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一介
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人物關係
祖父湯霖是清朝光緒十六年(1891年)的進士,父親湯用彤是近現代中國哲學界融會中西、並接通中文和梵文的學術大師之一,任職北京大學副校長。
時間 | 院校 | 學位 |
1947—1951 | 北京大學哲學系 | 學士 |
湯一介照片
1957年後,由於各種政治運動和學術批判風起雲湧,湯一介也被投入其中。
1957年初,北京大學召開了“中國哲學史座談會”,他寫了一篇文章《談談哲學遺產的繼承問題》,這是湯一介在中共建政后發表的第一篇論文。
1958年後,湯一介受到“反右傾運動”的衝擊和打壓。
1966年,文革開始,湯一介被終止講課資格,下放幹校。
1973年,湯一介加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即“梁效”),曾任材料組組長。
“文革”結束后,湯一介因為種種原因,接受審查。
1978年,時年51歲的湯一介被徹底平反。
1980年,53歲的湯一介恢復了講課資格,教授《魏晉玄學與佛教、道教》。
1981年,湯一介發表了《論中國傳統哲學範疇體系諸問題》,率先打破“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互相對峙的陳舊思想,提出認識發展史來看待哲學問題。
1983年,湯一介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湯一介參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的第17屆世界哲學大會。
1984年,大陸地區第一家民間學術團體“中國文化書院”成立,湯一介任院長。
2002年10月,湯一介向北京大學學校領導提出編纂《儒藏》的構想,得到了了張岱年、季羨林的鼓勵和支持。2003年國家教育部批准立項,北京大學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並聯合有關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正式啟動了《儒藏》工程。湯一介任《儒藏》首席專家,另外有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家的學者一共500人參加編纂。
2010年6月29日,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成立,出任院長。
習近平看望湯一介
2014年9月9日晚8時56分於北京逝世。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等送花圈悼念,北大校長王恩哥、哲學家李澤厚等均送來花圈或花籃悼念,靈堂擺有湯先生著作供人翻看。
2014年9月15日,湯一介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內的上千位社會各界人士專程趕來送別。
魏晉玄學
湯一介講課
傳統哲學體系
湯一介嘗試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從總體上提示出其概念、命題和理論體系。在《論中國傳統哲學範疇諸問題》中,湯一介討論了中國哲學的概念範疇問題,並為中國哲學建構了一範疇體系。
中國解釋學
湯一介合照
和而不同觀點
20世紀90年代,針對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湯一介先生提出“和而不同”對當今世界、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認為21世紀人類社會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和平與發展”,這就需要調整好不同文明傳統的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地域與地域之間的關係,而中國古已有之的“和而不同”可以作為全球倫理的一個原則,為解決這兩大問題作出貢獻。
專著
《郭象與魏晉玄學》 | 《早期道教史》 | 《在非有非無之間》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 |
《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 | 《非實非虛集》 | 《湯一介學術文化隨筆》 |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 《昔不至今》 | 《和而不同》《生死》 |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湯一介卷》 |
《佛教與中國文化》 | 《郭象》 | 《我的哲學之路》 | 《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 |
主編
《國故新知——中國文化的再詮釋》 | 《論傳統與反傳統》 |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新史》 |
《影響世界的著名文獻·哲學卷》 | 《道家文化研究叢書》 | 《北大校長與中國文化》 |
《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論著輯要叢書》 | 《國學舉要》 | 《一代名師:人文闡釋》 |
論文
略論郭象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年02期 |
略論王弼與魏晉玄學 | 《學術月刊》1963年01期 |
略論早期道教關於生死、神形問題的理論 | 《哲學研究》1981年01期 |
論郭象哲學的理論思維意義及其內在矛盾 | 《哲學研究》1983年04期 |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 《哲學研究》1983年10期 |
從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看兩種文化的衝突和融合 |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
論《道德經》建立哲學體系的方法 | 《哲學研究》1986年01期 |
略論中國文化發展的前景 | 《理論月刊》1987年01期 |
論儒家的境界觀 | 《北京社會科學》1987年04期 |
再論中國傳統哲學的真善美問題 | 《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03期 |
論禪宗思想中的內在性和超越性問題 | 《北京社會科學》1990年04期 |
儒學的現代化問題 | 《天津社會科學》1991年02期 |
論老莊哲學中的內在性與超越性問題 | 《中國哲學史》1992年01期 |
在有牆與無牆之間——文化之間需要有牆嗎? | 《中國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
儒學的現代意義 | 《中國哲學史》1994年04期 |
在全球意識觀照下發展中國文化尋求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融合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
古今東西之爭與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 | 《江淮論壇》1994年06期 |
華嚴“十玄門”的哲學意義 | 《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02期 |
讀錢穆先生《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之貢獻》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
內聖外王之道 | 《在非有非無之間》,台灣正中書局,1995年9月 |
禪宗的覺與迷 | 《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03期 |
“和而不同”原則的價值資源 | 《理論學習與探索》1997年03期;《學術月刊》1997年10期 |
儒學的和諧觀念 | 《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04期 |
儒、道、佛的生死觀念 | 《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05期 |
湯一介學術自述 | 1997年12月1日 |
辯名析理:郭象注《莊子》的方法 | 《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01期 |
論郭象注《莊子》的方法 | 《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01期 |
魏晉玄學家郭象與裴頠之異同 | 《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01期 |
“太和”觀念對當今人類社會可有之貢獻 | 《中國哲學史》1998年01期 |
能否創建中國的“解釋學”? | 《學人》第13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 |
中國文化對21世紀人類社會可有之貢獻 | 《文藝研究》1999年03期 |
關於建立《周易》解釋學問題的探討 | 《周易研究》1999年04期 |
再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 | 《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
三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 | 《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
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中華文化定位 | 《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
孔子思想與“全球倫理”問題 | 《中國哲學史》2000年04期 |
關於僧肇注《道德經》問題——四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 | 《學術月刊》2000年07期 |
尋求全球倫理的構想 | 《中國藝術報》2000年9月29日 |
國學大師——湯用彤 | 《光明日報》2001年1月16日 |
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 | 《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01期 |
略論百年來中國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爭 | 《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02期 |
超越生死的觀念和途徑 | 《中國教育報》2001年3月29日 |
新軸心時代哲學走向的特點 |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
“道始於情”的哲學詮釋——五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 | 《學術月刊》2001年07期 |
“拿來主義”與“送去主義”的雙向互動 | 《中華讀書報》2001年9月19日 |
論中國先秦解釋經典的三種模式 |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
儒學的特質和基本精神 |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
文化的互動及其雙向選擇——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學傳入中國為例 | 《開放時代》2002年04期 |
湯用彤與胡適 | 《中國哲學史》2002年04期 |
湯用彤先生與東南大學 | 《光明日報》2002年6月14日 |
解釋學與中國 | 《光明日報》2002年9月26日 |
儒學與生態 | 《人民日報》2003年2月14日 |
從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看平衡論的意義 | 2003年11月 |
西方學術背景下的魏晉玄學研究 | 《中國哲學史》2004年01期 |
論新軸心時代的文化建設 | 《探索與爭鳴》2004年01期 |
“文明的衝突”與“文明的共存”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8月24日 |
“河洛文化”小議 | 《光明日報》2004年11月9日 |
論“天人合一” | 《中國哲學史》2005年02期 |
儒家思想與生態問題——從“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說起 | 《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02期 |
在中歐文化交流中創建中國哲學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
創建人學體系的有益嘗試 | 《光明日報》2005年8月22日 |
儒家的“天人合一”觀與當今的“生態問題” | 《2005年國際儒學高峰論壇專集》,2005年 |
中國經學與傳統學術 | 《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01期 |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處的思想源泉 | 《中國教育報》2006年9月5日 |
文化自覺與問題意識 | 《文匯報》2006年10月28日 |
儒家“和諧”思想的現代詮釋 | 《人民論壇》2006年22期 |
關於儒學復興的思考 |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
書評
評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 | 《社科信息文薈》1994年16期 |
讀馮契同志《〈智慧說三篇〉導論》 | 《學術月刊》1995年06期 |
會通中西熔鑄古今——讀《張申府文集》 | 《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10期 |
張申府與20世紀中國哲學 | 2005年 |
序跋
《熊十力論著集》編者弁言 | 蕭萐父、湯一介,《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1期 |
中國新文化的創建——序《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世界化》 | 《讀書》1988年07期 |
天人相即·天人相通的現代視野——《生態理性哲學導論》序 | 《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
熔鑄古今,會通中西——序麻天祥同志所作《國學大師湯用彤評傳》 | 《中國哲學史》1993年02期 |
《安祥禪》序言 | 《佛教文化》1995年01期 |
雜文
在全球意識下發展中國文化 | 《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01期 |
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紀念湯用彤先生誕生100周年 | 《中國文化》1994年01-02期 |
在“自由”與“不自由”之間 | 《讀書》1994年03期 |
我與北大 | 《人民論壇》1998年05期 |
從沙灘到未名湖 | 《光明日報》1998年5月13日 |
《國學舉要》與傳統文化普及 | 《中華讀書報》2002年11月13 |
我的讀書觀:讀書本該會意 | 《中國教育報》2002年6月20日 |
文化的搶救、保護與創新 | 《中國藝術報》2002年12月27日 |
關於編纂《儒藏》的意義和幾點意見 | 《中華讀書報》2003年9月10日 |
走出“中西古今”之爭 |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1月6日,《中國青年報》2004年1月18日 |
湯用彤學術交往三則 | 《中國文化》2004年01期 |
張岱年先生和《周易》 | 《周易研究》2004年03期 |
“和而不同”與“文明共存” |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8月9日 |
中國的儒道文化可以讓文明不再衝突 | 《中國民族報》2006年4月18日 |
中國現代哲學的三個“接著講” | 《解放日報》2006年5月15日 |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文明 | 《光明日報》2006年12月26日 |
儒學與當今全球性三大難題 | 《北京日報》2007年9月17日 |
訪談
文化歷程的反思與展望 | 湯一介、閔惠泉,《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
中華民族需“反本開新”——湯一介教授訪談錄 | 王辛,《中國評論》2004年5月號 |
湯一介:用寬容明智理性的學術視角研究宗教 | 李素平,《中國宗教》2005年04 |
湯一介: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 陳香,《光明日報》2006年3月19日 |
湯一介:師者諄諄,儒骨仁 | 李晶、王碩、王棟,北大青年網,2006年12月2日 |
回憶錄
《我們三代人》,2016年1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1997年,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講“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湯一介
“湯先生不喜歡讓人稱他為大師,我們叫他大先生,是因為他讓我們找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他引領我們‘回家’。”(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
“湯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貢獻不在於自己做了什麼,而在於開風氣之先,引領學術旗幟。”(《儒藏》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魏常海徠)
“湯先生是一位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性的學者,不但對中國思想研究深入,更對西方文化有著包容和理解之心,是個現代的開放的有思想的謙虛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奧地利籍教授、湯一介奧地利籍學生雷立柏)
時間 | 獎項全稱 | 具體獎項 | 獲獎作品 |
2013年3月14日 | 北京市第12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特等獎 | 《中國儒學史》 |
2012年 | 第一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