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戰爭
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
機械化戰爭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早在1878 年7月,布拉肯布里(C.B.Brackenbury)上校在《十九世紀評論》雜誌上發表《裝甲的野戰炮兵》了一篇撰稿的文章,他基於普拉弗里會戰的經驗,認為當炮兵處於近距離最大殺傷效力時,其自身也處於步兵火力的射程內。因此布拉肯布里提議用輕薄的裝甲保護炮手,使步兵的輕火力失效,而炮兵則能達到最大殺傷效果且不需為安全擔心。後來被稱作坦克的現代戰車是防護、火力、運動三位一體的結合,布拉肯布里的建議缺少運動這一的因素,但已將防護和火力合二為一,標誌著現代戰車觀念的最初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塹壕和鐵絲網加上步槍和機槍便可組成難以突破的防線。火炮密集轟擊固然可使防線出現缺口,但向縱深發展突破、擴張最初的戰果幾乎不可能。面對這一戰場僵局,大戰剛開始不久,英國的斯溫頓(F.D.Suinton)上校,法國的埃蒂安納將軍認為:雖然個別的士兵是無法裝甲的,但他可以象水手一樣,用裝甲車輛來運載。這種車輛須作越野行動,所以應使用履帶,而不是車輪(其中最具遠見卓識的,要算對使用履帶的強調,幾十年後,德軍在莫斯科會戰的失敗,根據利德爾·哈特的看法,德國裝甲部隊嚴重缺乏履帶式坦克是個重要原因)。這種戰車使士兵在動態中得到保護,並能在靜態中戰鬥,實際上是把海軍裝甲戰艦作戰原理移植到了陸地上。由於加入了運動這一重要因素,他們的思考遂成為現代戰車觀念誕生的標誌。
1914年10月20日,斯溫頓上校從法國前線回到倫敦,向帝國防禦委員會的漢基上校彙報了戰場僵持的特點后建議,以美國人霍爾特發明的履帶式拖拉機為參考,製造一種能夠避彈和越過塹壕的戰車,車上裝有能毀滅機槍的小型速射炮。漢基大為欣賞,倆人作了進一步討論之後,分別向英國遠征軍司令部和陸軍部提出這項建議,均被拒絕考慮。
丘吉爾便在自己的海軍部設立一個部門,專門撥款進行戰車研製,他被迫去職后仍利用自己的影響來繼續這項實驗。也許是戰場久陷僵持的緣故,英國遠征軍司令部接受了斯溫頓的建議,國內新成立的陸海兩軍聯合委員會對此項試驗也很投入。是年7月,斯溫頓被授權協調戰車試驗工作。1916年2月2日,在英國的哈特費爾德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現代戰車的試驗。
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以後,顯示出很強的突擊力。英國坦克軍參謀長J.F.C.富勒首先總結了在這次戰爭中使用坦克的經驗。他在1918年5月擬制的《1919年計劃》中,提出了建立和使用機械化軍隊的新觀點;之後,又在《世界大戰中的坦克》(1920)、《論未來戰爭》(1928,中譯本名為《機械化戰爭論》)等著作中進一步作了闡述,創立了機械化戰爭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裝甲戰車、自行火炮及其他機械化裝備不斷湧現並大量裝備部隊,使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步兵也大量發展為機械(摩托)化部隊。海軍裝備了航空母艦和潛艇,成為能在水下、水面、空中進行立體作戰的合成軍種。空軍的發展極為迅速,許多國家陸續建立了空軍聯隊、師、軍和集團軍。各主要軍事強國將現代化的陸海空軍及其具有高度機動力、突擊力的機械化作戰平台大量運用於戰爭,徒步步兵、騎兵和其他兵種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作戰方式逐步由線式作戰向縱深作戰發展。在作戰理論上,出現了G.杜黑的“空軍制勝論”、富勒的“機械化戰爭論”、E.魯登道夫的“總體戰”等著名的機械化戰爭理論,特別是德國的“閃擊戰”理論,提出了以裝甲部隊在飛機和空降兵的協同下遠程奔襲,實施高速進攻的新的作戰觀念,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作戰的理論基礎。與之相對應的蘇聯“大縱深戰役”理論,首次提出實施方面軍、集團軍戰役的觀點,強調以殺傷兵器同時壓制敵整個防禦縱深,在選定方向上突破,爾後使用機械化部隊迅速擴張戰果,將戰術勝利發展為戰役勝利,達成預定目的。這些理論均在戰爭中得到充分運用,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宣告核時代的到來。原子彈、導彈的出現,使機械化戰爭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美軍建立了戰略空軍司令部,蘇聯組建了戰略火箭軍,英、法等國家也建立了有限的戰略核部隊。在常規力量建設上,蘇、美等強國的陸軍裝備了威力強大的戰役戰術導彈和高性能火炮;空軍裝備了可攜帶導彈的新型作戰飛機;海軍導彈艦艇、導彈核潛艇和海軍航空兵成為主要突擊力量。在常規戰爭理論方面,突出了局部戰爭對機械化部隊運用理論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中期,進一步形成核威懾條件下的常規戰爭理論。80年代,美軍提出“空地一體作戰”理論,蘇軍的“大縱深戰役”理論又發展為“大縱深立體戰役”理論,機械化戰爭理論進一步得到發展。
富勒認為,坦克出現以後,陸軍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戰爭將是一種純粹的機械化活動,戰爭勝負“百分之九十九在於武器”,戰場上坦克數量多的一方勝利的機會亦多。他認為,騎兵將退出戰場,步兵降為輔助兵種,炮兵則需提高機動能力。還主張,作戰時,首先以坦克出敵不意地突向敵人的縱深,摧毀其首腦機關,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接著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擴大戰果,追殲逃敵,一次會戰即奪取戰爭的勝利。富勒的理論,雖然指出了軍隊建設和作戰方法發展的某些趨向,但過分誇大了坦克的作用,貶低了人和其他兵種在戰爭中的作用。
1916年9月15日,坦克首次出現在松姆河戰役中。參戰的坦克雖然只有十八輛,但卻取得重大戰術效果。在後來的康布萊戰役和亞眠戰役里,協約國開始大量使用坦克。當時的作戰樣式是把坦克配屬給步兵部隊,由坦克在前開道。步兵在後跟隨,這種步坦協同產生了極大的戰術效果,打破了由塹壕、鐵絲網帶來的戰場僵持。當時,坦克進攻雖然沒有直接形成戰略性突破,但它所造成的德軍心理上的恐懼和絕望產生了戰略性的影響。德軍在亞眠會戰中遭到慘敗,許多德軍士兵起初在對方猛烈炮火和步兵反覆衝擊下仍能頑強抵抗,直到坦克從自己身旁駛向防線後方時,他們一方面感到無能為力,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盡了最大努力,便放下了武器,成群成群地投降。
一位德軍俘虜曾說:“在多數情況下,官兵們都認為戰車的迫近,即可算是中止戰鬥的良好借口,他們的責任感可以使他們面對著敵人的步兵,挺身而斗,但是一旦戰車出現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已經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投降了”。這種情況正如布拉肯布里所言:任何會戰的目標在本質上是追求精神效果,因為死傷並不能使敵人退卻。這一精闢的論斷在德國魯登道夫的回憶中得到再次驗證:
“8月8日清晨,英國和法國以強大的坦克兵力在阿爾貝和莫勒伊爾之間發動進攻,在那場戰鬥中,一直是英法軍隊佔優勢,他們深深地突破了我們的前線。我們在那裡的一些師被徹底衝垮,敵軍的坦克使這些師的司令部大吃一驚,並被攻克……我們所擁有的最精銳的師中有六、七個師全部被殲。形勢變得極端嚴重……事實證明大量使用坦克的戰術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8月8日這一天結束了我們繼續戰鬥的可能性。”
這種理論還為德國法西斯頭子A.希特勒及其統帥部所接受,成為希特勒建立坦克軍切、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論基礎,也曾推動某些國家重視建立強大的機動部隊和改革進攻的作戰方法。並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閃擊波蘭、法國和進攻蘇聯的作戰行動中。
機械化戰爭
希特勒任德國總理后開始重整軍備,1933年在德國兵工署舉辦的現代兵器表演會上,希特勒對古德里安訓練的一支小型裝甲分隊的表演大為讚賞,連聲說:“這就是我所希望的東西!這就是我所需要的東西!”15到1935年,德國已經成立了3個裝甲師,根據古德里安的一再要求,德國坦克裝備了當時第一流的觀察和通信指揮工具,這一優勢彌補了德國坦克的許多不足,並在後來的戰爭中這種優勢保持了很長時間。
1938年,德國軍方在建立傳統騎兵為主、裝甲兵為輔的騎兵軍和建立裝甲兵為主,騎兵為輔的的機械化部隊達到問題上面臨抉擇,希特勒支持古德里安的主張,認為在現代戰爭中,馬匹已無利用價值。於是,德國把大部分騎兵或改編為摩托化部隊,或編入裝甲部隊。至此,古德里安運用大量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配合摩托化的炮兵與空軍,發動閃電戰攻擊的思想最終成為德軍的典型戰法。
機械化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的軍事學術狀況反映了人類戰爭史的一般規律:當科學技術飛躍帶來新軍事技術革命的時刻,也是軍事學術思想創新的契機。這些嶄新的軍事觀念必將深深影響下一次戰爭的作戰樣式。
今天我們已經站在“后機械化戰爭”時代門口,總結和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的軍事學術爭論的這段經歷,對如何應對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轉型具有極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