絲弦藝術團副團長,二級演員。1985年考入湖南省藝術學校常德花鼓表演班,師承楊建娥。其颱風嚴謹、嗓音甜美、表演細膩、字正腔圓,善於刻畫人物,曾多次獲國家文化部、省部級獎勵。代表作品有:《未辦完的生日宴》《特別黨委會》《關新郎》《旋轉的鈔票》等。2017年8月10日,朱曉玲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諶曉輝,女,漢族,1954年生,湖南常德人。1971年起拜常德絲弦老藝人戴望本為師,唱功紮實,嗓音甜美,吐字清晰。近年來在全國、省、市的曲藝比賽中多次獲獎。其編導的兒童絲弦《月亮巴巴》獲全國電視藝術大獎賽銀獎;《悄悄話》獲湖南省第一屆少兒藝術調演金獎;《街街走》獲湖南省藝術節調演創作金獎、表演銀獎。2017年8月10日,諶曉輝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常德市文化館獲得“常德絲弦”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曲藝價值


常德絲弦格調高雅、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藝術價值較高,是常德民間文化藝術的土特產;是民族作曲技法的寶庫;是民族聲樂創新的源泉。這一曲種是在不斷地流動、吸收、融合和變異中延續著藝術生命的,其本身就是在中國傳統音樂的長期交流的多元綜合過程中發展過來的。它的深邃文化內蘊,不論從藝術學、民俗學、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等的任何角度,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重要演出


2016年7月1日,為期3個月的2016常德絲弦演出季啟動式暨首場演出武陵區絲弦音樂專場晚會拉開序幕,每周星期六晚上,常德絲弦準點在常德市文化館劇場上演。 
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
2019年2月17日下午,2019“歡樂春節·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首場交流演出活動在台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拉開帷幕。武陵區文化館的常德絲弦《愛在瀟湘》作為常德地區曲藝文化代表與長沙彈詞、祁東漁鼓等其他湖南地方曲藝一同為台灣同胞們獻上最具湖湘文化特色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