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大青山
當塗縣城景點
馬鞍山大青山,位於當塗縣城東南7.5公里處。李白墓園背倚的大青山,因李白多次來此停留遊覽,亦名為李家山。馬鞍山大青山山高372米,對徑20餘公里。山上鳥道迂迴,林木蔥鬱。馬鞍山大青山面臨長江,地理位置險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青山主峰有始建於宋代的雲霧禪林寺廟,登上主峰可以滔滔遠眺長江,近觀層層林海,視野開闊。
大青山
山高372米,對徑20餘公里。山上鳥道迂迴,林木蔥鬱。此山面臨長江,地理位置險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青山主峰有始建於宋代的雲霧禪林寺廟,登上主峰可以滔滔遠眺長江,近觀層層林海,視野開闊。
馬鞍山大青山
馬鞍山大青山
馬鞍山大青山
青山東麓園藝一代,當地村民種植有萬畝桃樹。每年清明時節,漫山遍野的桃花爭相盛開,青山被點綴成粉紅色的海洋。這裡遠離工業污染,站在山腰,遙看金黃色的油菜花與粉紅色的桃花相映成趣,看那桃花潭水平如鏡,桃花、油菜花與青山、綠水、藍天倒映水中,陣陣微風拂面而來,幽香撲鼻,沁人心脾。
青山西麓與晉代桓溫築九井的九井山之間的太白生態園為一片圩田,數千畝的水面遍植荷花。盛夏時節,各色荷花競相開放。徜徉於這片青山綠水,或泛舟,或垂釣,或採蓮,感受一下詩人楊萬里筆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境界。
位於太白森林公園管理處北側,通往青山主峰的山道半山腰處為一片處女地,此處有著天然的千畝竹林,尤以綠竹居多,高大挺拔。走進這片竹海,在翠竹林中呼吸帶有竹葉清香的空氣,好一個神清氣爽,似如輕舟蕩漾在翠竹掩映的海中,風濕漉漉的吹著,飄蕩著新鮮的竹綠氣息,置身於這竹的世界,真正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快樂地徜徉在竹海沐浴,洗滌滾滾紅塵的煩憂。
1、觀音合掌石,位於青山主峰附近,有片怪石林,其中有兩石相依,狀似兩掌相合,與觀音庵遙相呼應,故名“觀音合掌”。
2、老虎石,在通往青山主峰的林場道路上,有巨石形如老虎而得名。
3、醉石,位於青山主峰,雲霧禪林寺龍口泉上方聳立著一塊巨石,刀削斧劈般峻峭。相傳李白常來青山頂峰,躺卧在這塊巨石之上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塊巨石因此而得名為“醉石”。
青山北臨姑溪河,西濱青山河。姑溪河,古稱姑孰溪,又名姑浦,長江下游支流,今姑溪河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當塗城西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公里。被當塗人民稱之為母親河的溪流,不但有著秀美的景色,更有著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東晉時,北方發生“五胡之亂”,大批難民逃到南方。一天,一位身著素衣年輕貌美的姑娘來到河邊,一邊浣紗,一邊低聲哭泣。來往的人問她為何憂傷,她什麼也不說,趁眾人
不備之際,突然縱身入水,飄然而逝。當時,人們只記得姑娘悲戚感傷的模樣卻不知她的姓名身世,人們互相詢問“姑娘是誰?”(姑孰)。淳樸善良的當塗百姓為了表達對姑娘的紀念,就把淹沒姑娘的河流叫作姑孰溪。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琉璃瓦窯址就分佈在姑溪河兩岸。宋代著名詞人李之儀晚年編管太平州時,自號姑溪老農,姑溪居士。其經典著作〔卜運算元〕創作於姑溪河畔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首《卜運算元》立意造語學民歌與古樂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借水言情,極為深婉含蓄;明白如話,復疊迴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表達了詞人與當塗才女楊姝的愛情。
青山河
長江下游支流,南起水陽江,經青山西側在當塗縣城與姑溪河匯合,注入長江。青山西側臨青山河一帶為四小圩,古時曾為水域,李白漫遊青山、龍山時,常常沿青山河乘小舟到達。南齊詩人謝朓因此稱青山為“山水都”。