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
和氏璧的發現者
卞徠和(生卒年不詳),又作和氏,春秋時期楚國人。是和氏璧的發現者。
《韓非子·和氏》記載,卞和於楚山(今湖北荊山)上伐薪偶爾得一璞玉,先後獻於楚厲王、楚武王,卻遭楚厲王、楚武王分別給予臏刑懲罰,后“泣玉”於荊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識寶,琢成舉世聞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獻璧”、“卞和泣玉”等故事。
春秋時楚國人。荊人。又名和氏。和氏璧的發現者。春秋時楚民。相傳他在荊山得一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石頭,以欺君之罪被砍去雙腳。楚文王即位后,他懷抱璞玉坐在荊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寶玉,遂稱此玉為“和氏之璧”。此璧後傳入趙,再轉於秦。因獻玉而聞名古今。
《韓非子》載,卞和在荊山得一玉璞(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獻給厲王,厲王使人鑒別,說是石頭,有欺君之罪,斷其左足。到武王(約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獻玉,武王使人鑒別,仍說是石頭,又斷其右足。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慟哭於荊山下,文王派人去問他為什麼哭。他說:“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戮之而漫(欺騙),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稱“和氏璧”。卞和以功封為零陽侯。《史記·卷八十一》所說的“完璧歸趙”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獻之寶玉。
石像
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荊山乃湖北名山,位於湖北省西部、武當山東南、漢江西岸。東南谷地寬廣,西北巍峨陡峻盤亘保康縣全境,將保康分為南北兩半,呈北西—南東走向。北始房縣青峰鎮大斷層,南止荊門—當陽一線,長約150公里;西至遠安沮水地塹,東到荊門—南漳一線,寬約20~30公里。面積約3100平方公里。因古代滿山生長荊條(灌木),故名。荊山楚文化悠久綿長,3000多年前,楚先王熊繹帶領楚國子民劈荊斬棘、篳路藍縷,使楚國從一個弱小之邦發展壯大為地方千里、帶甲百萬的大國,一度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創造了楚王問鼎等諸多成語故事,故有“荊山楚源”。
荊山地質構造屬揚子准地台,由石灰岩組成,屬燕山隆起褶皺帶,是強烈上升的新構造運動區。這一地區適處幾個大地構造單元的接觸帶上,北、南段均為強烈褶皺和複雜斷層地區,但北段褶皺緊密,多逆掩斷層;南段褶皺稍緩,以塊狀斷層為主。地貌上,西北部山高谷深,巍峨陡峭,溝壑縱橫;東南部山低谷淺,坡度略緩,稍加開闊,但均為喀斯特式中、低山地。山嶺多呈狹長形,山頂大致等高。喀斯特漏斗(溶斗)、溶蝕窪地均發育于山頂面上,屬山原期喀斯特形態。其高度由西北向東南略減,海拔一般為1200~1800米,主峰聚龍山1852米,最高點望佛山1946米。長江支流沮、漳河源於山南,漢江支流蠻河源於山北。山區氣候溫濕,年降水量900多毫米。森林覆蓋率約70%,以松、杉、櫟樹種為主。主要特產有黑、白木耳、茶葉、桑蠶,並有天麻、丹皮、杜仲、桔梗等藥材及獐、鹿、野豬等動物。河谷平原耕地種稻,坡地種玉米、薯類。山上建有茶場、林場、藥材場等。礦藏有磷、煤、鐵等。磷礦已開發利用作肥料。名勝古迹有抱璞岩、白馬洞、響水洞等。其中抱璞岩傳為春秋時代卞和得玉處。
漳水發源於此。山有抱玉岩,傳為 楚人卞和 得璞處。《書·禹貢》:“導嶓冢,至於荊山。”孔傳:“荊山在荊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蓋即荊山之稱,而制州名矣。故楚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稱:“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在以後的1600多年間,歷朝歷代的君主無不垂涎於此寶。“和氏璧”被多次易主,每次都伴隨著血腥的殘殺。秦始皇得此璧后,曾命宰相李斯撰文“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刻於璧上,欲世代相傳。但是,五代后的唐時,這種稀世珍寶卻突然消失,至今仍無蹤影。
和氏璧失蹤已千年有餘,它究竟屬何種寶玉,已成疑案。多年來,白玉、獨山玉、藍田玉、瑪瑙、岫玉、月光石、拉長石、翡翠諸說,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此種寶玉極稀少,且色彩絢麗。二是此璧代表了皇權。但它既不能讓封建帝王“受命於天”,也不能使封建社會“即壽永昌”,真正留給世人的是卞和求真務實的高貴精神及相玉鑒定的高超技藝。卞和被世人尊為“白玉祖師”,奉為“白玉真人”。“太上經”曰:道之積成,托形立影,與時翱翔,有形無體,謂之真人。卞和逝去已兩千餘年,其美名與時翱翔,其偉業與時俱進。
對於卞和的籍貫問題,有人認為卞和是安徽懷遠縣人。其實,對卞和是哪裡人的問題,應該不存在爭議。卞和得玉於荊山是事實,至於這個荊山在哪裡,全國共有四處,分別在湖北省南漳縣西部、在陝西省閻良區、三原縣、富平縣三地交界處、河南省靈寶縣閿鄉南、安徽省懷遠縣西南,其中以湖北荊山最為出名。但是把卞和與所處的年代相結合,便不難發現,卞和是湖北荊山(襄陽市南漳縣)人。原因如下:雖然卞和生卒年月無從考證,但是“卞和獻玉”的故事告訴我們,卞和是生活在楚厲王、武王、文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57年至677年之間,楚武王是公元前740年繼位,也就是說卞和在公元前740年之前就已存在。楚國早期是在丹淅至荊山一帶活動,史學界已無異議。當時楚國面積很小,據《左轉·昭公二十三年》記載:“若敖、蚡冒至於武、文不過同”,周制“方百里為同”,就是說楚國到武、文王時期面積不過百里。這裡與安徽懷遠縣相距何止百里,更何況當時楚國周邊還有很多的諸侯小國,楚國大面積開疆拓土是楚武王之後的事了。
楚國早期的首都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