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儀

祭祀禮儀

儺儀,源於古代以驅鬼逐疫為主要目的的儺祭儀禮,盛行於商周時代。

在古代,類似於一些特殊的祭祀活動,有慶祝古代婦女生育之事等等。在現在的民間也還存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還很發達。

定義及來歷


儺(nuó)又稱跳儺、儺舞儺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 。古時人們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簡介


儺儀,在殷墟卜辭中已有記載,周代則更盛。王室和諸侯代表國家舉行的叫“國儺”,全國上下一起舉行的叫做“大儺”,民間舉行的叫做“儺戲”,民間舉行者帶有濃厚的娛樂成分儺儀一般是在每年的最末一天,國儺最為隆重,由十至十二歲的男童身披熊皮、帶著四隻眼的假面具,穿著黑上衣、紅褲子,一手揮著戈,一手揚著盾,排成大隊從宮室的角落起跳躍呼號,驅逐疫癘,一直轟趕出宮城,埋入大河(示意),以求一年的平安吉祥。想來那活動是非常壯觀的,《周禮夏官·方相氏》專記此事,“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疫。”儺儀在周代是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動,孔夫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對儺儀卻是帶著一種虔恭的心情去欣賞的。周代儺儀的具體情況,因文獻記載語焉不詳,難以詳說,《後漢書·禮儀志》對漢代儺儀有詳細介紹(見兩漢藝術史部分)。春秋戰國的儺儀與周代的無異。曾侯乙墓漆棺畫有儺儀形象。
民間儺戲一直沿續到今天,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儺戲很發達,既有原始遺痕,又有今人的審美特質。
儺儀,是中國戲曲的源頭。

相關文獻


古代禮儀是極其繁瑣複雜的。再如生活中高禖(méi),是乞子之祀。《禮記·月令》說,仲春之月“玄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禖,天子親往。”玄鳥就是燕子。《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古代相傳,簡狄吞鳥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鳥由南方北歸之日舉行,可能與此故事有關。一說高禖之神是女媧。清代學者王引之認為,“高”是“郊”的假借字,所以祭於郊外。看來,高禖是遠古婦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續和發展。
高禖之祭,設壇於南郊,后妃率九嬪等參加。
高禖之祭始見於《漢書·武五子傳》。漢武帝年二十九始得太子(戾太子),乃“為立禖”。魏晉南北朝,各國皆有高禖之祭,但直至唐、宋時才依照禮經制定了禮儀。宋代高禖壇,以青帝為高禖,於春分之日行禮。金代高禖祀青帝,在皇城之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台,正位祭的是昊天上帝,台下才設高禖神位。
清代無“高禖”之祀,而有“佛立佛多鄂謨錫瑪瑪”之祭,又稱“換索”,據說主要目的是保嬰。司祝歌禱辭云:“聚九家之綵線,樹柳枝以牽繩,舉揚神箭,以祈福佑,以致敬誠。某年生小子,綏以多福……。”(《清史稿·禮四》)這是東北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准法律”的作用。
致福曰禮,成義曰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