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

唐代的杜甫詩作

《促織》是唐代詩人杜甫於乾元二年秋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是詩人聽聞蟋蟀而感秋,抒發了詩人的羈旅愁懷之感。

作品原文


促織
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
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
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促織:又叫蟋蟀,今甘肅天水一帶俗稱“黑羊”。
(2)哀音:哀婉的聲音。
(3)穩:安。
(4)親:近。
(5)得:能夠。
(6)放妻: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
(7)絲:弦樂器。
(8)管:管樂器。
(9)感激:感動,激發。
(10)天真:這裡指促織沒有受禮俗影響自然真切的嗚聲。

白話譯文

蟋蟀的叫聲十分微細,那哀婉的聲音多麼動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叢間叫得不暢,移到床下來叫,彷彿與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鄉的我怎能不聞聲而淚下?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也在半夜裡難以穩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絲樂和激昂的管樂,也不如這天真的聲音如此感人。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於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當時杜甫還在秦州,遠離家鄉,夜間聽聞蟋蟀哀婉的叫聲從而感秋,至而牽動了思鄉之情,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的羈旅愁懷。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人們常常把嗚叫聲當作動物的語言,所以聽到反覆不斷的聲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斷地訴說著什麼,或要求著什麼,把它想象成無休止的傾訴。杜甫在秦州的幾個月,正是促織活動的時候。傍晚,清晨,特別是不眠之夜,大約都是在促織的鳴叫聲中度過的。詩人久客在外,心情本來就很凄涼,被促織聲一激,往往不禁淚下。這首詩,就是詩人當時憂傷感情的真實寫照。
起句正面點明促織,以“甚細微”與第二句的“何動人”構成對比,襯托哀音的不同尋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辭上構成兩對‘‘互文”。就是說:促織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內床底下,總是鳴聲不斷;而不論在什麼地方嗚叫,總和不得意的詩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聽到它的叫聲,長期客居外鄉的人不得不流淚,再也無法安睡到天明;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也在半夜裡被哀鳴之聲驚醒,陪著促織灑下淚水。這種“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兩層意思抒寫了交互著的四層意思,能收到言簡意緣的效果,是古代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最後兩句以“悲絲”、“急管”同促織的啼叫相比較,而以促織叫聲“天真”、不受禮俗影響作結,把促織的哀音放在任何樂器的演奏無法達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動人”寫到了極點,更加烘托出詩人的思鄉愁苦之情。

名家點評

明代著名學者高棅唐詩品彙》:劉云:結得灑落,更自可悲。
明代著名學者王嗣爽《杜臆》:“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問詞也。草根,床下,見其微細,客淚妻悲,見其動人;此應“何”字,疋答詞也。公詩所以感激人者,正在於此,而借微物以發之;推而人之,雖《咸英》、《韶濩》所以異於俗樂者,亦在於此。
明代著名學者仇兆鰲杜詩詳註》:詩到結尾,借物相形。抑彼而揚此,謂之“尊題格”,如詠促織而末引絲管,詠孤雁而末引野鴉是也。
清代學者、書法家何焯義門讀書記》:“草根吟不穩”,頂“哀音”,兼“微細”。
清代學者浦起龍讀杜心解》:“哀音”為一詩之主。而曰“不穩”。曰“相親”,又表出不忍遠離、常期相傍意。為“哀音”加意推原,則聞之而悲,在作客被廢之人為尤甚。識得根苗在三、四,則落句不離。音在促織,哀在衷腸;以哀心聽之,便派與促織去。《離騷》同旨。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原籍湖北襄陽,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人稱“詩聖”。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