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坐落在雙峰縣荷葉鎮(舊屬湘鄉),始建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整個建築像北京四合院結構,包括門前的半月塘、門樓、八本堂主樓和公記、朴記、方記3座藏書樓、荷花池、後山的鳥鶴樓、棋亭、存朴亭,還有咸豐七年曾國藩親手在家營建的思雲館等等,頗具園林風格,總佔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富厚堂的精華部分是藏書樓,曾藏書達30多萬卷,是我國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書樓之一。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 曾國藩的侯府,坐落在位於湖南婁底市雙峰縣東部的荷葉鎮富托村,與湘鄉市、湘潭縣、衡山縣、衡陽縣毗鄰,總佔地面幟四萬多半方米,主體建築近一萬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軸線對稱的明清迴廊式建築群體。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曾國藩故居已被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代表性建築,主要有“白玉堂”、“黃金堂”、“萬年堂”、“大夫第”、“富厚堂”等(“有恆堂”為曾國荃故居)。
曾國藩故居
富厚堂,始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整個建築包括門前的半月塘、門樓、八本堂主樓、公記、朴記、方記3座藏書樓、荷花池、後山的鳥鶴樓、棋亭、存朴亭,還有咸豐七年曾國藩親手在家營建的思雲館等等,佔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曾國藩故里旅遊區包括富厚堂、白玉堂、黃金堂、大夫第(敦德堂、獎善堂)、萬宜堂、修善堂、有恆堂、華祝堂、文吉堂等曾氏十堂曾氏祖墳之外,還有秋瑾故居及蔡暢故居光甲堂。旅遊區面積達100平方公里。富厚堂,是曾國藩故里旅遊區的核心景區,是全國保存無幾的“鄉間侯府”。
曾國藩(1811—1872)
曾國藩出生於清代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列為優等。他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轉衰、內憂外患的動蕩歲月里,既無家學,也無根底,卻以一介儒生,僅憑自己的刻苦努力鑽研,在封建科舉制度下考取了功名,踏上了仕途,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查中科事務、禮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最後升至總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故居
富厚堂長廊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的祖父曾星岡在荷葉除建築白楊坪一處田宅外,還在其附近下腰裡有一處田宅。他父親和叔父分家時,分在下腰裡(今屬荷葉鎮良江村),這裡就成了曾國藩的第二故居。這裡原也是一棟一進兩橫的普通農舍,后擴建了一橫四間瓦屋,取名“黃金堂”,以與叔父家的“白玉堂”相對應。早在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曾國藩入縣學后,就將這4間新屋闢為“聽雨軒”,並在門上親書“聽雨軒”米把高的大字。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九月,其母江太夫人病逝后,他回籍在這裡為母開堂作吊,僅中午一餐,就有客240多席,分3次才開完。他兄弟5人感到不體面,就急於廣置田宇。戰勝太平軍后,曾家“打開南京進洋財”,就在家鄉大興土木。先是曾國荃在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建“大夫第”——獎善堂和敦德堂於大坪(今屬荷葉鎮大坪村),並置富坨莊園一座。接著就是曾國藩在富坨營造“毅勇侯第”——富厚堂。
曾國藩故居
富厚堂是曾國藩的第三故居,由弟曾國荃、曾國潢主持修建。曾國藩已於同治三年賞加太子太保銜,賜封一等侯爵,其弟則為兄仿侯府規制,歷經數年,將富坨全盤改建為規模宏偉而結構緊湊的“侯府”。全宅佔地4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土木結構,具有明清迴廊式建築風格。房子坐西朝東,前面是一片廣闊的田野,涓水悠悠環繞;背依半月形的小山,中植竹木,四季常青。周圍環繞高大的圍牆,人行通衢橫貫東西。進入東西兩宅門,是一個用花崗岩鋪成的半月形台坪,坪邊插著大清龍鳳旗、湘軍帥旗、萬人傘等。台坪外是一張半月形蓮塘,夏日荷花相映,有如泮宮。台坪正中是前進大門,門上還懸掛著曾紀澤書“毅勇侯第”4個朱地金字直匾,所以當地人們稱之為“侯府”或“宰相府”。
曾國藩故居
富厚堂
富厚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駭嘆富厚堂花費大
富厚堂原稱八本堂,取曾國藩“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忘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的家訓,后曾紀澤據《後漢書》“富厚如此”而改現名。富厚堂雖不勝家華,然曾國藩得知修屋花錢七千串而為之駭嘆,他在同治六年二月初九日的日記中寫道:“接臘月甘十五日家信,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錢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費如此,深為駭嘆!餘生平以起屋買因為仕宦之惡習,誓不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顏見人!平日所說之話全不踐言,可羞孰甚!屋既如此,以後諸事奢侈,不問可知。大官之家子弟,無不驕奢淫逸者,憂灼曷已!”
富厚堂名稱的爭議
富厚堂是否可稱“曾國藩故居”,社會上頗有爭論,文物部門從實際出發,認為富厚堂不管是“故居”還是“民居”,它作為清代一幢規模巨大的仿宋、明迴廊風格的建築群體,保護它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9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富厚堂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縣兩級政府撥出專款,對其進行了必要的搶救性維修,並成立了“富厚堂管理所”,派有專人管理,內設有兩個專題陳列展覽,常年對遊人開放,1995年10月,雙峰縣人民政府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舉辦了全國首次曾國藩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100多人參加了會議,並專程到富厚堂參觀。
自駕車:
長沙方向:長沙-滬昆高速G60(25KM)-塔嶺互通轉岳臨高速S61(15KM)-白果出口(65KM)-曾國藩故居(15KM)。
公共汽車:婁底火車站坐2路車到汽車站,由汽車站坐班車到荷葉鎮(婁底-荷葉的班車每天一趟),從荷葉鎮可直接步行到故居。
雙峰出發:在雙峰縣城的雙峰湘運汽車站(當地人稱東站,雙峰1路、3路公交車可到),乘坐 雙峰-荷葉 的班車(約40分鐘一趟)到荷葉鎮,然後到荷葉鎮可沿新橋鎮方向步行(約2.4公里),也可以轉乘 荷葉-新橋 的班車在攸永村下車即到。自駕車可沿G320到燈塔G320與S314交匯處,轉走S314,或者在梓門橋鎮轉走X005,前行至X005與S314交匯處直行上S314往東,經過沙塘、井字鎮、荷葉鎮到富厚堂。
地址:湖南婁底市雙峰縣東部的荷葉鎮富托村
票價:曾國藩故居聯票70元/人 富厚堂60元/人白玉堂20元/人
開放時間:夏季:8:00-18:00;冬季:8:30-17:30 全年開放
所在地 | 景點名稱 |
長沙市 | |
長沙市 | 橘子洲頭|嶽麓山|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天心閣|馬王堆|長沙市動物園|烈士公園|海底世界|火宮殿|秋收起義紀念館 |
望城縣 | 銅官窯|雷鋒紀念館|千龍湖 |
寧鄉縣 | 劉少奇故居 |
瀏陽市 | 胡耀邦故居|大圍山|石燕湖|豐竹園|青竹湖 |
長沙縣 | 櫻花溫泉 |
婁底市 | |
婁底市 | 湄江|波月洞|洛陽灣|水府廟|曾國藩故居|蔡和森紀念館|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 |
常德市 | |
常德市 |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桃花源|夾山國家森林公園|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常德詩牆|柳葉湖|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河洑國家森林公園|太浮山森林公園|蒙泉湖|城頭山|太陽山|德山公園 |
郴州市 | |
郴州市 | 仰天湖草原|蘇仙嶺|萬華岩|王仙嶺|五蓋山|天堂溫泉|義帝陵 |
宜章縣 |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
資興縣 | 東江湖|觀瀾書院|回龍山|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
汝城縣 | 福泉山莊 |
蘇仙區 | 飛天山天下十八泉|湘粵古道 |
北湖縣 | 石林|龍女溫泉 |
永興縣 | 便江|板梁古村 |
永州市 | |
永州市 | 上甘棠古村 |
祁陽縣 | 金洞漂流|文昌塔|三聖湖 |
東安縣 | 舜皇岩 |
零陵縣 | 柳子廟 |
江華縣 | 盤王殿 |
江永縣 | 女書園 |
雙牌縣 | 大黃江源瀑布群|文廟 |
寧遠縣 | 九嶷山舜帝陵 |
道縣 | 月岩 |
株洲市 | |
炎陵縣 | 炎帝陵 |
攸縣 | 白龍洞 |
醴陵縣 | 紅色官窯 |
茶陵縣 | 南宋古城 |
湘潭市 | |
韶山縣 |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滴水洞 |
湘潭市 | 彭德懷紀念館|齊白石故居 |
衡陽市 | |
衡南縣 | 江口鳥洲 |
南嶽區 | 南嶽衡山|南嶽大廟 |
衡陽縣 | 岣嶁峰|陸家新屋|湘西草堂 |
衡陽市 | 石鼓|回雁峰 |
衡東縣 | 羅榮桓故居 |
耒陽縣 | 蔡侯祠 |
懷化市 | |
芷江縣 | 芷江受降紀念坊 |
會同縣 | 粟裕故居|高椅古村 |
漵浦縣 | 向警予故居 |
邵陽市 | |
新邵縣 | 白水洞 |
新寧縣 | 崀山 |
城步縣 | 南山大草原 |
隆回縣 | 魏源故居|高洲溫泉 |
綏寧縣 | 鐵杉林 |
武岡縣 | 中山堂|雲山|法相岩 |
岳陽市 | |
岳陽市 | 岳陽樓|君山島|東洞庭濕地|張谷英村 |
汨羅市 | 屈子祠|任弼時故居 |
張家界市 | |
張家界 |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黃龍洞|寶峰湖|慈利五雷山|桑植九天洞|賀龍故居洪家關|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茅岩河漂流|崇文寶塔|土家風情園|普光寺|葫蘆殼溫泉|澧水源頭五道水|烈士塔|秀華山館|老院子|大庸府城|婁江漂流 |
湘西自治州 | |
湘西 | 鳳凰古城|猛洞河漂流|芙蓉鎮王村|德夯苗寨|關田山古苗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