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縣誌

1997年濟南齊魯書出版的縣誌

《茌平縣誌》是1997年濟南齊魯書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茌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內容簡介


1997版

茌平編修縣誌始於明萬曆二年(1574)。今存清康熙二年(1663)王畫一修,張翕纂《茌平縣誌》4卷;康熙四十九年(1710)王世臣修,孫克緒纂《茌平縣誌》5卷;宣統三年(1911)盛津頤修,張建楨纂《茌平縣誌》28卷;民國24年(1935)牛占誠督修,周之楨纂《茌平縣誌》12卷。
新編《茌平縣誌》1982年7月始修,共搜集各種資料240餘萬字,1997年正式出版。志書上限一般起至1840年,有的上溯至事物發端;下限截至1985年末。全書前置序、凡例、概述、大事記,中設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財稅·金融、商業、經濟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人事·勞動、公安·司法、社會、軍事、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醫藥、方言·民諺、人物共23編,後綴附錄。編下設章、節,計101章、326節。
茌平縣位於魯西平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縣,屬東郡,治茌平,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茌平自秦置縣以來,縣治3次轉徙,境域屢次變遷,縣名也時有變化。1985年底,全縣總面積1116.9平方千米,總人口484200人,共有12個民族,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9.8%。氣候屬溫濕帶大陸性季風區半乾旱氣候。境域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傾。境內主要糧油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地瓜、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等;蔬菜和瓜類主要有白菜、韭菜、芹菜、甘藍、菜花、茄子、青椒、豆角、大蒜、大蔥、蘿蔔、黃花菜、黃瓜、冬瓜、西葫、香瓜等;木本植物46科,140多種;草本植物67科,120餘種;動物資源40餘種,200多個品種。名優土特產有圓鈴大棗茌梨黃花菜、十孔藕等。圓鈴大棗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素以個大、核小、脆甜、味美、營養豐富而著名,歷史上為貢品。經熏制而成的烏棗,宋代即遠銷東南亞等地,今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茌平縣自古以農為本,是典型的農業縣。《茌平縣誌》從縣情實際出發,緊緊抓住農業縣的特點,在農業編中設“生產關係變革”一章,對不同歷史時期土地所有制、水利設施、生產資料、技術條件、經營管理、農作物產量、分配製度等情況客觀記述。1985年,全縣糧食總產量23139萬千克,農業總產值22005萬元。
茌平縣手工業歷史悠久,頗具地方特色。食品加工、條編、紡織、造紙、熬硝、制鞭炮等已有數百年歷史,烏棗、土布、風箱、繪畫久負盛名。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為11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4%。1978年全民企業增至20家、集體企業122家,工業總產值605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8.2%。1985年底,全縣工業企業141家(其中縣屬工業48家),工業總值達2201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0%。初步形成了紡織、造紙、化工、食品、機械、建材、電力、農副產品加工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編特設“名優產品”專節,詳細介紹“花生牛軋糖、龍鳳酥芯糖、節能變壓器、毛巾被、風箱”等獲省、廳獎的名牌產品。
茌平舊有北京至南京的“御路”通過,為歷代軍爭要地。為突出表現全縣人民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茌平縣誌》在概述、大事記和軍事編中,較詳細地記述了當地的農民起義,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展示了太平天國、黑旗軍、捻軍、義和團部輾轉茌平的主要活動及戰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全縣有2060名英雄兒女為國捐軀。《茌平縣誌》特設“烈士英名錄”專章,分鄉鎮記載烈士的村名和姓名,以慰藉英靈教育後代。
茌平縣戰國時有齊國大臣淳于髡、名士魯仲連,唐有名臣馬周,宋有狀元孫?、醫學家成無己,明有狀元朱之蕃,清有著名雜技藝術家張義成、李祿來。新中國建立后,有王傑式的英雄成秉臣、肖奎祥,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35名,黨、政、軍高級領導幹部130多人。境內現已發現的大汶口、龍山、岳石、商周、秦漢等文化遺址42處(其中省級重點保護單位3處),碑碣石刻468幢,革命紀念地19處。出土並收藏價值較高的文物511件。有文字記載的祠、寺、廟、壇、亭、閣、樓、坊等近200處。
茌平縣誌
茌平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