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唐(武周)實叉難陀譯。武周久視元年五月五日,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在洛陽始譯此經。《楞伽經》宣說世界萬有皆由心所造,認識作用之對象不在外界而在於內心,結合如來藏思想與唯識阿賴耶識思想,為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經典,是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據經錄載,《大乘入楞伽經》是第四譯,目前尚有三種譯本存世:一、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四卷,又稱四卷楞伽、宋譯楞伽。二、北魏菩提流支所譯《入楞伽經》,十卷,又稱十卷楞伽、魏譯楞伽。三、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又稱七卷楞伽、唐譯楞伽。三種譯本之中,四卷《楞伽》是菩提達磨付囑慧可之經典,古來特為禪宗所重。

產物介紹


著者

唐·實叉難陀譯

朝代

書目提要

〖解題〗 (暫缺) 〖質量〗二三校。

版本

通行本

卷數

9

部分內容


●卷一
說名為無者眾生亦應無。無色論是斷諸識不應生。識依四種住無色云何成。內外既不成識亦不應起。
複次大慧。我當說名句文身相。諸菩薩摩訶薩善觀此相了達其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能開悟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謂能顯義決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謂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複次大慧。句身者謂句事究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謂長短高下。複次句身者如足跡。如衢巷中人畜等跡。名謂非色四蘊。以名說故。文謂名之自相。由文顯故。是名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汝應修學。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已離於眾緣自相所分別。身中不復起我為無所行。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
妄說諸世間從於微塵生。而彼塵無因九種實物常。從實而成實從德能生德。真法性異此毀謗說言無。
思念於眾生而現於佛像。眾生心所現皆從習氣生。種種諸影像如星?日月。若大種是有可有所造生。
及以生不生不分別二義。從於阿賴耶生起於諸識。終不於一義而生二種心。由見自心故非空非言說。
明智所立喻猶未顯於心。其中所集義豈能使明了。諸法別異相不了惟一心。計度者妄執無因及無起。
爾時世尊聞是語已即告之言:夜叉王。過去世中諸大導師。咸哀愍汝受汝勸請。詣寶山中說自證法。未來諸佛亦復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所住處。我及諸菩薩哀愍汝故受汝所請。作是語已默然而住。時羅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宮殿奉施於佛。佛坐其上。王及諸菩薩前後導從。無量?采女歌詠讚歎。供養於佛往詣彼城。到彼城已羅婆那王及諸眷屬。復作種種上妙供養。夜叉眾中童男童女。以寶羅網供養於佛。羅婆那王施寶瓔珞奉佛菩薩以掛其頸。爾時世尊及諸菩薩受供養已各為略說自證境界甚深之法。時羅婆那王並其眷屬。復更供養大慧菩薩。
本識在蘊中如金銀在礦。陶冶鍊治已金銀皆顯現。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了知常寂靜是我之。

譯者介紹


實叉難陀(652~710),意譯學喜、喜學,唐代譯經三藏。於闐(新疆和闐)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異學。武周證聖元年(695),持梵本《華嚴經》來到東都洛陽,奉武后命,於大內大遍空寺,在義凈、復禮、菩提流支等人協助下,歷時四年,譯出八十卷《華嚴經》。八十卷《華嚴經》譯出,進一步推動我國佛學界《華嚴經》的研習及唐代華嚴宗的形成。此外,實叉難陀還譯有《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共十九部、一○七卷。長安四年(705)歸國,后經再三迎請,又於中宗景龍二年(708)再度來華,帝親迎於郊外,景雲元年十月示寂,世壽五十九。荼毗之後,其舌不壞。門人悲智等送其靈骨及舌返於闐,起塔供養,後人於荼毗處建七重塔,稱華嚴三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