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國
鄭惠國
鄭惠國,1911年6月4日出生於江蘇江陰,我國德高望重的婦產科老前輩、國家二級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教授鄭惠國同志,於2006年6月5日凌晨3時20分因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96歲。
1949年起任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曾任中山大學醫學院第一屆院務委員及首屆工會副主席。
1978年以後任中山醫學院工會主席,中山醫科大學學術委員及職稱評委,曾任廣東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常務委員,九三學社廣東省常務委員、顧問。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分會婦產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婦產科雜誌》、《中山醫科大學學報》、《廣東醫學》等雜誌編委。曾任中山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婦產科教研室主任。
解放前夕,鄭惠國教授本準備在澳門開業,已租下了房子,購買了醫療設備。他當年的老同學、中山大學醫學院教務長羅潛教授一再挽留他,他答應了,隨即到澳門退掉了房子,把醫療設備也帶回來讓給了醫院。鄭惠國教授數十年來對這件事義無反顧,有的人曾經開玩笑地說:“鄭教授,你當年如果去了澳門,憑著你的名望和醫術早已發大財了!”他對此只是笑笑,並意味深長地說:“能為祖國服務,是我最大的願望。”
在上世紀 50年代初期,他就進行宮頸癌的廣泛切除手術,這是當時國內最早開創的一項新技術。以後他總結了60例根除術的治療經驗,並於 1963年到1964年先後到新疆、蘭州、呼和浩特、包頭、河南等地講學和作手術示範和推廣。
上世紀 60年代,我國對“口服避孕藥”的研究剛剛開始,由於劑量過大,服用后反應較大。他提出減量的方法,並於1961年完成了指導一名研究生專門從事該項研究,於1965年完成了《減量炔諾酮對抑制排卵和避孕研究》的論文。可惜,文化大革命,使他一手創立的婦科內分泌實驗室全部被毀。直到1974年他恢復工作后,這個實驗室才開始重建。在他指導下,中山醫學院第一、二附屬醫院繼續進行“長效口服避孕藥”的研究工作,終於獲得了成果,並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隨後,鄭惠國教授又繼續在計劃生育這個新的科學領域中,不斷地取得成果。他與他的學生陳學煌教授研究成功了“苯酚膠漿閉塞輸卵管的非手術絕育方法”,這是他計劃生育工作所做的又一項重大貢獻。1982年,鄭惠國教授在美國芝加哥召開“非手術女性絕育國際絕育會議”上宣讀了《苯酚膠漿閉塞輸卵管》論文,獲得了與會學者們的重視和好評。他還被邀請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三藩市、洛杉磯及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1984年,鄭惠國教授又應邀參加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國際抗生育促進會第二屆學術年會”,並作了“苯酚膠漿閉塞輸卵管遠期隨診”的學術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會議期間,他受到東道國印尼總統蘇哈托的親切接見,並受到了雅加達市長和當地人民與華僑的熱烈歡迎。爾後,鄭惠國教授又被邀請到泰國的曼谷和清邁大學進行訪問和講學。多年以來,每年都有數批同行前來向他學習和交流有關非手術絕育術的經驗。
鄭惠國教授在工作上非常嚴謹認真。他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研究學習國內外最新的技術發展,並想盡辦法引進到自己科室和工作中。他為婦產科的建設嘔心瀝血。二院婦產科的宮腔鏡室、細胞學實驗室、染色體實驗室,內分泌生化和放免實驗室、葯塞室、人流室,以及專科門診的改進,都是他親自設計、親自繪圖搞出來的。
鄭惠國教授對年青醫生諄諄教誨,言傳身教。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和各人的特點放手培養,一貫重視學科梯隊的組建和發展。對下級人員從不分貴賤高低,待人非常謙和,慈祥可親。
鄭惠國教授嚴於律已,堅持原則,對工作不懈追求;對病人滿腔熱情,極端負責,充滿關愛。他以良好的醫德和精湛的醫療技術治痊無數的病患者。他在治病的同時,也善於解決病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他堅持服務於臨床一線直至88歲,深受病人患者的尊敬和愛戴。
1979 年10月,他作為民主黨派代表,光榮出席全國工商聯和民主黨派會議,在北京受到葉劍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2001 年6月,中山二院為鄭教授和他的學生們——90、80、70歲的三代婦產科學術帶頭人祝壽,舉辦了“從醫從教45—65年慶祝會”,省衛生廳長、中山醫大校長均到會祝賀,並表揚了中山二院婦產科這支少有的團結奮進的學術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