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亭鎮

驛亭鎮

驛亭鎮位於上虞區東大門,東鄰餘姚牟山鎮,西接上虞城區,因駐杭州至寧波古驛道的中心,全鎮行政區域面積50.39平方千米(2017年),轄16個行政村,現有人口21035人(2017年),1.7萬畝耕地,3.9萬畝山林,5千餘畝水面。驛亭鎮政府駐地新東路,郵編為312353,區號為0575。

驛亭簡介


白馬湖
白馬湖
驛亭鎮因曾設驛站而得名,著名的浙江省重點中學春暉中學就坐落在驛亭白馬湖畔。驛亭鎮西與百官城區相連,是個典型的城郊鎮,城區建設和城市文明不斷向驛亭鎮延伸,上虞市政府已把白馬湖、橫塘一帶納入了全市旅遊規劃,給驛亭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杭甬鐵路複線、杭甬高速公路、杭甬運河都經過驛亭鎮,鎮內道路硬化到村,交通便捷,楊梅產區無工業企業污染,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越。2010年被評為為浙江省生態鎮、浙江省體育強鄉鎮、紹興市平安鄉鎮、紹興市文化示範鄉鎮、紹興市教育基本現代化鄉鎮和上虞市先進集體。

自然地理


驛亭鎮東鄰餘姚市牟山鎮,西接上虞城區。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氣候,季風顯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濕潤多雨。又因地形複雜,光、溫、水地域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總趨勢是洪澇多於乾旱。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

歷史沿革


1992年10月18日上虞縣撤縣設市,驛亭鎮由上虞市管轄。
2003年底,轄37個村委會,人口21986人,面積22平方千米。
2004年3月22日,上虞市驛亭鎮政府駐地由五驛村遷至五夫村。
春暉村
春暉村
2006年4月19日,驛亭鎮的行政村由37個調整為16個:撤銷二都村、湖頂村,合併設立二都村,村委會駐原湖頂村內;撤銷光豐村、馮家村,合併設立楊梅村,村委會駐原馮家村內;撤銷楊溪村、黃倪嚴村,合併設立楊溪村,村委會駐原楊溪村內;撤銷徐家嶴村、羊角嶺村、橫塘村,合併設立新橫塘村,村委會駐原橫塘村內;撤銷白馬湖村、嶺下王村、虎嶴村,合併設立白馬湖村,村委會駐原白馬湖村內;撤銷趙嶴村、鄭嶴村、西徐嶴村、南大嶴村,合併設立春暉村,村委會駐原趙嶴村內;撤銷下閘村、群英村、茅家溪村,合併設立魯溪閘村,村委會駐原群英村內;撤銷前嶴村、河頭村,合併設立賈家村,村委會駐原前嶴村內;撤銷五夫村、長壩村、湖西陡村,合併設立五夫村,村委會駐原五夫村內;撤銷六一村、小寺橋村,合併設立聯橋村,村委會駐原六一村內;撤銷馬慢橋村、謝家岸村,合併設立馬慢橋村,村委會駐原馬慢橋村內;撤銷江下村、王袍嶴村,合併設立袍江村,村委會駐原江下村內;撤銷五愛村、泗洲塘村,合併設立五洲村,村委會駐原五愛村內;撤銷驛亭村、五驛村、新力村,合併設立新驛亭村,村委會駐原五驛村內;西陡門村、孝豐村等2個行政村暫不作調整,維持原狀。

經濟狀況


2008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7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5.2億元,農業產值1.26億元,國地兩稅4773萬元。工業生產性投入2.68億元,外貿出口交貿值1.67億元,自營出口818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09萬美元,實到外資22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90元,財政總收入2498萬元,其他經濟指標和社會各項事業均有穩定增長。

農業

驛亭鎮曾是典型的農業鄉鎮,二都楊梅和白馬湖水產是該鎮兩大傳統農業優勢產業。白馬湖河蟹、河蝦、青魚等水產品質優味美,譽滿江南。
二都楊梅更是馳名中外,譽稱越中果品第一,曾是朝廷貢品,栽培歷史悠久。全鎮二都楊梅已發展到1.5萬畝,可採摘面積有0.8萬餘畝,作為浙江省政府授予的“楊梅之鄉”,2004年又被省農業廳命名“無公害綠色產品”,2006年榮獲中國優質楊梅基地鄉鎮稱號, 2007年獲紹興市生態鎮和浙江省特色農業優勢強鎮稱號。
白馬湖與東泊、西泊等相聯,水系面積近幾4千餘畝,無污染,水產品味美、質優,量多。

工業

驛亭鎮通過發展邊界經濟,驛亭邊界工業經濟朝氣蓬勃。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經叔平題詞並奠基的五夫工業功能區已建成面積3平方公里,落戶企業122家,有98%的來自寧波、慈溪、餘姚等地,初步形成以宏盛電器、麥達爾電器、錦濤電子、舜達電子、立馬電子為重點的電子電器業,以恆大管樁、高翔管樁、巴奇建材為主的新型建材業,以萬生廚具、浙江科峰為骨幹的傢具廚具業等三大優勢產業。電子電器電動工具、新型建築材料三大優勢塊狀產業初步形成。已建成一個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實力雄厚的集工業、商業、服務業於一體的新興綜合經濟功能區塊,成為上虞市先進位造業基地有機組成部分,產業聚集基地。
隨著驛亭鎮行政中心的搬入,五夫工業功能區日益成為一個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實力雄厚的集工業、商業、服務業於一體的新興綜合經濟功能區。
2010年,全年實現工業產值26.69億元,實現農業產值1.5億元,完成國地兩稅6555萬元,實現合同外資860萬美元,實到外資500萬美元,引進內資1.66億元,新辦個私企業75家,實現商貿服務營業額7700萬元,自營出口4100萬美元,實施工業項目14隻,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9隻,完成工業生產性投資2.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400元。

第三產業

新橫塘村
新橫塘村
二都楊梅和白馬湖水產已成為驛亭二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同時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莊經濟,與白馬春暉旅遊景點開發相配套,推出品二都楊梅、觀白馬春暉為主要內容的“綠海紅波”一日游活動,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客人來旅遊觀光。驛亭鎮與市旅遊局推出的“賞白馬風光,品上虞二都楊梅”為主要內容的綠海紅波生態休閒遊日趨成熟,每年前來品梅的遊客在20萬人次左右,休閑農莊蓬勃興起。

交通運輸


杭甬鐵路、杭甬高速、杭甬運河、104國道、329國道、上三高速穿境而過,距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機場45公里和55公里;特別是隨著嘉紹跨江大橋、杭甬城際鐵路、世紀丘圍塗的建設,發展區位更加優越、空間更為廣闊;隨著“長三角”一體發展戰略、浙江省打造環杭州灣產業帶戰略的實施,驛亭鎮將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發展前景十分美好。

旅遊資源


白馬湖
白馬湖
白馬湖
白馬湖
驛亭的山川湖泊十分秀麗,風景絕佳處當數白馬湖。白馬湖系該鎮境內最大的湖泊,四面青山環列,水質清冽,風光無限,澤中盛產大青魚、河蝦、鱸魚等優質水產。白馬湖是一個名湖,作為人文景觀的集聚區,她已被上虞市政府納入重點保護範疇,成為一處蓄勢最足的旅遊資源。她所以名聲在外,更在於這裡曾經聚集過中國現代史上一大批學界泰斗、文壇巨擘、革命志士。位於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創建於1921年,經亨頤是首任校長,他訂立“與時俱進”為校訓,提倡新學,改革舊制,不拘一格降人才。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散文聖手朱自清、美學大師朱光潛、國學大師馬一浮、漫畫鼻祖豐子愷、火燒趙家樓——揭開“五四”運動序幕的匡互生以及楊賢江、劉宇熏、劉延陵、范壽康、馮三昧、王任叔(巴人)等學界精英先後執教於此,社會名流蔡元培、何香凝、葉聖陶、陳望道、吳覺農、俞平伯劉大白、李叔同等人曾數番登臨,設堂講學;張聞天、柳亞子、張大千、黃賓虹、胡愈之等也曾幾次蒞臨考察,或泛舟於美麗的白馬湖。新學風氣之盛,為國人之矚目,全國各地學子擔笈負篋,慕名而至,素有“北有南開,南有春暉”之說。春暉校園旁的象山腳下還留存著經校長住過的“長松山房”,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朱自清的故居以及弘一法師的“晚晴書房”,有朱自清、豐子愷等人親手栽下的青青楊柳,還有水澤湖畔微風中顫動的田田荷葉。

歷史名人


驛亭鎮文化積澱深厚,驛亭還是一個名士之鄉,南宋詩人柳亞子在此留下了“紅樹青山白馬湖,雨絲煙樓兩模糊”的佳句。
生活在北宋末年的李光是驛亭五夫人,進士出身,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當時的北宋權奸當道,外強入侵,風雨飄搖,目睹金兵南下燒殺擄掠,京城危在旦夕,李光挺身而出,痛斥奸佞,力主抗金,還親率義軍參加了保衛京師的戰鬥,后被秦檜構陷,貶職為民,一腔壯志最終未能得酬。
清末名士經元善集教育家、慈善家、企業家、改革家於一身,在封建桎梏甚烈的舊中國,首創中國女學,還開創中國民間義賑之先河。
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經亨頤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作為春暉中學的第一任校長,創造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迹。
被譽為中國商界“第一公關”的經叔平曾是中國工商會會長,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民”字型大小銀行,即中國民生銀行,他是第一任董事長。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范壽康等一大批著名學者都曾在—“北有南開、南有春暉”之譽的春暉中學執教,社會名流蔡元培、何香凝、葉聖陶、陳望道、吳覺農、俞平伯、劉大白、李叔同等在此設堂講學,並留下了一大批珍貴文物與古迹。

轄區概況


驛亭鎮現轄16個行政村:
驛亭鎮二都村楊梅村楊溪村新橫塘村白馬湖村春暉村魯溪閘村賈家村五夫村聯橋村馬慢橋村袍江村五洲村新驛亭村西陡門村孝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