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招隱的結果 展開
招隱
陸機詩作
《招隱》是詩人陸機所作的一首嚮往隱士生活的詩。表達了詩人對仕途生涯的厭惡之情。
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躑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朝采南澗藻,夕息西山足。
輕條象雲構,密葉成翠幄。
激楚佇蘭林,回芳薄秀木。
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
哀音附靈波,頹響赴曾曲。
至樂非有假,安事澆淳樸?
富貴苟難圖,稅駕從所欲。
詩的開頭四句,詩人寫其心情之鬱悶。明發,天亮時。夷,安定愉悅。振衣,整理衣服。幽人,指隱士。浚谷,深谷。詩人鬱鬱不樂,因此想要前往深深的山谷,尋找那幽獨清高、不問世事的隱士。這已隱隱透露出他與現實的矛盾。
接下來十句描繪隱士生活的環境。“朝采南澗藻,夕息西山足”,概括地寫隱士生活。藻是一種水草,古人與米面雜合著蒸食,飢荒時期還可以用以代糧。隱士自己動手採集食物,見出其生活的清苦。南澗、采藻、西山是泛指,又是用典,借典故來增加詩的意蘊。南澗、采藻,見《詩經。召南。采蘋》。藻,澡的諧音,澡有洗滌意,故舊說認為藻象徵著清潔,采來的藻甚至可用作祭品。西山,《史記。伯夷列傳》載高士伯夷、叔齊作歌雲“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不了解這些典故,並不妨礙對詩意的理解,但知道它們,則又在詩的字面意義以外產生進一步聯想,更深體會到詩中清高與幽怨的情趣。
“輕條象雲構”四句寫出林木之美。喬木高大,其枝條儘力向上生長,給人以輕揚之感,故云“輕條”。雲構,高聳入雲的屋宇。幄,帳幕。結風,旋風。佇,停留。薄,迫近。秀木,美好的樹木。山中雖無大廈錦帳,而高大茂密的樹木便賽似廣廈翠木;更有遍地蘭草,風兒夾雜著那幽香在林中回蕩。“山溜何泠泠”四句寫山裡澗泉之美。溜,指高處流下的澗水。泠泠,象聲詞,狀聲之清。鳴玉,言泉水清澈如玉之晶瑩。哀音,古人愛好搖蕩性情的哀苦之音,遂將動聽的聲音稱之為“哀音”。靈,有善、好意,“靈波”是對水波的美稱。頹,崩墜。頹響指水流自上而下,其聲亦漸遠漸消。曾,通“層”,重疊。附於水波卻又獨立於水波之外;“頹響赴曾曲”更離開水面而單寫其聲,由響聲的動態變化寫出水流之遠去。這四句寫澗泉著重從聲響方面加以形容,似乎一曲大自然的美妙而盪人心魄的交響音樂在山谷間鳴奏。詩人將隱士生活的環境寫得如此美好,表現了對隱逸生活的企羨。
最後四句,詩人直抒胸臆,與開頭四句呼應。至樂,最大的快樂。《莊子》有《至樂》篇,認為最大的快樂就是“無為”。這裡指身心均不受拘羈、無憂無慮的隱居之樂。假,憑藉。詩人認為追求富貴名利,就是勞神苦慮,與濁世浮沉,那是違背自然無為原則的。而隱居山林,則無求於人,淳樸而自然。故云“至樂非有假,安事澆淳樸”。澆,薄,作動詞用。“富貴苟難圖,稅駕從所欲”。稅駕,解開車駕。稅、脫古通。是說如果富貴難求,那就不再風塵僕僕地奔走仕途了,就要從心所欲,去過隱居生活了。這是假設之詞,詩人還不打算就此隱居、放棄對富貴的追求,但已然對仕宦生涯感到厭憎了。
此詩在藝術上,總體構思較為平實,但從其中的山水描寫,可看出刻意形容物象和用詞造語力求新鮮的創作傾向。陸機認為創作應“謝朝花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文賦),此詩正體現了這種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