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4條詞條名為清明的結果 展開
清明
北宋王禹偁詩作
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①清明:陰曆三月的節氣,為春分之後的第十五日。在這一天中。有到郊外踏青和掃墓的習俗。
②興味:興緻、趣味。蕭然:蕭索的樣子。野僧。山野廟宇的和尚。
③乞新火。即向鄰舍借來新的火種。古代。風俗每年清明節前一日或前二日為寒食節,禁煙火,吃冷食,至清明節重新生火,是為新火。乞,乞討。
④曉窗:清晨的窗戶。
無花無酒地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緻猶如居于山野廟宇的和尚一樣。
昨日向鄰居求討新火種,破曉時將火種分給窗邊做讀書照明用的燈盞。
此詩作於王禹偁貶居商州期間(991-993年)。清明節這天,本應出外踏青賞花,舉杯暢飲,使生活增添幾分樂趣。可是此時詩人一貧如洗,既無花又無酒,如置身於荒山寺廟裡的和尚,清冷孤獨,無所慰藉,興味索然,遂作詩求樂趣慰籍。
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現了古代清貧知識分子的困頓生活,表達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以讀書為樂的情懷。此詩風格質樸,用筆傳神,在選題上獨具一格。
前二句開門見山,針對世俗發議論,指出花酒游宴的清明,不是清貧寒士的佳節。清明節到來,詩人在詩中對自己的“興味”作了描寫。在這裡,“興味”的含義是:物質的貧困使自己“興味蕭然”,精神的富有使自己潛心讀書。“無花無酒’’的根本原因是窮,只好強忍苦熬,設法將興味轉移到別的方面。
詩的前半首著重刻畫一個被遺忘了的人,是怎樣在形象和心境方面酷似“野僧"的情景。眼看別人歡度清明佳節,對比自己的困境,固然令人感到“興味蕭然",但詩人並沒有被物質上的貧困壓垮,而是發憤苦讀,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來抵銷物質上的貧困。於是,詩人將節日的興味轉入挑燈讀書,於書中尋求樂趣和慰藉。
后二句是現身說法,自訴人窮志不窮,表明寒士的清明佳節,第一件事就是刻苦用功,努力讀書,主題思想是勵志勸學,發憤讀書。昨日詩人向鄰家“乞新火”本是為了生活所需(包括燒水煮飯等),而詩人在這裡只說“分與讀書燈”,這就使興味得以轉化,是一種寄託和享受,和先前感到的“蕭然”迥然有別:他將痛苦與鬱悶化為前進的動力。這盞伴隨他苦讀詩書的燈,彷彿點燃了生命的火炬,驅走了眼前的黑暗,照亮了前進的道路,於是心胸豁然亮堂,情感得以凈化,另有一番“興味"在心頭。這種“興味”的內在涵義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只有立志成才的人,才有這樣的毅力,這樣的興味。正因為如此,詩人的形象才顯得生動形象,才能在無花無酒的清晨,專心致志地在讀書中度過清明佳節。
全篇語言樸實,議論明快,敘述簡潔。全詩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再現了古代清貧寒士的困頓生活,給人凄涼、清苦之感,寥寥數語,質樸平實,於小處見大,自然揭露出社會生活真實的一面。
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教授趙傳仁《詩詞曲名句辭典》:賞花飲酒的歡樂被貧困剝奇,清明節過得索然無味,清苦得象荒山野寺的和尚。此詩用質樸的語言,表現了貧苦知識分子的清苦生活。
瀋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馬清福《中華節令風俗文化·春》:《清明》一詩,描寫了一位窮苦的讀書人。清明節那天,他從鄰居那裡乞得新火,聞雞鳴而起借火光來讀書,表現出他的奮發向上的精神。詩的語言清新,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