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沖湯

固沖湯

固沖湯,中醫方劑名。為固澀劑,具有固沖攝血,益氣健脾之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過多等屬脾氣虛弱,沖任不固者。

歌訣


固沖術芪山萸芍,龍牡棕炭海螵蛸,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氣固沖功效高。

組成


白朮、生黃芪龍骨牡蠣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邊炭、五倍子

用量


白朮(炒)30g,生黃芪18g,龍骨(煅,搗細)、牡蠣(煅,搗細)、萸肉(去凈核)各24g,生杭芍、海螵蛸(搗細)各12g,茜草9g,棕邊炭6g,五倍子(軋細)1.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固沖攝血,益氣健脾。

主治


脾腎虧虛,沖脈不固證。猝然血崩或月經過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質稀,頭暈肢冷,心悸氣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舌淡,脈微弱。

方義


本方為治腎虛不固,脾虛不攝,沖脈滑脫所致崩漏而設。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健旺,氣血生化有源,則沖脈盛,血海盈;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健固,封藏有司,則月事能按期而來,適度而止。若脾虛而不攝,腎虛而不固,以致沖脈滑脫,則血下如崩,或漏下難止。氣血既虛,故見頭暈肢冷、心悸氣短、神疲腰酸諸症。舌淡脈弱,亦為氣血不足之象。張錫純說:“然當其血大下之後,血脫而氣亦隨之下脫……此證誠至危急之病也”(《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當急治其標,固沖攝血為主,輔以健脾益氣山萸肉甘酸而溫,既能補益肝腎,又能收斂固澀,故重用以為君葯。龍骨味甘澀,牡蠣咸澀收斂,合用以“收斂元氣,固澀滑脫”,“治女子崩帶(《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冊),龍、牡煅用,收澀之力更強,共助君葯固澀滑脫,均為臣葯。張錫純每以此三葯同用,成為收斂止血,.或為救元氣欲脫的常用配伍組合;脾主統血,氣隨血脫,又當益氣攝血,白朮補氣健脾,以助健運統攝;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舉,尤善治流產崩漏,二葯合用,令脾氣旺而統攝有權,亦為臣葯。生白芍味酸收斂,功能補益肝腎,養血斂陰;棕櫚炭、五倍子味澀收斂,善收斂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攝下焦,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無留瘀之弊,以上共為佐葯。諸葯合用,共奏固沖攝血,益氣健脾之功。

配伍特點


一是用眾多斂澀葯固澀滑脫為主,配伍補氣葯以助固攝為輔,意在急則治標;二是用大量收澀止血藥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運用


本方為治脾腎虧虛,沖脈不固之血崩、月經過多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出血量多,色淡質稀,腰膝酸軟,舌淡,脈微弱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兼肢冷汗出、脈微欲絕者,為陽氣虛衰欲脫之象,需加重黃芪用量,併合參附湯以益氣回陽。

禁忌


血熱妄行崩漏者忌用本方。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治婦女血崩。”
2、方論選錄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血崩之證,多有因其人暴怒,肝氣鬱結,不能上達,而轉下沖腎關,致經血隨之下注者,故其病俗亦名之曰氣沖。茲方中多用澀補之品,獨不慮於肝氣鬱者有妨礙乎?答曰:此證雖有因暴怒氣沖而得者,然其血大下之後,血脫而氣亦隨之下脫,則肝氣之郁者,轉可因之而開。且病急則治其標,此證誠至危急之病也。若其證初得,且不甚劇,又實系肝氣下沖者,亦可用升肝理氣之葯為主,而以收補下元之葯輔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