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5條詞條名為吳波的結果 展開

吳波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吳波,男,1968年10月出生於重慶市,工學博士。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主講《建築結構抗震與防災》等課程,指導工學碩士生35人,先後在結構抗震、結構抗火、結構振動控制與智能監測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獲得多種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經歷


吳波在講學
吳波在講學
1988年7月畢業於原華中理工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1年1月和1993年11月畢業於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結構力學專業,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1995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95~00年在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00年至今在華南理工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95年晉陞副研究員;1997年破格晉陞研究員;1999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1995~2006年曾先後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6個月)、日本京都大學(3個月)、香港理工大學(7個月)從事合作研究工作。
先後擔任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1998~2000)、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兼土木工程系系主任(2003~2008)、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7~現在)等行政工作,主持建成了2005年落成時國內高校領先的結構耐火實驗室。

社會兼職


1.國際結構控制學會中國分會常務理事。
2.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
3.中國現代設計法研究會模糊分析設計學會常務理事(曾任)。
4.黑龍江省力學學會常務理事(曾任)。
5.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結構抗振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6.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隨機振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7.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結構分會理事。
8.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理事(曾任)。
9.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工及水電站建築物專業委員會理事。
10.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結構可靠度專業委員會理事。
11.中國建築學會結構抗火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12.中國建築學會建材與結構防火學術研究委員會理事(曾任)。
13.廣東省空間結構學會理事。
14.《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世界地震工程》、《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編委。
15.《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特約審稿人。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建築結構抗震與防災》、《結構穩定》、《專業英語》。
研究生課程《結構隨機振動理論》、《結構抗震理論》、《結構穩定理論》、《結構振動控制理論》、《火工程與結構抗火理論》。

培養學生


先後指導碩士生46人(其中36人已畢業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生18人(其中7人已畢業)。先後主講本科生課程《建築結構抗震與防災》、《結構穩定》、《專業英語》,以及研究生課程《結構隨機振動理論》、《結構振動控制理論》、《結構抗火理論》。

科研成果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專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國家教委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1項、國家建設部、黑龍江省、廣東省資助的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以及其它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11項。共計29項。
在國內外正式刊物和國內外學術會議論文集中發表論文近16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近30篇);出版專著2部;申請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1998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2)、2004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排名第1)、2002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排名第1)、2002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排名第2)、1998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3)。
先後在結構抗震、結構抗火、結構振動控制與智能監測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在瀋陽市政府大樓接層抗震加固工程、瀋陽商業城火災燒損情況調查及修復加固工程、瀋陽方圓大廈、瀋陽郵政樞紐大廈、瀋陽和泰大廈、廣州南航大廈、蘭州雁灘傢具市場4號樓、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廣州中洲中心、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體育場、廣州中華廣場等大型建築的實際工程及設計過程中得到了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明顯的社會效益。

行政任職

先後擔任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98~00)、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兼土木工程系系主任(03~現在)等行政工作,在上述兩所學校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建設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榮譽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先後擔任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兼隨機振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築學會結構抗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結構分會理事,以及《建築結構學報》等多個學術刊物編委。吳波一直致力於混凝土結構抗震和耐火以及大尺度廢棄混凝土循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含專題)26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國際/國內期刊論文210餘篇;獲發明專利授權9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1項;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做大會邀請/特邀報告27次;主持了我國摩擦消能器的首例減震工程應用,主編了我國第一部建築混凝土結構耐火設計標準,實現了建築結構採用大尺度廢棄混凝土的首例工程應用。
1. 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 99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3. 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4. 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5. 98年"鋼筋混凝土結構地震損傷理論與應用"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2)
6. 04年"安裝控制裝置結構的抗震設計理論與應用"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1)
7. 02年"混凝土結構火災損傷評估與抗震修復的關鍵技術"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1)
8. 02年"高強混凝土疊合柱結構設計方法"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2)
9. 06年獲“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聘教授—珠江學者”稱號
10. 06年獲廣東省丁穎科技獎
11. 05年獲“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2. 04年入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
13. 99年獲“建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14. 98年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
15. 98年獲“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