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條詞條名為文筆峰的結果 展開
文筆峰
福建惠安文筆峰
文筆峰位於福建省惠安縣境內,傳說,明洪武年間的一天,惠安知縣坐堂辦公,不經意間舉頭遠眺,只見對面有座山峰兩坡對稱,似有人正對著這裡朝拜的形狀。
文筆峰上的石塔
塗寨鎮 文筆峰
古人思忖道:這不正是堪輿家所稱的“面對平肩無頭山”,乃最犯嫌招煩的風水。縣衙正對“無頭山”,如何是好?一連幾天,他內心忐忑,茶飯無味,更無心於公案。他再也坐不住了,就帶上衙役,朝著那座山的方向勘察而去。但見山頂上三石錯峙,兩旁若鼎耳,中間突如香爐狀。環望四周,群山爭雄,若獸而蹲,若螺而盤,若人而拱,若而翔,若俯而付,或斷或續,或向或背,確實為一 處難得的勝境寶地。便請來風水先生,商定在鼎耳築石為尖頂,既如“文筆朝天”,又意於香爐上插一柱香,以卜縣運昌盛,人才輩出。於是,知縣回衙后,即著手向社會士紳募捐,發動附近民眾義務獻工,就地採石,修築香爐尖頂高二、三丈。後來,香爐山遂改名為文筆峰。
據文筆峰摩崖石刻記載:惠安縣城孔廟背負螺山,前則斜對文筆山,明嘉靖初年(約1523年),知縣萬整修孔廟,同張岳協商策謀,將孔廟改面對文筆峰。嘉靖八年(1529年),知縣莫尚簡將文筆峰壘石增高,“嗣時氣運宣朗,才雋盛”。明隆慶之際,文筆峰遭受風雨摧剝,以致“科目郁滯,髦惑志焉”;後知縣劉弘道捐金倡導重修。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十一月初八、初九,惠安連續兩天地震,文筆峰再遭頹塌,知縣寧維新捐出薪俸重修,並增高五尺,更顯雄狀。
自此,惠安縣堂、孔廟正面對著“境主公”青山官和卜縣遠之“文風斐然”的文筆峰,而文筆峰又與縣城西北部的筆架山遙相呼應。據傳文筆峰修筑後,成為“縣之朝案”,惠安果真文運昌盛。人才輩出,僅文筆峰附近就有“六部”、“九卿”、“十八堂”的人物脫穎而出。
明代惠安名士、吏部郎中李愷慨道:“……夫人不山川不生,山川不人不鎮,地遺其缺,人補其全矣。邑先後士君子闔相助,讀書積行,毋詬辱茲山哉。”
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