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遜河

發源於河北省圍場縣哈里哈鄉

伊遜河,發源於河北省圍場縣哈里哈鄉,流經隆化和灤平兩縣境,至承德市灤河鎮匯入灤河,全長195公里。

歷史上,在魏晉南北朝時,伊遜河叫“索頭水”;遼、金、元時,伊遜河叫“柳河”;明朝永樂以後成為蒙古人的游牧地,有了蒙古語“伊遜郭勒”之名,意為“九曲的河流”;到清朝時蒙漢語並用,稱“伊遜河”。

幹流概況


伊遜河,一名“伊松河”,俗名“羊腸河”。即古索頭水。據《欽定熱河志》載:“伊遜”是蒙語“九”的意思,是說這條河彎曲多,即“九曲河”、“羊腸河”或“伊遜河”。
伊遜河是灤河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圍場縣哈里哈老嶺山麓。流經圍場縣,於隆化縣存瑞鄉山咀村與蟻螞吐河匯流,南下入灤平縣,至承德市灤河鄉匯入灤河。
伊遜河
伊遜河

主要支流


蟻螞吐河又稱“山羊河”。“蟻螞”蒙語“山羊”之意。蟻螞吐河發源於圍場縣的燕格柏、桃山及石桌子三個鄉,流經圍場縣西北部,從山咀村注入伊遜河,蟻螞吐河水量變化較大,枯水期幾乎乾涸,洪水期洪量很大。

歷史記載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記載了發生在伊遜河川的許多事情,一幕幕的歷史活劇曾在這條河流的兩岸上演。這裡,是信手擷來的三段故事。
索頭部離別索頭水
東晉時,中國北方陷入大分裂,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那個時候,伊遜河叫“索頭水”。
“索頭水”之名,是因鮮卑族“索頭部”居於河兩岸而得。
“索頭部”之名,又是因為部眾的髮式而得。鮮卑其他部落“剪髮而留其頂上以為首飾”,而索頭部是留髮結辮索於頭上。
一條用髮式命名的河流,養育著兩岸留著這種髮式的鮮卑人。
在“五胡十六國”的亂世里,索頭部的命運會怎麼樣呢?我們還是先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里發生了什麼吧。
公元304年,一個匈奴人的後代劉淵,在山西建立“漢國”。318年,繼位者遷都長安,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
319年,前趙鎮守襄國(今河北邢台)的大將石勒宣布“獨立”,國號也是“趙”,史稱“後趙”。
333年石勒死去,兒子繼位,其侄子石虎殺了其子自己上台,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
後趙東到海,西到陝甘,南與晉對峙,一時非常強盛,而當時的燕山以北這一帶,鮮卑的幾個部各佔一方,時而相互征戰。325年,慕容部聯合段部、索頭部共擊宇文部,宇文部降者數萬人,失牲畜百萬頭。
後趙的強盛,鮮卑的混戰,使索頭部的首領郁鞠擔憂本部的前途,索頭部能永遠平安地生活在索頭川里嗎?郁鞠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歸順後趙,投奔中原!
據《晉書》記載,公元336年(建武二年),索頭部3萬部眾在首領郁鞠的率領下,舉部離開了久居的索頭川,穿過燕山,進入後趙的控制區。
後趙皇帝石虎在首都鄴城(今河北臨漳)接見郁鞠等索頭部首領,封郁鞠等13人為“親趙王”。隨後將索頭部3萬部眾分散到冀州(今河北冀州、高邑)、青州(今山東東陽)等6個州“安置”。
索頭部的人們後來怎麼樣,就不清楚了。清楚的是後趙皇帝石虎十分荒淫殘暴,勃也忽矣,亡也速矣,十幾年後就覆滅了。
索頭部永遠消失了,索頭水還在長流,直到一個半世紀后酈道元寫《水經注》時,這條河還叫“索頭水”。
金世宗避暑柳河川
遼金時,伊遜河叫“柳河”。遼代曾在伊遜河邊修建驛館,稱“柳河館”。金代,世宗皇帝曾把柳河川做為避暑之地。
那是1170年(大定十年),金世宗出古北口到柳河川避暑。
《金史》卷6《世宗紀》記載:
五月乙卯,如柳河川。
閏月庚辰,夏國任得敬脅其主李仁孝,使上表,請中分其國。上問宰臣李石,石等以為事系彼國,不如許之。上曰:“彼劫於權臣耳。”詔不許,並卻其貢物。
七月壬午,秋獵。戊戌,放圍場役夫。詔扈從糧食並從官給。乙已,敕扈從人縱畜牧蹂踐禾稼者,杖之,仍償其直。
八月乙未,至自柳河川。
《金史》記載了金世宗在柳河川避暑的全過程,特別是在此處理了有關夏國的一個問題。夏國就是西夏,當時向金國進貢稱臣。
?五月初五,金世宗帶著大批扈從人員來到柳河川。閏五月初一,夏國使者,來到柳河川謁見金世宗,帶來了夏仁宗“請中分其國”的表章。
夏仁宗為什麼“申請”把自己的國家一分為二呢?這是權臣任得敬脅迫的結果。任得敬以皇太后之父的身份,大權獨攬,根本不把仁宗放在眼裡,他提出把夏國一分為二,仁宗統治一半,他統治一半,強迫夏仁宗派使者去金國為他求取封冊。
金世宗在柳河川的宮帳里看了夏仁宗的上表,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便召來宰相李石商議。李石說反正是別的國家的事兒,又是主動請求的,不如就批准吧。金世宗說:“這是權臣脅迫的結果,是任得敬逼迫這麼做的。”他下令退還貢品,不批准把夏國分給任得敬一半的請求。在給夏仁宗的詔書中,暗示仁宗要翦滅賊臣。使者回國后,夏仁宗得知金國支持自己,心裡有了底,逮捕了任得敬並迅速處決了。
金世宗在柳河川處理的這件事,粉碎了任得敬篡奪權力、分裂西夏的陰謀。
七月初四,金世宗開始在柳河川秋獵。七月二十,金世宗把徵調來伺候他行圍打獵的役夫遣回,並詔令扈從人員的糧食一律官方供應,不從民間徵集。七月二十七,金世宗又發出一道敕令:扈從人員中放縱牲畜踩壞莊稼的,要施以杖刑,受刑之後還要照價賠償。
看來金世宗大規模的圍獵活動,給柳河川的老百姓帶來了擾害,以至金世宗親自加以處理。從另一個方面看,那時伊遜河川農業已比較發達,不然“蹂踐禾稼”就無從談起了。
將星殞落柳河川
明初,伊遜河仍稱“柳河”。
伊遜河
伊遜河
1369年(洪武二年)七月,明朝的第二號軍事人物常遇春,突然在柳河川逝世。
明朝的著名軍事將領首推徐達,其次就是常遇春。徐、常二人是明朝的開國元勛,沒有徐、常,朱元璋不可能從一個孤兒布衣登上天子的寶座,不可能推翻元朝,統一全國。
常遇春生於1330年(天歷三年),懷遠(今安徽懷遠)人,年輕時當過綠林強盜,後來投奔朱元璋的隊伍。此後身經百戰,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
1364年(至正十四年)朱元璋任命常遇春為副將軍,此後與大將軍徐達並稱“徐常”。
1369年(洪武二年)元月,常遇春與李文忠在大興州(今隆化縣城)夜設“八伏”,大破元軍后,又率軍直奔上都而去。《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元主先已北走,追奔數百里,俘其宗王慶生、平章鼎住等,斬之。凡得將士萬人,車萬輛,馬三萬匹,牛五萬頭。”
常遇春和李文忠在上都獲大捷后,勝利回師。據《明史》記載,七月初七,大軍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然發病,暴疾而亡,年僅39歲。一代將星,就這樣突然隕落在這裡。
朱元璋聽到常遇春暴卒的消息,非常震驚和悲痛。常遇春的遺體從塞北運回南京,朱元璋親自主持隆重的葬禮,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並在功臣廟裡塑像祭祀。常遇春之墓至今仍完好保存於南京紫金山。
鐵軍長龍繞燕山
197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分軍隊,按照中央軍委命令,進駐承德、隆化縣地區,建設“沙通鐵路”,經過近十年的艱苦奮鬥,含辛茹苦,終於建成一條嶄新的鐵路。其意義是巨大的。
(一)沙通鐵路(即京通鐵路)的概況。沙通鐵路從1972年10月開工興建,西起北京市昌平縣,經赤峰市,向北接通遼市。全線橫貫昌平、承德、赤峰、通遼等15個市縣(旗)。是溝通關內外的第二條鐵路幹線,成為華北和東北地區鐵路網路重要組成部分。(二)修建沙通鐵路有重大的意義,主要是解決煤和電的問題。(三)本團駐地情況。隆化縣有41個公社,315個生產大隊,32萬人口。我團要涉及的有5個公社,17個生產大隊。這裡為丘陵地帶,溫差大,冬季氣候比較冷;漢族人口佔78%,其他有蒙古族和滿族。(四)目前有利方面是。有黨的政策;有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大量民工參加鐵路建設;地理環境優越和自然物質豐富;戰備觀念強,民兵組織好;區內兄弟部隊多,他們有冬季施工經驗等。不利因素有。設計資料缺少,施工安排不便;氣候惡劣,缺水比較嚴重;生活習慣與南方相差大;北方施工經驗不足,心中無數等。(五)要求每個同志堅決服從命令聽指揮,為修建沙通鐵路多作貢獻。

相關資料


《伊遜河的由來》
作者:大智若愚
作品類型:短篇小說
作品狀態: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