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綠鳩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楔尾綠鳩(學名:Treron sphenura)體長30-35厘米,體重約300-400克。頭部和頸部為淡黃綠色,並染有橙棕色。頸後部為綠色,背上部轉為灰色。背下部至尾上覆羽為橄欖綠色。飛羽和覆羽呈褐黑色,中央尾羽與腰部同色,外側尾羽呈灰色。頦部及喉部為黃色,胸下部至腹部呈淡綠黃色,下腹部為淡黃色,兩脅呈藍灰色。
留鳥,通常棲息於海拔800~3000米的山丘溝谷間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地帶。主要以樹木和其他植物的果實與種子為食。繁殖期為4-7月。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地區,以及緬甸、印度東北部、克什米爾、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等地。
楔尾綠鳩
雌鳥上體的綠色部分較雄鳥晦暗,沒有栗色而代之以暗綠色,頭頂和胸部為淡黃綠色而沒有橙色,其餘部分與雄鳥相似。
虹膜的內圈為藍色,外圈為紅色,眼周的裸皮為淺藍色。嘴的基部為淺藍色,端部灰色沾有橙色,腳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80-260g,♀160-240g;體長♂284-349mm,♀285-330mm;嘴峰♂18-22mm,♀19-21mm;翅♂169-190mm,♀165-186mm;尾♂122-157mm,♀108-142mm;跗蹠♂19-25mm,♀19-22mm。(註:♂雄性;♀雌性)
主要棲息於海拔3000m以下的山地闊葉林或混交林中。
留鳥,常單個、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尤以早晨和傍晚活動較頻繁,主要在樹冠層活動和覓食。叫聲非常悅耳動聽,富有簫笛的音韻。主要以樹木和其他植物的果實與種子為食。覓食主要在樹上和灌木叢之間。常抓住懸垂的小樹枝取食野果。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中國四川西南部和中部、西藏南部、雲南西部和南部、廣西北部以及湖北神農架等地。
楔尾綠鳩分布圖
繁殖期為4-7月。雄鳥的求偶行為有點頭、挺胸、張翅、展尾和圍繞雌鳥跳來跳去,同時發出“咕咕”的叫聲,並且不時地佯作在地面上啄食狀,雌鳥則以同樣的動作和叫聲來應答。營巢於森林中高大的樹上。巢呈平盤狀,甚為簡陋,僅用少量枯枝堆集而成。每窩產卵2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孵化期為13-14天。雛鳥為晚成性,經過親鳥12天的撫育后即可離巢。
鴿鳩育雛期,在腦垂體後葉分泌的泌乳素(又稱催乳素)作用下分泌鴿乳。鴿乳是由雌鴿和雄鴿的雙側側囊淋巴區,即嗉囊床淋巴區增殖扁平上皮大量脫落分泌的充滿脂肪顆粒、乳化脂肪糜液和淋巴液組成,初乳期后逐漸加入富含乳化脂肪顆粒的乳糜液。嗦囊床上皮淋巴乳頭一般在開始進人孵化狀態的第4-5天,雄雌鴿的嗉囊床開始萌動,嗉囊床血管充血、增粗,淋巴管增生,到第8-9天,嗉囊上皮增厚,進入育雛前狀態。第13天其厚度和寬度已增加1倍,第14-16日巳能分泌透明略帶黃色的鴿乳,第18天,嗉囊便可分泌嗓囊乳,然而乳鴿出殼后第7天,嗉囊乳分泌量開始減少,第10天分泌停止,持續嘔雛到2周齡左右,嗉囊床開始萎縮,而鴿乳分泌也逐漸停止。食糜漿中逐漸摻入由腺胃返流而來的通過肌胃研磨的半成品糜漿,然後變成直接飼餵摻水的顆粒飼料。如若所孵蛋未能按時出殼,孵性好的鴿最長可繼續孵化延遲到第22-24天(這些都和鴿的孵性、孵化季節和胚胎髮育信息反饋、胎雛的破殼頻率等有關,如遇寒冷的冬春季和育雛期往往會自動延長孵化期,而在酷暑悶熱天往往難以堅持),此時育雛鴿就會伴隨著嗉囊床的萎縮而自動停孵。
序號 | 中文名 | 拉丁屬名 |
1 | 楔尾綠鳩越南亞種 | Treronsphenuraannamensis |
2 | 楔尾綠鳩馬來亞種 | Treronsphenurarobinsoni |
3 | 楔尾綠鳩指名亞種 | Treronsphenurasphenura |
4 | 楔尾綠鳩雲南亞種 | Treronsphenurayunnanensis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