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生態
山地生態
山地生態是指山地生物之間及山地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山地是一種陸地表面上較高較陡的隆起地貌。山地的地形和高度,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特殊山地氣候,影響著山地生物的分佈和功能。山地的向陽面及背陽面的生物分佈存在巨大差異,而高山的生物分佈常呈垂直分帶現象。反過來,山地生物也影響山地環境,山地植被可形成獨特的小氣候,並可保持水土,若無植被,則雨蝕和風蝕可以迅速將表土剝去。
在山地,隨著高度的增加氣溫下降(一般每上升100米降0.6℃),而濕度相應增高,但在谷地,有時由於冷空氣沿山坡下沉,會出現下層溫度反而低於上層的逆溫現象。山地有迫使氣流上升而降溫的作用,迎風坡降雨較多,背風坡雨量較少。有時越過高山的氣流可以形成比較乾熱的下山風(焚風)。
山地氣候的變化使植被隨海拔高低和不同坡向而呈現出明顯的變化。如中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帶,峰谷之間絕對高度相差不大,但在山頭上多為紅松林,而在山谷陰坡多為落葉松林,谷底則是苔草草甸。如果高度相差懸殊,就產生明顯的植被垂直分佈現象。如在長白山,海拔較低處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其上為雲杉、冷杉的暗針葉林,再向上為岳樺林,然後是以黃花杜鵑為主的高山灌叢;更高的地方(天池外圍)則為高山草甸,而天池周圍為裸岩帶。山地各垂直植被帶發育了不同的土壤,土壤中棲居著各種微生物和土壤動物。鳥獸等脊椎動物在各植被帶的種數或數量也有明顯變化。有些還隨季節在帶間遷移,如大熊貓夏季多在海拔高的針葉林中,其他季節則活動在海拔居中的針闊混交林內,遇有大雪等異常氣候時,甚至下到落葉闊葉林內。陽坡與陰坡的植被亦有差異。有的地方陽坡水分少,為草地,而陰坡則有灌叢或森林。
高山帶氣候寒冷,風大。植物稀疏而低矮,有時發展為墊狀植物;多有耐寒特性,並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繁殖周期。動物常緊靠地面生活,如蜘蛛綱動物。昆蟲中無翅者也較多,有的只食被風從下面吹上來的植物碎屑。蝗蟲在平原上多是善飛的種類,但在高山上則翅變短或退化。高山上仍有鼠類生存。如青藏高原的鼠兔可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為高山雪線附近的代表性食肉動物雪豹提供食物。
雪線以上有冰凍層,有些高山終年積雪,形成永久冰雪帶。在乾旱地區,如中國新疆、甘肅等省區,冰川的融水是山下水的主要來源。有冰水補給的河流兩岸即可形成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