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河
長江下游左岸一級支流
滁河,位於江淮之間,為長江下游左岸一級支流,古稱塗水,唐代改名滁河。發源於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鎮,主要流經安徽合肥市(肥東縣)、滁州市、馬鞍山(含山縣)、馬鞍山(和縣)及南京江北,自南京市六合區龍袍街道入長江,幹流全長約269公里。主要支流有清流河、來安河、襄河、大馬廠河等。滁河流域地跨安徽省和江蘇省所轄的9個縣(區、市),流域面積約8057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250平方公里,江蘇省1750平方公里。
解放前,滁河經常洪水泛濫,危及中下游地區,經1970年代以後逐年治理后,已經成為安徽、江蘇兩省沿岸重要的灌溉水源及航運通道。在南京市滁河上設有陳淺水站。
滁河,古稱塗水、滁水,酈道元《水經注》云:“滁水出浚遒縣也。”《宋史·虞允文傳》:紹興十一年(1141年),金主亮南侵,允文命別將“張深守滁河口,扼大江之沖”,即此。唐代改稱滁河,含山、和縣又稱“后河”,南京市也稱“全河"。
滁河
滁河位於長江下游左岸。發源於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附近,跨安徽、江蘇省的11個縣(市、區),流經安徽省的肥東縣、全椒縣、巢湖市、含山縣、和縣、嘉山縣、滁州市、含山縣、來安縣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浦口區、六合區。於六合區與儀征市邊界附近的大河口入長江。全長269.2公里(江蘇省水利志記為265公里,江蘇省地理志記為248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內河長169公里,在江蘇省境內長約116公里。
滁河源頭,位於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鎮東南境的浮搓山、尖山一帶,有數源:南源出自馬集鄉黑窪小型水庫上游;中源出自管灣中型水庫上游黃栗鄉蘆店;北源有二,一出自袁河西中型水庫上游黃栗鄉南許集和富旺集大邵家,一出自謝家灣中型水庫上游趙亮集鄉小甘庄南。中源為主源,數源於高亮集西楊富村匯合后,向東南流,在梁興集出肥東縣。肥東縣內流長38公里。河道彎窄,落差大,水位不穩。南岸有馬站河、王鐵河、周集河、馬集河、石塘河、板橋河、新河7條支流,總長78.5公里。北岸有護城河、卞灣河、袁河西河、薛橋河、張集河、王子城河、龍山河、雞鳴河、馬湖河、古城河10條支流,總長110公里。
滁河出於肥東縣,由全椒縣大墅鎮南張村和巢湖市欄桿集鎮交界附近始,沿巢湖市、含山縣、和縣與全椒縣西南、南、東南邊界蜿蜒100餘公里至陳淺鄉小周庄村出境入滁州境。
其中:
巢湖市市與全椒縣交界段河流,長19.25公里,底高程3.5米,河底寬16米,河口寬180米,河堤頂高程16.5-17.0米。
含山縣、全椒縣界河長10.6公里,流域面積250.1平方公里。滁河在含山縣又名“后河”。起自昭關鎮小金庄,東南流經河南劉至大蕭村,折向東至柴灣出境。
滁河和縣厚善鎮與全椒界河一段
和縣、全椒縣界河長46公里,滁河在也稱“后河”,由含山縣經和縣善厚、陶店、石楊、金城、綽廟東流出縣境。
滁河出和縣、全椒縣交界,大致沿南京市浦口區與滁州市、來安縣邊界、六合區與來安縣邊界東北流,只有一小段在浦口區境內,在六合區程橋街道附近始為六合區境內河道。其中:
滁河滁州市一段
滁州市與浦口區界河段長15.8公里,自小周庄入經司家灣、蔣夏、龔祁、陶庄、吳港、鄒家溝、楊家河、王河溝、大、小蘆庄,至荒草圩龍王壩入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境,流域面積1318.7平方公里;陳淺-吳港河面寬約70米左右,平水年水深3米,鄒家溝-楊家河段,河面寬50米左右,平水年水深1.5米。
來安縣與浦口、六合界河段,經汊河鎮、文山、大英、煙陳等地,長26.5公里,流域面積68.2平方公里。繞縣東南邊界流入江蘇六合,施、來、清流、五加四河均南流匯入此河。
滁河入蘇南京市浦口區陳淺一段
滁河過滁州市全椒縣陳淺鄉,始為滁州市、浦口區界河,至滁州市荒草圩龍王壩入浦口區江浦街道境,至安徽省來安縣汊河鎮左納清溪河,復為來安縣、浦口區界河。北流過盤城鎮出境,為來安縣、六合區界河。境內河道長32.6公里,滁河的主要支流清流河在浦口區境內河道長9公里,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萬壽河、陳橋河、永寧河。滁河南京市六合城區段
在六合區,滁河初為與來安縣界河,至程橋街道朱營附近進入六合區境內,河道曲折,東北折東南流經龍池街道、雄州街道(六合城區)、長蘆街道、龍袍街道。建國前,滁河南岸入江河道僅有朱家山河、岳子河、划子口河等。建國后,為提高滁河防洪能力,於1970年代初在安徽駟馬山和江蘇馬汊河開挖兩條分洪道。至1987年,滁河洪水分段調節泄入長江的入江河道,自西向東有駟馬山河、朱家山河、馬汊河分洪道、划子口河,均在南岸,尾閭於大河口入江,旱時亦作引水河道。但泄洪能力尚不足,嚴重威脅津浦鐵路和圩區安全。
滁河河道狹窄多彎,排洪不暢,下游圩區高程在8-10米之間,堤防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河道通過能力為300-500秒立方米,而滁河汊河集的最大洪峰流量則高達1260秒立方米(1987年)最高水位為12.03米,每逢汛期,上有洪水奪槽猛下、下受江潮頂托,內澇甚為嚴重。反之,當洪水過後,上游缺乏調蓄功能的水利工程,又時常呈現水枯河干,尤其是上遊河段,均為間歇性河流。安徽省境內的全椒縣,10年就有8年受災,旱澇交替,機遇頻繁。“大雨破圩遭災殃,天旱無收餓斷腸”。
滁河多年平均年降水為970毫米,年總量78.15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24.98億立方米,其中安徽境內為18.25億立方米,占滁河全流域總年徑流量的73.1%。
滁河在安徽境內最豐水年徑流量高達39.08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僅7.94億立方米,豐枯水量年際變化4.8倍。滁河水量年內月變幅在20-30倍之間。
滁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同時受人類活動(如水庫放水、堰閘節制、分洪道分洪、分蓄洪運用等)影響較大。
滁主要支流分佈於左岸。有馬廠河、大馬廠河、襄河、清流河(烏衣河)、來安河(來河)、沛河、皂河(下游為皖蘇邊界河流),江蘇省境內有八百河等。
沛河,又名施官河,古名吳沛水,在來安縣城之東,發源於長山東麓芝麻嶺。出山過東寺港小型水庫,南流經龍山、施官集、雷官集,收來自彭崗鋪南之水,折向東南,又有數支小支流匯入,於大英集東三汊灣水閘上游入滁河。河長39.3千米,流域面積280平方千米。來安縣誌載:“吳沛水,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百龍山大石,南流十二里過施官集界首橋,又東南至下灣,二水合流,又東南二十五里入赤山湖,交六合縣界,三國時吳作塗塘築瓦梁偃於此,亦稱吳堰,水稱吳沛,以此水又東注滁”。
襄河,源出滁縣皇甫山,經周崗,出石勒,至鄭橋;再向下經斬龍崗,穿襄河鎮,於陳淺三汊河入滁河,全長74公里,全椒境內長50公里。沿途有陡崗、石沛、東王、趙店、后河等小支流彙集,流域面積720平方公里。1959年冬動工興建的黃栗樹水庫攔截了上游26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鄭橋以上河底較陡,為二千分之一左右,鄭橋以下河底比降五千至七千分之一,河寬50米左右。出襄河鎮向下,地勢低洼,沿河兩岸已修築堤埂,堤頂高程13-14米,河底高程5-6米,堤外地面高程8-12米,河底比降二萬分之一,河口寬60-200米,河底寬十米,最大安全泄量每秒350立方米。1959年冬,於縣城紅欄橋下約500米處動工興建襄河節制閘,提高水位,供應了縣城居民生活用水和兩岸農田用水;此外,襄河鎮至鄭橋可常年通行三至五噸級機帆船。1972年位於陳淺三汊河的襄河口節制閘建成后,船隻可從縣城直下滁河,經駟馬山河入長江。
大馬廠河,主流源出孤山南麓,東西兩側各有支流一條,西支出於瓦山之東,東支出於龍王尖諸峰之間,匯流於大馬廠而得名。該河出大馬廠后經黃庵、峨嵋橋,由蔡集鄉崗李村入滁河。河口以上流域面積234平方公里,全長43.8公里,河寬20-30米,河床比降一千七百分之一左右,最大安全泄量每秒150立方米。該河上游建有馬廠、瓦山、新光、銅井等中、小型水庫,中游攔河建有康河壩、中心壩,河口處建有蘆子壩。
管壩河,源出於瓦山,分東、西兩條支流。東支從梨山頭流經錐子集水庫,於管壩東側向南流向何崗村附近;西支自隆興集西流經中許、馬塘,從管壩西側向南於何崗村附近與東支匯合后流經灣林橋,再向南於晉集西側入滁河。該河流域面積142.7平方公里,河長21公里,河寬20米左右,河床比降為七百五十分之一,最大安全泄量每秒120立方米。上游建有三灣、中許、錐子集、黃庄等中、小型水庫,中、下游建有林家壩、董家壩、翻身壩、黑老壩,河口建有晉家壩。
小馬廠河,又名沙河,源頭有二:東流出自滁縣五尖山,自小馬廠向南於東劉村附近入全椒境,流經西王與大尖山一溪流匯合后,向西南流至黑老窪出縣入肥東縣境;西流出自江淮分水嶺南側,自界牌集向南,經肥東縣廣興、古城,於張斗家村附近與東支匯合,再向南經馬湖,至沙河周村南、我縣章輝鄉西北入全椒境,於油坊村處入滁河。流域面積287平方公里,主河道長24公里(自河口至夏河真村),流經全椒境內長七公里,河寬25米左右,河床比降約八百分之一,最大安全泄量每秒200立方米。上游肥東縣於1974年建有岱山水庫,中游肥東縣境建有馬湖壩,下游全椒縣境建有肥全壩。
駟馬河,又名駐馬河。位於和城東北22公里,屬於人工乾渠,上游在金銀槳接滁河,向南流經幸福橋、石橋、烏江鎮注入長江,全長28公里,流域面積270.33平方公里。駟馬山河下段,原稱駐馬河,發源於駟馬山,至駐馬河口注入長江,全長10公里,是安徽省與江蘇省的界河。河寬不足30米,比差較大,屬於季節性河流,洪水期可通航50噸船舶,枯水期需在河口築壩蓄水航行。
清流河,亦稱烏衣河,《明史·地理志》:滁州“有清流山,清流關在其南,清流水出焉。”明《滁陽志》記載:“清流河,源出清流沛。”清流河上有數源,西源:白茆河;中源:盈福河;東源:嘉山百道河。三源於沙河集東南王郢和三官鄉匯流(庄)匯合南流,經滁城東關外五孔橋,會小沙河,屈曲東南,左岸至伏家灣入來安縣界,右岸經琅琊鄉紅廟村,擔子鄉姑塘、勝利、工農村邊境,烏衣鎮老街、塘壩郢、小河口、西張、伍家圩,紅星村雙窯,至毛家渡入江浦縣境。分別於小河口、陳溝匯來安水至汊河集注入滁河。今源自小油坊水庫,主幹流總長84.1公里(清流河自珠龍橋-汊河集全長70.1公里);其中:流經市境域73.1公里。總流域面積1265平方公里,其中:市境流域1056平方公里。洪水總量2.845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產水量27萬立方米。
來安河(來安縣誌記為來河),滁河二級支流,源於來安縣馬嶺山,流經楊郢、舜山、雙塘、張山、新河、水口、三城、相官,廣大、汊河諸地,分別由毛渡和陳溝兩處入清流河。新河經廣大圩穿汪波盪於汊河集西入滁河。全長70.2公里,河床最寬處約100米。屬季節性河流,無結冰期。水口以下18.5公里河段可全年通航。來河的泄洪量為50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507.4平方公里。
施河,源於縣境20里長山,由山東南流經龍山、施官、獨山、雷官、大英、后入滁河,全長33.0公里。上遊河床寬約30米,下游約90米。從雷官向東南河段可全年通航,屬常流河,無結冰期。全流域面積279.9平方公里。
皂河,發源於天長縣秦家營,來安縣興隆集長山東麓六合縣牧場諸水,於天(長)來(安)六(合)三縣交界處會合,沿來(安)六(合)縣界蜿蜒南流,於皂橋東入滁河,長28公里,流域面積472平方公里。
八百河,為滁河下游的一條主要支流發源於安徽天長縣草廟山江淮分水嶺在金牛山西北側曲折流向西南經八百橋、馬鞍、雄州在六合城區東門冶浦橋入滁河。八百河主要支流有清水河、青龍河、沈橋河、黑里河(趙壩河)、十里河及山溝李引水河及陸窪水庫溢洪河等。
滁河右岸主要為天然分流河道或人工分洪道,自上而下有駟馬山分洪道、朱家山河、馬汊河分洪道、岳子河、划子口河等,可分泄幹流洪水入長江。
岳子河,俗稱鴨子河,始挖於南宋紹興年間。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南部,為六合區玉帶鎮與長蘆街道之界河。北起滁河雙窯,南至長江九里埂,全長5.25公里。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南直二中提到:舊名急流江,今曰急水溝,宋淳熙初所開新河也,下流入於大江。溝北又有岳子河,《志》云:兀朮屯瓜步時,岳飛遣子云鑿此河襲之,因名。俗呼為鴨子河。
駟馬新河,全長269公里,流入縣境12公里,北接滁河,由和縣金港村至二姚,穿駟馬山經江蘇省江浦縣石橋鄉南下,復入和縣烏江鎮,循舊駐馬河口入長江。汛期內河最高水位10.86米,內河最低水位7.84米。
馬汊河分洪道,從滁河六合與浦口交界處的小頭李起,向東經東新橋折向東南,穿冶南小鐵路,切開山鄭高嶺,由周八家至長江邊,在207造船廠東側入江,長14公里。小頭李設計水位10.4米,入江口8.79米;河底高程0.5-1米,河底寬60-78米(切嶺段底寬35米),青坎10-20米,河坡1∶2.5-1∶3,行洪流量1018立方米每秒,堤頂高程從12.4米逐步降到入江口10.79米。
朱家山河,連接滁河與長江,是一條明清時開挖的人工河道,全長18公里。1970年代進行全面疏浚挖深,提高了引洪能力。明清時期,政府曾對滁河進行過局部治理。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左宗棠接任兩江后,委派防軍統領吳長慶採用西洋爆破術炸開山石,鑿開由朱家山出浦口達長江的新河,縮短了全椒至長江航程50多公里。工程於光緒十一年竣工,但由於新河河道狹窄,易於淤塞,水運始終不暢。
明清時期,滁河流域來安縣境內先後圈築董青、大雅、廣大、江青、固鎮、澗里、范家等圩。清光緒八年、九年(1882年、1883年),疏浚朱家山河,出浦口入長江,歷時三載,全長17.7公里,切嶺段長約7公里。唐開元年間(713-714年),和州烏江縣丞韋尹開溝引江水至郭下灌田500頃。貞元十六年(800年)游重彥復治之,名韋游溝。明成化五年(1469年)在來安河上建龍尾壩,明萬曆年間建六戶壩,清順治三年(1646)在全椒縣築千秋壩。據道光《來安縣誌》記載,僅宋元祐七年(1092年)以來,來安縣就修建塘陂58所。
1955-1957年,大修滁河堤防。為縮短防汛戰線,減少洪水威脅,進行了聯圩、並圩和圍河造田,增加了圩口的數量。1970年代中期滁河疏浚時,對圩區又進行了一次聯圩、並圩。據全椒縣統計,滁河疏浚前有圩口85個,疏浚后聯成22個。圩堤總長度由原來的280多公里減少至約200公里。滁河流域安徽省境內,1949年有圩口192處,保護面積32.14萬畝。1970年增至219處,1980年減至83處。至1988年尚有25處,保護面積達38.65萬畝。
1958-1963年,在滁河左岸支流襄河上游建成黃栗樹水庫。
1958年在滁河左岸支流清流河右岸支流上興建沙河集水庫,工程於1963年竣工。1958年12月至1965年8月,在清流河右岸支流上滁縣縣城西郊建成城西水庫。1956-1974年,在清流河上游還建成了獨山、燕子灣、練子山3座中型水庫,分別位於滁縣、嘉山和來安縣境內,總庫容合計為4356萬立方米。
1958-1973年,在滁河左岸支流來安河幹流和支流上建成屯倉、平陽、紅豐3座中型水庫,3座水庫均在來安縣境內,總庫容合計為16492萬立方米。
1959-1967年在滁河右岸支流含山境內建成長山、昭關2座中型水庫。1958-1987年,在滁河上游肥東縣境內建成岱山、管灣、袁河西3座中型水庫。1959-1972年,在全椒縣境內滁河支流上建成了馬廠、三灣、趙店、土橋4座中型水庫,在和縣境內建成夾山關中型水庫。
196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在來安縣來安河與清流交匯處的外圩盪圈成汪波西盪,1965年圈成汪波東盪。1969年駐軍部隊對二盪進行墾殖成圩。1974年,汪波東盪被闢為蓄洪區,西盪定為確保圩。
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椒縣城南滁河支流襄河出口右岸築荒草圩。1974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會同皖蘇兩省進行《滁河防洪規劃》時,確定二、三圩為蓄洪區。同時規劃還將汪波東盪確定為蓄洪區。
1968年江蘇省六合縣、安徽省來安縣共同對滁河下游幹流皂河口以下彎段進行取直治理時開挖向陽河,工程於1968年11月開工,1969年3月完成。整治后使滁河幹流長度縮短21公里。與此同時,也對皂河下游長8公里的河道進行了治理。
1969年江蘇省江浦縣在滁河幹流中游兩省交界處的蓄水灘東部圈圩3000餘畝,堤頂高程9-10米。1974年,安徽省滁縣地區在西部圈圩2000餘畝,堤頂高程11.0米。后經兩省協商確定,當滁河幹流水位超過11.0米時,兩圩全部滯洪。
1969年12月動工興建駟馬山引江工程,確保了滁河下游兩岸的90多萬畝圩田免受洪澇災害及津浦鐵路的運營安全。
1971年對滁河支流來安河進行治理,來安河水口以下改道取直,經廣大圩北,穿汪波盪(西盪1975年後列為確保圩,東盪闢為滁河蓄洪區),出口下移至汊河集閘上。治理后的來安河可引水灌溉農田30萬畝,解決13萬畝的防洪問題,水口以下可常年通航。工程於1971年冬開工,至1974年完成。
1971年冬至1972年春,江蘇省對位於滁河右岸蘇皖兩省交界處的朱家山河進行疏浚治理,擴大了滁河向長江排水的通道。疏浚后河長18公里,河寬40-90米,底寬7-10米,河底高程2.5-7.0米。切嶺段長7公里,最大切深35米,可分泄滁河洪水100立方米每秒。
1972年冬,江蘇省開挖馬汊河一期工程,自滁河幹流的小李頭到周八家入江,全長13.9公里。一期工程於1973年完成,非切嶺段小斷面開挖。第二期工程於1987年開工,至1990年第二期工程基本結束。
1972年冬至1973年春,江蘇省對其“鐵路圩”外省界處的滁河幹流曉橋至汊河集段進行整治。堵塞彎曲的南汊,擴寬平直的北汊,使該河段由原來的長12公里縮短至6.5公里。由於該工程為江蘇省單方面興建,造成了津浦鐵路下行鐵路橋過水斷面不足,致使津浦鐵路的防洪標準大為降低。
1976年11月25日,滁河幹流來安縣境內自汊河集至馬汊河口段治理工程開工。來安縣實施退建左堤,拓寬河道,裁彎取直,挖壓土地三千餘畝,拆遷房屋四千餘間。工程開工后,與來安縣一河之隔的南京市浦口區主動提出汊河集至馬汊河段出口截彎取直的改進方案,在工程施工給予了大力支援和幫助。來安縣人民奮戰60天,完成土方300多萬立方米,堤頂高程築至12.5-13.5米,頂寬5-10米,兩岸堤距250米。汊河集至馬汊河口段河道原長14.7公里,整治後為13.5公里,洪水泄量由原來的630立方米每秒提高至900立方米每秒。其中朱家山河口至馬汊河口為800立方米每秒。
1987年冬,滁縣地區對滁河支流襄河自全椒縣城以下至滁河口段進行整治。整治后河底高程為5米,底寬25米,堤距120米,堤頂高程13.5米,整治段長8.8公里。
至1988年,滁河流域安徽省境內已建成大、中型水庫19座,重點小型水庫31座。水庫總控制集水面積1659平方公里,總庫容10.3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型節制閘6座,大型電灌站4處,中型機電排灌站35處,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整治滁河幹流長度63公里,形成有效灌溉面積300餘萬畝,除澇面積30多萬畝,防洪面積40多萬畝。
滁河下游段,六合縣早在1969年就進行干河楊家灣裁彎工程。以後又整治支河,1970年疏浚划子口河、新篁河和八百河,1974年開挖朝陽河,1975年開挖新禹河、延伸向陽河,1978年又開挖西凌河、疏浚耿跳河,1980年開挖程橋撇洪河、十里河和峨嵋河,堵閉內滁河。
朱家山河口以上的滁河幹流,結合鐵路圩進行了整治。1973年完成曉橋至汊河集干河疏浚,河底擴大到70米,河底高程4米,河灘寬30米。1974年封閉南支,將毛坦橋洞改為高1.6米、寬1.8米的箱涵,涵洞底高程3.5米。同時於河的另一端建余家灣套閘及抽水站,套閘凈寬5米,閘室長40米;抽水站裝機泵12台套,總容量660千瓦,設計流量6立方米每秒。朱家山河口以下幹流,從1976年開始,加固加高堤防,整治池灣、東灣、西埂余、后河濠4個河灣,裁彎取直,拓寬河道,河底寬70米、高程4-4.5米,堤距250米,堤頂高程12.5-13.5米、寬7-8米,到1979年完成。1980年春節后又切灘開新河0.7公里(河底寬38米、高程4米),消除迎溜頂沖險工,1983年完成。
滁河流域內現有塘壩約11.5萬座,有效庫容4.29億立方米;小型水庫585座,有效庫容2.95億立方米;大中型水庫23座,總庫容10.12億立方米。水庫總控制面積1868.1平方公里,佔全流域的23.3%,其中黃栗樹、沙河集、城西、屯倉、金牛山等五大水庫集水面積共1045平方公里,總庫容6.75億立方米。水庫大多以灌溉為主要任務,具有一定的滯洪削峰作用。
金牛山水庫,在江蘇省六合縣東北部八百河上,金牛山下。1959年建。匯水面積124平方公里,庫容9607萬立方米。主壩長776米,壩高18.5米。副壩長385米,壩高6米。灌溉面積0.67萬公頃,兼利養殖。庫區已闢為旅遊區。
屯倉水庫,位於安徽省來安縣北部,滁河支流來安河上游,屬長江流域,來水面積187平方公里,總庫容1.17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48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屯倉水庫於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63年樞紐工程基本建成蓄水。1965年灌區全面受益。樞紐工程主要由均質土壩、泄洪閘、放水涵洞、非常溢洪道等建築物組成。
黃栗樹水庫,位於全椒縣境黃栗樹村,下距縣城23公里,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產等綜合效益的水庫工程。水庫位於滁河支流襄河上游。壩址以上屬淺山、丘陵區,控制面積262平方公里。水庫最終規模:按千年洪水設計,可能最大降雨校核,興利水位48.5米,相應庫容1.07億立方米;設計洪水位52.55米,相應庫容1.89億立方米;校核洪水位57.15米,總庫容3.2億立方米;壩頂高程58.2米,壩頂長度270米,最大壩高32.2米,防浪牆頂高程59.4米,保證灌溉面積15萬畝。水庫大壩於1959年秋開工,最終於1979年8月全部按設計要求完成。自1965年5月水庫基本建成、交付管理處運用以來,在灌溉、防洪、養殖等方面發揮了效益。
沙河集水庫,位於安徽省滁州市沙河集西側1公里,大壩橫跨滁河支流清流河上游大沙河,下距津浦鐵路1公里,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庫。水庫以上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占清流河面積的四分之一。水庫死水位31.6米,相應庫容0.21億立方米;興利水位40.5米,相應庫容1.03億立方米;校核洪水位44.12米,總庫容2.11億立方米。壩頂高程44.4米,最大壩高27.4米,為均質土壩,防浪牆頂高程45.6米。水庫有灌溉放水涵洞3座,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各1座。溢洪道進口處建閘控制,最大泄洪流量1680立方米每秒,非常溢洪道最大泄洪流量3085立方米每秒。水庫於1958年9月開工興建,1962年9月基本建成,1973年續建加固,至1979年底完成加固工程。至1988年底止,水庫工程共完成投資811.8萬元,土、石方挖填(包括混凝土)337.9萬立方米。
城西水庫,位於滁州市老城西側清流河支流小沙河上,控制流域面積168平方公里,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城市供水和水產養殖等。主壩橫跨小沙河,長1650米,壩頂高程33.0米,最大壩高25.0米,壩頂寬5米。副壩在主壩左端向西北方向延伸,均質土壩,壩頂高程33.4米。總庫容8510萬立方米。1958年開工興建,1963年,省水利廳批准水庫的設計防洪標準是千年一遇,萬年一遇校核,相應水位分別為31.32米和32.28米,設計灌溉面積17.8萬畝。1963年水庫續建,1976-1983年,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城西水庫原設計灌溉面積17.8萬畝,后因滁州市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猛增,在駟馬山灌區建成之後,水庫的保證灌溉面積遂調整為4.75萬畝,原規劃中的剩餘水庫灌溉面積改為駟馬山引江灌區。1988年,水庫對滁州市城區供水量達1772萬噸,成為滁州市區的重要供水水源之一。
馬廠水庫,位於馬廠河上游,馬廠街北三公里處的大塘李村附近,集雨面積81平方公里。設計樞紐工程有均質土壩、泄洪兼灌溉涵洞、溢洪道、泄洪堰、灌溉進水閘等。該工程於1965年開始施工,1968年完成。現壩頂高程61米,最大壩高21.2米,最大壩長1765米,壩頂寬五米,總庫容4020萬方,興利庫容2535萬方,最大淹沒面積9000多畝。1966年至1968年配套開挖了東、西乾渠及支渠,共48條,總長258公里,建設大小建築物1087座。在西乾渠建有喻河,永豐一、二級抽水站;東乾渠建有董窪一、二級抽水站;上游復興鄉還建有小型抽水站。馬廠水庫於1969年開始受益,自流和提水灌溉復興、馬廠、黃庵、小集、三聖、廣平、卜集、大墅、黃集、蔡集、古河、新興、石溪等鄉的部分或大部分土地,總計11.84萬畝。
三灣水庫,位於管壩河上游,上灣村附近。水庫上游集雨面積74.6平方公里。設計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高程46米。計算總庫容4172萬方,興利庫容2365萬方,淹沒面積約一萬畝。1966年冬開始大壩施工,1969年完成了大壩工程。該水庫可灌溉大墅、黃集、古河、章輝、新興、石溪等鄉11萬畝農田。1969年、1977年,開挖東、西乾渠各一條,長20公里;支渠13條,長71.5公里。此外,還修建了渠道配套建築物共133座。由於經費不足,現灌區配套尚不齊全,上游管壩抽水站未能興建,實際灌溉面積僅為9.25萬畝。
岱山水庫,位於古城鄉的岱山腳下,跨肥東、全椒兩縣邊境,是山區中型水庫。1970年開工,1975年建成。壩頂高程55.5米,最大壩高25米,壩長388米,頂寬5至7米。總庫容329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9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6.7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4萬畝,保收面積4萬畝。
以下三座水庫位於滁河上源,通過滁河乾渠,連接淠史杭灌區。滿足滁河流域灌溉及生產生活用水需要。同時也使滁河航道得以延長。
眾興水庫,位於肥東縣店埠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14平方公里,總庫容達1.3億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64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0萬畝。是淠史杭灌區內最大的反調節水庫,灌溉是水庫的主要功能,結合防洪和水產養殖。大壩橫跨店埠河和其支流天河,雙壩均為均質土壩。淠史杭灌區的滁河乾渠貫穿於上、下壩之間。上、下兩壩之間即滁河乾渠,渠底高程41.6米,寬3.0米。設計最高庫水位48.68米,正常蓄水位和汛期限制水位同為45.6米。國家對水庫工程投資累計已達435萬元。
管灣水庫,跨護城鄉管灣村附近的老滁河河道上,是淠史杭灌區的中型反調節水庫。1959年開工,1962年建成。共完成土方55萬立方米,石塊和混凝土方1.06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03萬元。進水面積67平方公里,總庫容242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6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保收面積2萬畝。大壩為均質雙壩型,壩頂高程48.8米,最大壩高15米,壩長2010米。
袁河西水庫,位於張集鄉的袁河西村北,是淠史杭灌區的第二座中型反調節水庫。1970年開工,主體工程1985年竣工。進水面積52.3平方公里,壩頂高程47米,最大壩高18米,壩長1000米。總庫容302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630萬立方米。設計受益面積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保收面積2萬畝。是全縣三大灌區水利樞紐工程,西引淠史杭水,南提巢湖水,東部的駟馬山引江配套工程竣工后,又可引進長江水,能有效的調劑“三水”。
駟馬山引江灌區,在安徽省東部江淮分水嶺兩側的滁河的上中游和池河上游地區,皖東丘陵地區,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包括巢湖、滁州、來安、全椒、和縣、含山、肥東、定遠等八縣市,及江蘇省的江浦縣、南京市浦口區等縣市,灌區面積為5306平方公里,其中一小部分屬池河流域上游地區,絕大部分屬滁河流域。設計灌溉面積365萬畝。1969年動工興建,1973年發揮效益。灌區內主要河流有滁河與池河。灌區建有烏江抽水樞紐,可抽江水550秒立方米引灌;分泄滁河洪水500-600秒立方米入長江,並建有襄河口、汊河集節制閘和滁河一、二、三級抽水站;開挖駟馬山引江渠道275公里,灌溉乾渠2條計112.68公里,灌區內有反調節水庫13座,總庫容3.83億立方米。上述工程竣工后,不僅溝通了滁河在安徽境內直通長江的航運,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滁河上中游的缺水問題,同時能使滁河上游洪水及時通過駟馬山乾渠泄入長江,減輕滁河下游的洪水威脅,真正起到旱能灌,澇能排的綜合效益。滁河支流及人工河道,灌溉期為輸水渠道,汛期為泄洪河道。池河屬淮河水系,全長246公里,流域面積5021平方公里。
巢湖市大王站引江水灌河樞紐工程,從滁河引水1.6秒立米,提水5.75秒立米。汛期大王站可宣洩洪水700秒立米。
滁河以往只能利用長江汛期高水位季節通航10噸以下小木帆船,還需經江蘇六合才能到達長江。1969年,駟馬山引江工程興建后,使滁河通過烏江口連接長江,並在滁河上建節制閘(含船閘),於1972年7月通水,使滁河187公里水道成為六級航道,可常年通航百噸級船隻。1974年,又在滁河下游建來安汊河集節制閘,滁境段水位一般可控制在7米(吳淞基面,下同),枯水季節也能保持在6.5米左右,河床標高5.5米,能通航百噸級船舶,上溯全椒、古河,下達長江。從汊河集轉清流河北上,可通達滁城。滁州市、全椒縣、古河等地與沿河各城鎮已有固定航班,便利兩地旅客來往。沿河兩岸的石料、糧食及其它農副產品,通過水路運往馬鞍山、蕪湖、南京等地;沿江各大城市的工業品也通過水路運入滁河腹地。水運的暢通和運費的降低,促進了滁河兩岸工農業的發展和城鄉經濟的繁榮。
滁河支流中,店埠河、襄河、皂河、清溪河也都達到常年100噸駁船的通航能力。
石楊港,位於和縣北部滁河中游南岸,常年可通50噸以下貨駁船,形成港口,港口碼頭屬自然岸坡。1988年客運量3.6萬人次,吞吐量6.7萬噸。
先鋒港,位於和縣北部滁河下游右岸,可停泊1000噸級船隊裝卸作業。1988年建成棧橋碼頭2座,護坡60米,有簡易貨場3805平方米。年吞吐量4萬噸。
烏衣港,位於烏衣鎮街之東,由此北上滁城,南下長江,西通全椒城、古河鎮,東達來安、六合境,歷來是滁州航運的中心。滁州市最早的航管組即設於此。該港民國期間只以大、小橋口和豬市巷口等街巷的石台階為碼頭。新中國建立后發展到街西、街東糧站,均以自然河岸為碼頭。1965年,建立20米長的貨運碼頭,並在堤埂切斷處加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洪閘門,汛期關閘防洪,平時開閘通航。
滁州港,舊港位於滁城東關外五孔橋下,1984年,在船廠附近建新碼頭,專供本公司修造船舶或卸貨物用,並安裝吊機2台,年吞吐量2萬噸左右。1987年闢建新滁州港,設計年吞吐量20萬噸,佔地總面積25畝。
汊河港,為滁河航道上較大的港口之一。歷來為滁縣、全椒、來安三縣由水路通往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咽喉。據清道光十年刊本《來安縣誌》記載:雍正五年(1727年),來安縣便有運糧漕船經此。民國年間,船舶多停靠在大渡口與小河口之間,利用自然岸坡裝卸作業。1973年,在汊河閘上游300米處開闢新港區,作業區岸線長224米。1985年建成低水位直立式碼頭一處,日裝卸量300餘噸,年吞吐量3萬餘噸。
獨山港,位於皂河中游的獨山,磁山兩鄉交界處。船民利用自然岸坡裝卸作業;出口貨物多為石料。該港有棧房一間。
肖官港,位於煙陳鄉境內,滁河北岸。有兩座簡易棧橋碼頭,可供板車運砂裝船。該港口主要出口紅砂,年吞吐量4000噸左右。
紅山窯樞紐,位於六合區瓜埠以東的鐘家窪,是滁河入長江的控制工程,包括新建紅山窯節制閘、船閘、抽水站。此外,還有六合城南門段滁河幹流疏浚,建划子口節制閘,疏浚划子口河等項。紅山窯節制閘8孔,設計泄洪流量550立方米每秒;船閘閘室寬12米、長100米;抽水站裝機13台套、3740千瓦,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划子口節制閘3孔,設計泄洪流量174立方米每秒。1971年起,到1973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工程完成後,發揮了顯著效益。同時對灌溉、航運、供水都發揮了一定作用。
三汊灣樞紐,原計劃建在沛河口蘇、皖兩省交界處,稱沛河樞紐。1970年修正規劃,改為下移5.5公里建在六合縣三汊灣,改稱三汊灣樞紐。工程包括節制閘及船閘各1座。節制閘6孔,設計泄洪流量400立方米每秒,船閘閘室寬12米、長105米。施工方式同紅山窯樞紐工程。1973年11月開工,1974年3月批准復工,5月起全面施工,1975年6月土建部分基本結束,1978年6月全部竣工。
新禹河閘,位於新禹河入滁河口1.1公里處,是分流金牛湖溢洪道、八百河洪水入滁的重要節制工程,新禹河老閘設計行洪流量為175立方米/秒,翻建后新閘為403立方米/秒,工程於2015年10月開工建設,2016年5月水下工程通過驗收。新閘投入試運行后,有效緩解了上游金牛山水庫泄洪對八百河沿線的防汛壓力,也極大地減輕了新禹河沿線的洪水壓力,減輕了滁河的防洪壓力,有效地保護了六合全區的防洪安全。
汊河閘,位於蘇皖交界滁河幹流上,是滁河洪水入江的咽喉要道,是滁河防洪的重要節制樞紐工程駟馬山引江工程的一部分,原工程於1970年代建成,2014年9月18日至2015年4月23日進行了改擴建。
滁河流域水電開發主要有:黃栗樹水電站,興建於1974年,1975年正式發電,發電功率為18瓩。新光水電站,興建於1970年,1971年發電,發電功率為13瓩。襄河閘水電站,1961年興建併發電,1965年關機,發電功率為60瓩。
滁河、襄河過去也出產河蟹,后因攔河建閘,河蟹無法溯行,產量日漸減少,幾乎絕跡。
流域面積8057平方公里(江蘇省志記為7900平方公里)。其中徽省境內流域面積6104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75.8%;江蘇省的流域面積為1700平方公里。以老山山脈自然分隔,以南為長江水系,以北為滁河水系。
流域內地勢較為複雜,有低山丘陵、緩坡丘陵、黃土崗地、平原圩區及島狀高地,圩區地面高程一般為8米。其中山區佔29%,丘陵佔59%,平原圩區佔12% 。
滁河上游地區的土壤多為白土、黃土,丘陵崗地是黃土、紅砂土;中、下游圩區是黑土。灌區內無霜期200多天,日照長、平均氣溫15℃,夏季最高氣溫達35℃以上,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零下5℃左右。灌區內多年平均降雨量為900-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6、7、8三個月,降雨量年際變化大。多年平均蒸發量900-1000毫米,降雨量和蒸發量基本處於平衡狀態。但在水稻生長季節,大多數年份降雨量較少,伏旱和秋旱頻繁,甚至梅雨季節少雨或無透雨,伏旱加秋旱也時有發生,乾旱威脅十分嚴重。
流域範圍內,1980年代有人口200多萬,大部分為農業人口。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中稻占水田面積70%-80%,雙季稻佔20%-30%,其它農作物有花生、山芋、雜糧。午季主要種植小麥、油菜。複種指數山區為1.5-1.6,圩區1.6-1.7。山丘區水源條件差,土質不好,單產低;圩區水源較充足,土質肥沃,單產較高。引江工程興建前,正常年景中稻一般單產250-200公斤,好的達到350公斤。小麥單產一般在75公斤以上,圩區比丘陵區小麥畝產高出100公斤左右。
灌區內工業水平較低,原來僅全椒、滁縣城關鎮有皮革廠、化肥廠、農藥廠等。1970年代增加了一些新的工業,如全椒柴油機廠、滁州揚子電冰箱廠等馳名全國的大企業。鄉鎮企業1970年代才起步,多為磚瓦廠、預製混凝土構件廠、糧油加工廠、釀酒廠等。主要交通有津浦鐵路穿過灌區下游滁縣境內。公路有合浦路、合蚌路,分別通過中部和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