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黨
中國政黨
進步黨是1913年5月29日在北京成立的以立憲派為主體的民族政黨。 1912年春,臨時政府北遷后,袁世凱積極倡導民主共和。他在擴充北洋軍武裝實力的同時,又極力從政治上推進議會政治發展,組成擁袁政黨,以應付革命黨。
民國初建各派系對在中國實現議會民主政治亦充滿幻想,紛紛組織政黨;其他官僚政客也大投“政黨政治”之機,以獵取功名利祿;各派係為在議院中獲得儘可能多的席位極盡縱橫捭闔之能事,拚命地改組、化分、化合,致使民初政壇呈現黨派林立、魚龍混雜的局面。從武昌起義到袁世凱政權建立(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共湧現出大大小小的政黨政團300多個。
進步黨脫胎於立憲派與進步人士結合而成的政治集團,它的前身是統一、共和、民主三黨。
統一黨系由章太炎為首的“中華民國聯合會”和以張謇為首的立憲派團體“預備立憲公會”聯合組織而成;共和黨是以黎元洪為首的民社和統一黨為基礎,聯合國民協進會、國民共進會等幾個立憲派團體結合而成;中華民主黨是以湯化龍為首的立憲派團體“共和建設討論會”為核心,聯合孫洪伊(1870―1936)為首的共和統一黨、國民協會、共和俱進會、共和促進會、國民新政社等立憲派團體結合而成。
1912年底至1913年初,各黨派為了在即將召開的國會中多獲得席位,展開了激烈的競選活動。
1913年2月,選舉結果揭曉,國民黨取得重大勝利,在兩院全部870個席位中,共獲得392席,而統一、共和、民主三黨僅得223席。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積極活動,到處發表演說,批評時政,準備一展其在中國實現議會政治、政黨內閣的抱負。
袁世凱大為恐慌,竟冒天下之大不韙,刺殺宋教仁,準備發動內戰,同時,袁世凱極力促成統一、共和、民主三黨合併成一大黨,以圖在國會中壓倒國民黨。促成三黨合併的主要人物是梁啟超。梁自戊戌變法失敗后,一向以袁世凱為政敵,但在武昌起義后,為了共同反對革命派的暴亂,他放棄了“反袁”、“倒袁”,提出“和袁、慰革、逼滿服漢”八字方針,即實行“聯袁”政策。
宣統三年九月(1911年11月),清朝皇族內閣垮台,袁世凱出任清內閣總理大臣,給了梁啟超一個法部副大臣的職位,梁雖未就,卻從袁的這一任命中看出“聯袁”政策的效果,於是又進一步提出“擁袁”政策,以袁氏為政治靠山,為立憲派尋找生存和發展的機會,以便在共和制前提下,實現其多年來追求立憲政治的理想。為此,1912年2月23日,梁從日本給袁世凱寫了一封披肝瀝膽的長信,為袁設計了一個以共和為名,行“開明專制”之實的統治方案,強調掌握輿論和建設政黨的重要性:“善為政者,必暗中為輿論之主,而表面自居輿論之仆,夫是以能有成”,建議袁聯合舊立憲派和革命黨分化出來的分子,組成一個“健全之大黨”,與同盟會為核心的革命派作鬥爭,使“彼自歸於劣敗”。袁欣然接受。
10月,梁回國,袁資助其20萬元作建黨活動經費。梁認為20萬不夠,非50萬不可。袁世凱便從善後的借款中撥出160萬元作為統一、共和、民主三黨聯合組黨的活動經費。
1913年4月2日,袁世凱派出馬隊、憲兵、探訪隊保護梁啟超從天津來到北京,磋商“合黨事”。16日三黨舉行聯誼會,由梁啟超在演說中強調,為戰勝國民黨,取得議會之多數,為“使中國保有二大黨對峙之政象漸入於軌道”,必須謀三黨之合併。
5月29日,舉行三黨全體在京黨員大會,宣布三黨合併,改組為進步黨,舉黎元洪為理事長,梁啟超、湯化龍、張謇、伍廷芳、那彥圖、孫武、王揖唐、蒲殿俊、王印川9人為理事,另由理事長、理事共同推舉各地重要黨員阿穆爾靈圭、張紹曾、馮國璋、周自齊、熊希齡、閻錫山、胡景伊、尹昌衡、蔡鍔、朱瑞、唐繼堯、陸榮廷、張鎮芳、楊增新、張鳳翙、程德全、陳國祥、徐勤、庄蘊寬、汪大燮、陳昭常、齊耀琳、陳炯明等人為名譽理事。其本部下設政務、黨務二部,分別由林長民、丁世嶧任部長。
會議決定在北京設立本部,各省會及蒙、青、藏地區設立支部,各縣設分部,思想領導和黨務大權主要掌握在梁啟超和湯化龍手中。
進步黨海報
進步黨在擁袁的前提下,改良政治,力圖將袁引上憲政軌道。這表現在熊希齡內閣上台後,曾發表由梁啟超起草的《政府大政方針宣言書》,規劃了進步黨人改造政治、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藍圖。在政治上,主張貫徹法制精神,建設法治國家,實行責任內閣制;司法獨立;軍民分治,廢省改道;實行地方自治。經濟上,提出了整頓財政;發展實業;制定工商法規等等一整套發展資本主義、繁榮經濟的計劃,體現了濃重的進步色彩,1914年2月12日,熊希齡宣布辭職,1915年袁世凱鑒於民智未開積極復辟帝制,進步黨人與袁世凱決裂,梁啟超發表著名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旗幟鮮明地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吹響了討袁護國的號角。當年12月,蔡鍔在雲南宣布獨立,護國戰爭爆發,進步黨又聯絡其他各方面反袁愛國人士,結成護國討袁的聯合戰線,最後粉碎了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想法,此即成為進步黨的歷史功績。以後進步黨人重又與袁世凱的繼承者段祺瑞攜手,繼續維持共和。1916年8月以後進步黨一分為三,組成以湯化龍為首的憲法研究會,以梁啟超為首的憲法研究同志會,以及傾向國民黨的孫洪伊為首組成的韜園系。不久,湯、梁兩派又合併為憲法研究會,即研究系。研究系後來雖有重建進步黨的意圖,但終未實現。
從梁啟超開始,到現而今,中國知識分子警惕“暴民”的歷史,雖然當中存在著半個世紀的斷層,算起來也很悠久了。可惜的是,梁啟超當年與一干進步黨知識分子選擇優先解決“暴民”的結果,是袁世凱復辟了他的帝制,這個教訓,卻沒見到後世有哪個知識分子認真吸取過。
殊不知,“暴民”是不需要優先解決的,因為穩定的生活是絕大多數民眾共同的需求——“二次革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沒有進步黨的污名化之前,國民黨內大多數的前革命者們已經拒絕了本黨領袖的暴力鬥爭策略,黨內如此,更不用說黨外了——在沒有廟堂的壓迫或者蠱惑的情形下,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成為“暴民”。當梁啟超選擇與袁世凱結盟優先對付“暴民”的時候,共和的悲劇就已經釀成,無法挽回。
永遠將對廟堂的警惕放在第一位,是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本分;每日里把目光注視在“暴民”身上的人,沒有看清民國初年的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